台灣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醫師馮介凡表示,林先生曾為眼疾就醫,不知拿了多少眼藥水與眼藥膏,甚至以口服藥治療,但症狀時好時壞,沒辦法完全痊癒,後經由睫毛顯微鏡檢查,發現毛囊有「蠕形蟎」在作怪。
馮介凡說,蠕形蟎屬於蜘蛛近親,肉眼無法觀察,用顯微鏡才看得到。寄生在眼睛睫毛毛囊附近的有兩種,較多的是毛囊蠕形蟎,體積不到0.5公厘,另一種是皮脂蠕形蟎,只有0.2公厘。
毛囊蠕形蟎寄生在睫毛毛囊,吞食人體的皮膚細胞,造成毛囊腫大發炎,刺激上皮增生及角質化,造成睫毛的皮屑聚集。
皮脂蠕形蟎寄生在毛囊附近的腺體,吞食眼瞼腺體細胞,當過度增生時,會阻塞皮脂腺開口,造成油脂分泌異常,也會影響淚液油脂層的組成,造成乾眼症。
馮介凡表示,蠕形蟎蟲症會引起眼瞼緣炎,症狀主要是刺激感、癢、紅眼及眼瞼皮屑。治療需要長期持續的清潔眼瞼與睫毛根部,可使用稀釋後的嬰兒洗髮精每天兩次清潔眼瞼,並塗抹抗生素藥膏預防次發性感染。
(王慧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