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自然灾害历史〔干旱〕

 云雾山钟 2013-04-29

干旱是西安最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00多年来各种史籍屡见严重旱灾记载,兹列举如下:

  西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前781年)旱既太甚,涤涤山川。山无木,川无水。

  西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 泾渭竭。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大旱,渭涸三日。

  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天下大旱,六至八月始雨。

  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关中大饥,人相食。

  西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三辅大旱,江河水少,溪谷水绝。

  西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 夏大旱,民多渴死。

  西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 夏五月,关中大旱,东西赤地千里。

  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 三月旱,伤麦,民食榆树皮。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 关中旱,三辅并京兆少雨,麦根枯死,牛羊死甚。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四至七月夏秋,三辅大旱,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西晋秦始七年(公元271年) 关中雍州五月旱,饥荒。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 七月雍州大旱,关中饥,米斛万钱。

  西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 关中大饥,蓝田山竹开花结米,人皆采摘充饥。

  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 五月关中大旱,自三月起,泾、汉、渭皆竭,可涉。

  前赵光初七年(公元324年) 正至四月,关中大旱。

  前赵光初八年(公元325年) 四月,雍州大旱,自正月至是月。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354年) 关中大饥,米价每升值布一匹。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 关中七月大旱,饥。

  后秦弘始十七年(公元415年) 特大旱,时无点水,池水等俱干。

  北魏太安五年(公元459年) 雍州旱灾,年谷不收。

  西魏大统二年(公元536年) 关中大旱,饥。人相食,死者十之七八。

  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 长安二月癸丑日以久不雨,降宥罪人。京师三十里内禁酒。夏四月甲辰日,禁屠宰,以旱故也。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七月旱,米粟踊贵。八月,关内七州旱。

  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 七月,关中大旱。文帝率民就食洛阳。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 三月,旱饥,春夏连旱。

  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 京师自夏至七月不雨,旱。

  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长安秋不雨,至明年九月。

  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 五月,京畿旱,蝗,关中及岭南饥,又疾疫,死者相枕于路。

  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关中大旱,春至六月不雨。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 冬不雨至来年五月,京师旱,饥。

  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 关中六月旱,十月旱。

  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 大旱,蓝田山竹开花结实。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 二月,关中自去秋至是月不雨,人多饥乏。

  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 正月,自去秋至是月不雨。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关中旱、蝗、疫疾,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春旱,京师米贵,斛至万钱。

  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大旱,自二月至六月无雨。

  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 四月,春大旱,麦枯死,禾无苗。冬大旱。

  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 宁陕俱大旱,长安河涸竭。

  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 春,关辅大旱,麦无苗。夏大旱,皆无水,人饥渴。

  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 正月至七月不雨。秋,关辅饥。

  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 秋稼旱损,农收不登。

  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 京畿旱,浐水入蓝田十分,请留九分以赐民灌溉之。

  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 畿内去冬无雪,宿麦未滋。

  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 冬旱,民多流亡。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 七月,京畿旱。

  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 正月至四月不雨。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 冬大旱,大饥。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 春旱,麦收微薄。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 春秋俱旱。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 冬无雪,旱。

  金皇统二年(1142年) 十二月不雨,五谷焦枯,泾、渭、浐、灞河皆竭。

  金皇统六年(1146年) 灞、浐河皆竭。

  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 秋,以久旱伤民田四十三万七千七百余顷。

  金崇庆元年(1212年) 大旱,冬燠,京兆斗米至八千钱。

  元大德十年(1306年) 春夏大旱,二麦枯死。

  元天历元年(1328年) 自泰定二年至天历元年(1325~1328年)陕西不雨,大饥,人相食。

  元天历二年(1329年) 四月关中大旱,人相食。六月始雨。

  元至元二年(1336年) 三月暴风、旱,麦无收。六月旱。十一月旱。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冬无雪,麦苗旱。

  明宣德三年(1428年) 西安、高陵自正月至五月不雨,豆麦俱伤。

  明宣德九年(1434年) 关中五月至七月亢旱,田苗槁死,人民饥困。

  明正统二年(1437年) 西安等六府连年干旱,二麦不收,人民饥馁。

  明正统三年(1438年) 关中连年旱灾,人民缺食。

  明正统七年(1442年) 西安所属州县,自去年秋冬至今春不雨,田苗枯槁,人民乏食。

  明正统九年(1444年) 五月、七月、八月,陕西各州县数月不雨,麦米俱伤。

  明景泰六年(1455年) 关中正月以来不雨,四月雪霜、瘟疫。

  明天顺五年(1461年) 西安府三十三州县自去冬无雪至今春无雨,二麦枯萎。今夏亢旱,二麦无收。

  明成化九年(1473年) 西安府所属州县自去冬至今春久旱。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 京畿至陕西,夏旱,秋荒,人相食。临潼七月大旱,斗米万钱。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春正月,陕西、山西、河南之境赤地千里,井邑空虚,尸骸枕藉,流亡日多。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六月旱,虫鼠食苗稼。七月不雨,西安大饥,斗米万钱,死亡载道。

