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外问源》(8)

 yule83 2013-04-28
《软外问源》(8
 
 
 任全
 
 
第六章  腰突再认知
 
 
    1、宣氏椎间盘变性突出分类:①孤立丘状突起型。a纤维环内外软骨完整,深层变性髓核尚
 
未突破纤维环,切开后纵韧带和外层软骨无变性组织可取,仅发现少数突起的软骨钙化现象;b
 
纤维环内层突破但外软骨完整,切开后纵韧带和外层软骨可取出无变性组织;c纤维环内外层完
 
全突破但后纵韧带完整,切开后纵韧带可取出无变性组织;d纤维环内外层完全突破,后纵韧带
 
出现破孔,少部分变性组织呈现乳头状或较多菜花样自破孔脱出,但大部分变性组织仍然被后纵
 
韧带控制,扩大破孔可取出无变性组织;②变性组织突破后纵韧带破孔游离型。完全逸出进入椎
 
管腔,游离与同侧侧隐窝或向中央部位移位,直接接触神经根鞘膜和硬膜囊;也有少数变性组织
 
自中央突破硬膜前壁,甚至破入蛛网膜下腔,直接接触马尾神经。需要切开硬膜和蛛网膜,方能
 
取出变性组织。③椎间盘整体变性环形膨隆型。如出现椎间盘骨性钙化则无需处理,切开完整的
 
后纵韧带和外层软骨多没有或仅有少许变性组织取出;仅少量严重椎间盘变性者,可取出大块变
 
性组织。
 
    2、腰突和椎管狭窄正名:宣氏最终定名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伴椎间盘突出物)。
 
但宣老迁就了骨性学说的错误名称,仍然沿用腰狭突症旧诊断名简称。但真正的病因可以通过手
 
术视野完全看清是椎管内外脂肪结缔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鞘膜和硬膜外神经末梢是原发致
 
痛病因,而黄韧带受到炎性脂肪结缔组织的化学刺激而变性增厚,形成硬膜和神经根鞘膜的葫芦
 
形压迹则属于继发因素。
 
    3、125例腰突征手术证实:106例单侧痛84.8%(左侧47.2--右侧37.6),19例双侧痛
 
15.2%(左重11.2--右重4%)。经手术证实单侧痛腰突征:腰突物+神经根鞘膜硬膜囊+炎性
 
脂肪结缔组织粘连+ +黄韧带+后纵韧带五位一体导致神经根丧失自由滑动的能力。此种客观事
 
实再次证实了传统正骨整脊推拿手法、各种类型的轻重牵引等,企图利用间接机械力松解椎管内
 
粘连的脂肪结缔组织,整复突出的腰椎间盘都是徒劳无功的,由此宣告了非手术疗法治疗椎管内
 
软组织损害腰腿痛的死刑。同时也因为手术松解椎管内脂肪结缔组织粘连已经非常困难,所以采
 
用硬膜外或根袖激素注射,同样只能收到镇痛缓解而非治痛疗效。
 
    3、125例腰突征手术证实:106例单侧痛84.8%(左侧47.2--右侧37.6),19例双侧痛
 
15.2%(左重11.2--右重4%)。经手术证实单侧痛腰突征:腰突物+神经根鞘膜硬膜囊+炎性
 
脂肪结缔组织粘连+ +黄韧带+后纵韧带五位一体导致神经根丧失自由滑动的能力。此种客观事
 
实再次证实了传统正骨整脊推拿手法、各种类型的轻重牵引等,企图利用间接机械力松解椎管内
 
粘连的脂肪结缔组织,整复突出的腰椎间盘都是徒劳无功的,由此宣告了非手术疗法治疗椎管内
 
软组织损害腰腿痛的死刑。同时也因为手术松解椎管内脂肪结缔组织粘连已经非常困难,所以采
 
用硬膜外或根袖激素注射,同样只能收到镇痛缓解而非治痛疗效。
 
    4、神经根避开腰突压迫牵张代偿规律:宣老在手术中发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健侧或者患
 
