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舞天涯】千江有水千江月

 墨舞天涯文学馆 2013-04-25
   
 
  
  很晚了,独自一人从城外的天台山下山。一轮淡淡的圆月从山顶冉冉升起,映着山上的树影又黑又浓密。如水的月色,一泻千里。草丛间,响起了昆虫怯怯的试嗓,谷雨来了,耐不住寂寞的昆虫在微暖的春风吹拂下,一个个钻出了地下潮湿的地穴。它们在黑暗中破茧而出,交配繁殖,产下虫卵,蛰伏在夜色的各个角落里,打破了春夜无声的寂静。夜空在暮色里低语,这样的月夜,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恍惚的乡愁,如水漫过了心田。绿叶簌簌的声音,伴随昆虫的呢喃,奏起了春的夜曲。野蔷薇花走来了,温柔的夜风亲吻着她,她颤抖着,像远方家乡的叹息声,随着风儿四处飘荡。月色下的蔷薇花如蜜熏香了整个夜。月儿挂在树梢,像一个小小的柠檬,涩涩的。我抬头,分明看见了乡愁在月影中盘旋,犹如月的清辉照射,无法抗拒。
  
  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似水的月色照耀得乡村如同白昼一般。我收拾好翌日出发的行李,走出了门。一条崎岖的小径,路旁长满了羊齿植物。月色铺在小径上,像撒满了一地的银子,熠熠发光。所有的事物和月色一样散发着如水般的清明和透亮的光泽,我的心刹那间莫名的哀伤。
  
  晒谷场上,勇根的口琴声吹得忧伤悱恻。自从他落榜回家跟父母下地种田,我就没听到过他吹欢乐的曲子,直到他死后,我梦里回家都是循着他幽怨的口琴声找到旧时的路。村外,莲和宏在默默地等着与我分别。明日,她们一个要随打工的潮流去沿海;一个要随寡居的母亲北上。而我,为了稻粮而谋,要去一个与家乡相隔两个小城的地方。那个晚上,我们三个绕着村庄静静地走了一个晚上。在一个空旷的草地上,我们停下脚步,三人围坐一起。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只觉得夜空是那么的清朗,月光如水银般把我们三个浸在其中,我们的心变得透明,饱满起来。不远处,山上有几处坟墓,影影绰绰。村人们日做而出,日落而息在这片土地上。死了,他们就埋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
  
  和她们分手后,我回到家里。母亲靠在我的床边等着我,我催着母亲回房睡觉,母亲喋喋不休地交待着我。说着说着,母亲竟然眼角泛出泪花,用衣袖怎么也擦不尽泪水。我回过身,灯下的母亲是那么的苍老,那么的脆弱。无情的岁月把母亲打磨成一个玻璃瓶,轻轻的一碰,瓶口就有了小小的裂痕。我靠在母亲瘦弱的肩膀,拉着她那双像挤干水份的海绵的手,月色浅浅地从窗棂折射进屋,清淡的月辉照得母亲的脸,温柔如水。我恍然回到了母亲那个年代。
  
  五十年前的一个月夜,一个小女孩坐在家门口,她漆黑的眼眸里装满了忧伤。一轮圆月,至山岗徐徐升起。绵延起伏的山,像匍匐着的野兽,安静地沉默着;山风细碎地穿过一丛又一丛的树影。她望着眼前的一切,努力想把门前的山,村前的小河,都牢牢地镌刻在记忆中。明日,她和父母就要背井离乡,远离这个生她养她的故里。从此,隔着几重山水,故乡与山岗的那一轮圆月唯有在梦里相见。小女孩突然想起,村前核桃树上的鸟窝还有几只小鸟等着她明天送玉米去,她伤心地想着,那几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鸟,只怕再也记不住她了。还有学校,明天她和村里小伙伴的座位只怕都要空着了吧,偌大的教室是不是会空荡荡呢。漂亮的语文老师还欠她一只蜡笔,老师许诺她这个学期考第一,就奖励她一只蜡笔。蜡笔的一头是红色的,她要把门前的蔷薇花画进梦里;蓝色的一头,她用来画村前蓝滢滢的小河。小女孩托着下巴,眼泪哗哗地流淌,这一切她都还没来得及做,她就要匆匆地离开了,她多想时间能停留在这一个时空。小女孩的母亲在屋里一边暗自流着泪,一边收拾着行囊,父亲坐在竹椅上默不作声地抽着黄烟,不时地被吞进的烟呛得咳嗽一两声。许是母亲的抽泣声,影响到了父亲忧郁的心情,年近四十的父亲猛地站起身,“啪”的一声,折断了手中的烟斗。“哭什么哭!政府要我们迁移,谁敢不听。再说,不是我们一家去江西,全乡的人都去。”母亲抽噎着:“我不放心琴儿一人留在这里,我们都去了,她一人孤苦伶仃的,谁来照顾她。”父亲叹口气,琴儿是他们的二女儿,刚刚医学院毕业,随单位留下。父亲扶着母亲坐下:“琴儿她已经是大人了,你就放宽心吧。倒是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叫人担忧,江西离这千里,她怎么禁得住长途的跋涉。唉。”这一声叹息声揉进了月色里,多年后,小女孩变成了老太婆,在每一个月圆的夜里,她总会含着泪和我们说起她的老家,绵延起伏的山,还有一条终年流淌着清水的小河绕过村庄,这个小女孩就是我的母亲。而我的外公外婆,老外婆早已作古,他们坟墓的方向永远是朝着南方的,南方有他们的老家。
  
  那么,妈妈,月儿是不是因此深植于我们心底呢。生命中的每一个伏笔是不是都是为我们自己埋下的,在每次的不经意恍然回顾中,恍然于旧时的种种美丽与牵绊呢。
  
  千江同一月,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亮,深植在心深处,不论身在何处,心里时常惦念家乡山岗上的那一轮静静的月儿。隔着天涯与海角,也是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
  
  前不久,我和宏,莲隔着屏幕聊天。宏已经去了澳洲,莲在一家公司做白领,不知怎么地,我们就聊起了故乡。乡愁就仿若春雨漫过了五月的河堤。宏说,在她的每一个梦里,看到的都是老家晒谷场的那一轮圆月。我和莲没有说话,其实在我们的心底,梦里的老家何尝不是圆月照射呢,我们时常被乡愁的藤蔓缠绕得紧紧的,紧紧的。
  
  故乡像一个圆,我们混为一体,至坚至韧。无论山长水远的,我们依旧是这圆的一周一角,同气同息。在某一天,累了,倦了,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循着月色照着旧路,回到自己的家乡。
  
  正如沈从文描写自己的家乡: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了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人,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编者按:文章以月夜为切入点,并以倒叙的方式展开回忆。在作者清秀细腻的文字中。一幅和谐秀美的人文景观跃然纸上,文字刻画细致入微,引人入胜。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乡愁。一轮明月贯穿首尾更是画龙点晴。推精华品读!谢赐稿!【责编:非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