  明弘治二年(1489年) 连岁荒旱。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 五至七月旱灾,免陕西西安府税粮。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 自五月至六月不雨,陕西诸郡大旱,疫。

  明嘉靖七年(1528年) 五月大旱,人相食,饿死无数。

  明嘉靖十年(1531年) 闰六月西安等六府大旱。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天大旱,秦岭竹开花结籽,饥民摘以充饥。

  明万历八年(1580年) 夏大旱,秋又遭阴雨,陨霜灾害,二季收获甚微。

  明万历十年(1582年) 大旱饥,人相食。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大饥荒。汤峪川有白绿二色石面,乡民取以充饥。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自去年六月不雨至是年,三辅嗷嗷,民不聊生。草木既尽,剥及树皮。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秋八月不雨,至次夏四月。民多疫死。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四至七月不雨,秋禾不登。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大饥,十岁儿易一斗粟。

  明崇祯元年(1628年) 三伏无雨,冬降大雪。

  明崇祯三年(1630年) 秦地连岁旱,四至八月无雨。

  明崇祯四年(1631年) 陕西旱,灾区北至榆林,南至西安等地。

  明崇祯六年(1633年) 旱饥,饿殍遍野。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 秋,全陕大旱饥,树皮草根皆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道殣相望,十亡八九。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 大旱,人相食,草木尽。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 大旱,庄稼皆旱死。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春旱,五月后又大旱。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夏麦秋谷以愆阳为害,农民植杖以叹。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秋又大旱无收。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 西安亢旱。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秋大旱,禾不登。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是年至来年特大旱,时斗米值银七、八钱,女孩易米二、三升。

  清雍正十年(1732年) 秋旱,十月始种麦,次年麦收六分。

  清乾隆二年(1737年) 秋旱四十余日。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正至六月旱,夏收大歉,渭河北多有种无收。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入秋缺雨,高亢之区苗禾无不枯槁,晚禾黄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久旱,收成仅及五分。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夏无雨秋无收,发帑赈济。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闰五月夏旱成灾。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大旱,夏秋歉薄。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夏雨稀少,秋收歉薄。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夏秋大旱。

  清道光九年(1829年) 正至三月十五日无雨。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夏秋旱,冬雪少,二麦未种齐。

  清咸丰七年(1857年) 夏大旱,赤地千里。

  清同治元年(1862年) 夏五月旱,渭水涸,可徒涉。

  清同治三年(1864年) 三月旱,大饥,粮价腾贵,斗米值三千文。

  清光绪三年(1877年) 秦晋自去冬今春及夏不雨,赤地千里,人相食,道殣相望,为百年之奇灾。

  清光绪四年(1878年) 春二月,继续大饥,斗麦值钱五千,灾民饿死不计其数。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自四月以后,未得透雨,秋禾多未播种,农田望泽甚殷。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关中大旱,夏禾歉收,秋禾多未播种。饥者乏食,有挖草根、剥树皮以延残喘者。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陕辖临潼等县上年亢旱成灾,去冬今春雨泽仍缺,二麦多未播种。间有近水种栽之处,皆因干旱枯萎,灾情依然未减。

  民国元年(1912年) 秋季大旱,种麦无雨。

  民国4年(1915年) 夏收全无,秋田颗粒未登。

  民国5年(1916年) 长期干旱无雨,井泉一律干涸,高塬农作物大多枯死。

  民国9年(1920年) 春雨稀少,以致麦收异常歉薄。入夏以来,数月不雨,谷豆棉花尽皆枯死。

  民国10年(1921年) 复遭旱魔,灾情惨酷。

  民国11年(1922年) 自入秋之后,数月亢旱,二麦多未下种。

  民国12年(1923年) 去秋以来,雨泽久缺,亢旱成灾,灾民多至二十余万。

  民国13年(1924年) 春间亢旱尤甚,麦收歉薄,入夏以后旱雹为灾,秋收无望。

  民国15年(1926年) 春夏连旱,麦苗稀疏矮小,成熟后无法下镰收割,严重歉收。

  民国18年(1929年) 自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泾、渭、汉、褒诸水断流,车马可由河道通行。老树大半枯萎。

  民国19年(1930年) 陕西全省从民国十七年起到是年冬止,三年不雨,六料未收,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为祸之惨,空前未有。

  民国20年(1931年) 临潼亢旱如故,栎阳、阎良、武家屯等地夏收全无,秋禾未种。

  民国21年(1932年) 夏大旱,秋仍未安,民心惶惶,流亡甚多。

  民国22年(1933年) 春旱数月,麦多枯萎,关中道各县灾情极重。

  民国26年(1937年) 旱灾,民食树皮榆叶等充饥。

  民国29年(1940年) 入春以来,天雨愆期,各县俱成旱象。长安、周至亢旱不雨,收成绝望,灾情惨重。

  民国31年(1942年) 去秋二麦下种雨泽稀少,根株发育不茂,继以春雨愆期,小麦枝叶枯焦,吐穗时期复遭亢旱。

  民国33年(1944年) 去冬亢旱,今春夏缺雨,秋禾大多被旱枯萎。

  民国34年(1945年) 去秋种麦时因久旱不雨,播种失时。入冬雪少,开春奇寒,苗多枯萎。清明节后,旱象已伏,及至麦苗出穗扬花之时,复遭旱风摧残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 长安县4月20日至8月18日连续干旱,受灾农田34万亩,减产粮食1050万公斤。