侧,均可引起患者脊柱神经根为减轻压力而出现自主或左右、或前后的弯曲,甚至脊柱扭曲变形
 
现象。也发现有较大突出物而无脂肪结缔组织炎症刺激,并没有出现疼痛现象。最终证明椎间盘
 
突出物与疼痛毫无关系,倒与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原发炎性脂肪结缔组织有因果关系。其炎性
 
化学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促使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取代传统的骨性机械压迫致痛学
 
说成为必然。
 
    5、125例腰突征部位分析:腰4-5椎间隙55.2%,腰51椎间隙32.0%,腰4-5合并腰51
 
椎间隙11.2%(腰4-骶1共占98.4%),腰3-4合并腰51椎间隙仅各占0.8%。腰三神经根罕
 
见受累,腰四>腰五神经根受累。
 
    6、腰突征分两类三型六种十四组:单侧痛病例类①突起型72.8%分旁侧型60.8%和中央型
 
12.0%;②游离型5.6%;③膨隆型6.4%。双侧痛病例④突起型7.2%分旁侧型2.4%和中央型
 
4.8%;⑤游离型0.8%;⑥膨隆型7.2%。
 
    7、椎管内退行性复杂突出物客观实体:同节段单或左右双侧突起、上下节段双或左右三突
 
起、单或上节段中央型突起、同节段膨隆各处异形改变、单节中央型合并上下节段一处侧突起
 
等。这么复杂的突出物存在,引起宣老创新“多节段全椎板切除式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术”治疗
 
腰狭突征。
 
    8、取代传统腰椎手术:①“开窗式椎板切除术”仅适用于单一神经根受累;② “半椎板切除
 
术”仅适用于单一硬膜受累;③“单节全椎板切除术”适用于单一蛛网膜受累、同节段硬膜连带
 
左右两侧神经根受累,均不能完全解除所谓机械压迫征象,更无视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致痛因
 
素,故完全背离了治疗腰腿痛的客观实际。传统三种手术更无法全部解除三节段以上的椎管内外
 
脂肪结缔组织炎性粘连、黄韧带肥厚增生钙化一般压迹或葫芦压迹;加上传统手术忽视了椎管外
 
软组织损害致痛因素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腰臀部和大腿根手术松解,最终疗效远远低于宣氏多节
 
段全椎板切除术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综合手术。
 
    9、腰突与侧凸:宣老通过125例X光片+临床征象分:有腰狭突征而无侧凸6.4%、轻健侧
 
凸17.6%、重痛侧凸76.0%,不论腰突压迫神经根内侧或外侧,均有可能出现轻重侧凸;所以
 
腰突与侧凸无关,不过重侧凸远远大于轻侧凸。所以哪侧痛甚针推哪侧的诊断正确率占82以
 
上。
 
    10、传统代偿体征:全称腰神经根避开突出物压迫牵张体征,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下侧,
 
脊柱轻凸健侧,又名坐骨神经型侧凸;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外上侧,脊柱重凸痛侧,又名椎间盘
 
突出型侧凸。对于占据48.73%前侧受压竟然只字未提,显然传统代偿体征需要重新认知甚至摒
 
弃。
 
    11、脊柱侧凸机制:①单纯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则骶棘肌骶髂、骶骨背面附着处损害性疼
 
痛痉挛引起脊椎曲向痛侧,形成检测凸;而单侧多裂肌、腰5--骶骨面最容易引发腰骶痛侧凸,
 
主要因为此处支持韧带坚韧,固定作用极强。②单纯腰狭征则为椎管内神经根鞘膜和硬膜外原发
 
性脂肪结缔组织炎性刺激为唯一致痛因素,而黄韧带增厚形成葫芦样增生继发机械性刺激为唯一
 
痛麻加重因素,多表现为健侧凸补偿;③单纯腰突椎管内软组织损害,多形成原发炎性刺激伴随
 
继发机械刺激加重现象,多呈现痛侧凸现象,因为生物体本能地自然补偿选择痛侧凸体位扩大椎
 
管容积,以便自然减轻疼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