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树秧歌

 民族地志 2013-04-25

       大树秧歌因发生地为阳城县北留镇大树村,故称大树秧歌。又因明清时期,大树村为古堡式村庄,城门外有一条常年流水的沟河围城而过,时称大水沟村,所以大树秧歌亦称大水沟秧歌。

大树秧歌早在乾隆年间,就以民间说唱形式流传于本县境内和晋城一带。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几百年的传唱衍变成为晋东南地区独树一帜的地方剧种。大树秧歌说唱只有武场音乐,即:鼓、锣、钗、镟和梆。唱腔在梆板的打击中进行。百姓称之为“干板秧歌”。

演出剧目有《花木兰》《通天荡》《劫皇纲》《扫穴离庭》《戚继光驱倭寇》《黄巢起义》《反县衙》《红罗山》《十八相送》《断桥》《小姑贤》《打酸枣》《五女兴唐传》和《三滴血》《上坟路遇》《拖笆》《兄妹开荒》等古装戏和时装戏,目前现存剧目二百多个。

大树秧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在演唱过程中根据剧情变化吸收外来精华,逐步丰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高亢婉转的唱腔,逼真感人的作功,深受群众喜爱。

大树秧歌剧团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1935年以来,积极配合当年形势,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减租减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等各项运动中作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2010年,由阳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报的大树秧歌已列入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又列入我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