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基础扎实 前景广阔2013-04-25 07:14:45 来源:大公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毅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就任将满一年之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执政后接待的首位西方大国元首,因此双方新领导人均对此次访问寄予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早在1964年,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自此两国关系开创了诸多第一:70年代法国率先同中国开展军事交流;80年代法国第一个同中国进行核能合作;1997年中法率先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1年两国最早开展战略对话,是中国与其他大国开展战略对话的开创者;2004年两国决定建立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至2005年中法首先互办文化年,2006年至2007年又率先开展青年交流活动。 中法之间一系列创新之举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对国际格局、大国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战略磋商,两国在全球、地区重大问题上推心置腹交换看法,加深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推动了经贸、科技、教育、文化、青年、司法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全面快速的发展。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双边贸易额520.8亿美元,截至2012年9月底,法国在华投资项目4419个,实际投资金额120.1亿美元。2011年中国对法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1.6亿美元。中国在法留学生达3.8万,法在华留学生约7600人。法国愈来愈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国之一,2011年到访法国的中国游客数量超过100万。 共建新型中法大国关系 50年来中法关系经歷了风风雨雨的考验,建立起基础牢固、合作广泛、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债务、经济危机的持续发酵,法国从战略利益出发,对中国的借重日益加强。但与此同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增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政策、中非合作、气候环境、叙利亚政策等问题批评有加,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矛盾心态显露。 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中法关系亟待知难而上,增信释疑,不断巩固、加强双边战略关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意基础,挖掘两国各方面交流的新领域、新亮点,共营具有时代特徵的新型大国关系。 第一,中法作为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国和发达国家、新兴国家的代表,在双方拥有较多共同语言的基础上,应在国际体系和秩序方面共同探讨多极化进程、多样化发展,共同推进国际政治和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并就各自关切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进行磋商,推进两国战略关系更具全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加强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巩固两国关系的物质基础。当前中法两国都处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实施扩大内需、增加进口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奥朗德提出的“外交为经济服务”的“经济外交”战略,为进一步夯实两国经贸合作,拓展合作空间提供了广阔前景。 第三,明年1月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步入“五十知天命”年龄,通过实现领导人的高层互访,以及官方、民间各界举办的系列交流对话等庆祝活动,将会促使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对访华寄予厚望 奥朗德执政后高度重视发展法中关系,期待通过此访达到以下目的: 一是期待与中国新一届领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二是重点开展“经济外交”,希望通过核能核电、航空、食品加工和农业、健康医疗等项目的合作实现贸易平衡,扩大双边投资领域和范围,为法国急需的资金和增加就业寻求出路;三是就地区和全球热点问题诸如联合国及多边国际机构改革、G20发展、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反恐、叙利亚、马里局势等问题进行战略磋商;四是为即将到来的两国建交50周年庆典活动做准备。 期待奥朗德总统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两边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