  1950年 蓝田、临潼、周至县大旱,夏收后连续3月未降透雨。仅蓝田县受灾农田即达39.44万亩,减产粮食1970万公斤。

  1957年 蓝田县大旱,受灾农田3.5万亩,减产粮食50余万公斤。

  1959年 自6月初至9月中旬严重干旱,河水大多断流,其中临潼县连旱110天,受灾农田56.63万亩,减产粮食6600万公斤。

  1960年 西安全境百日大旱,减产粮食2847万公斤,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6.26%。

  1961年 夏秋7~9月干旱,蓝田、临潼县连续70多天未降雨,减产粮食2420万公斤。

  1962年 入春至7月干旱,境内受灾面积46.56万亩,减产粮食3125.28万公斤,其中临潼县2月7日至7月22日连旱146天,受灾农田28.4万亩,减产粮食2127万公斤、棉花76万公斤。

  1963年 蓝田县伏旱50余天,浐、沣、灞、潏河断流。临潼县自上年11月6日至本年4月27日连旱155天,灾情尤重,减产夏粮1594.6万公斤。

  1965年 临潼县自上年11月1日至本年2月18日连旱138天。

  1966年 西安全境春旱继以夏秋连旱,其中临潼县自上年10月7日至本年4月23日连旱199天。

  1969年 西安全境大旱。蓝田县自4月25日至9月1日连旱148天,秋田大部无收。

  1976年 西安全境自5月12日至8月2日80天未降雨,塬坡绝收15万余亩。

  1977年 入夏以来,久旱不雨,临潼县自7月28日至12月12日连旱138天,减产粮食3000万公斤。

  1978年 冬至1979年春持续干旱,受灾农田30.45万亩,减产粮食5400万公斤。

  1979年 夏秋连旱,受灾农田25万亩,绝收2.34万亩,减产粮食1000万公斤。

  1980年 自上年冬至本年春季持续干旱,其中蓝田县自1979年10月18日至1980年4月27日未降透雨;临潼县自1979年9月24日至1980年元月27日未降透雨。受灾农田231.8万亩,减产粮食10589万公斤。

  1985年 伏旱严重,7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雨比正常年份减少4~6成,受灾农田120万亩,占秋田面积40%。

  1986年 伏旱严重。7月12日至8月30日连续无雨,22万亩秋田受灾,减产粮食740万公斤。

  1987年 秋冬连旱,受灾农田18万亩,减产粮食750万公斤。

  1988年 冬旱。受灾农田27万亩,减产夏粮1050万公斤。

  1990年 秋冬连旱,小麦播种后120天未降透雨,受灾农田18万亩,减产夏粮760万公斤。

  综合历史资料和近40年气象记录,西安全境范围的干旱有十年一大旱(旱期100天以上,期内降水较常年偏少60%以上),三年一中旱(旱期100天以上,期内降水较常年偏少40%以上;或旱期50天以上,期内降水较常年偏少50%以上),年年有小旱(旱期30天以上,期内降水较常年偏少40%以上)的规律。全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80%的旱年在50年代有四个,60年代有七个,70年代有六个,80年代有六个。除全市范围的大旱约十年出现一次外,大旱多出现在旱年的局部地区。

  旱情的出现还受地形及其他因素影响,具有以下特征:

  1.干旱分布呈南少北多,南轻北重的明显趋势。南部靠近秦岭的周至、户县、长安、蓝田四县降水较多,历年平均大于650毫米,年平均湿润指数0.8以上;北部渭河平原的西安市区、高陵、临潼县及阎良区降水历年平均小于600毫米,年湿润指数0.7以下,其中高陵、阎良历年平均降水量537.5毫米。干旱出现频率与之对应,周至、户县、蓝田、长安县平均每年二次以下,其他县区平均每年三次。百日大旱在周至、户县、蓝田、长安及西安市区平均6~8年一遇,临潼、高陵、阎良平均3年一遇。

  2.夏旱出现频度较高,其次是春秋旱。从12月至次年2月的冬季,境内平均降水量17.0~26.4毫米,虽仅占年降水量的3%~4.2%,但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夏旱次数最多,各县平均年年都有,除蓝田县外,其他县区都较重。春旱平均每两年一遇,以西安市区、蓝田、临潼较多见。秋旱平均三年一遇,以长安、户县、周至、蓝田较多见。

  3.连续性旱年较少,连续性旱月较多。自有气象降水记录起,截止1990年,年降水量低于年平均降水量80%的年份为9.1%~22.7%,即全市范围每十年有一旱年,局部地区每五年有一旱年。但80%的旱年后即转为多雨年。持续1月的干旱占总干旱次数的80%左右。轻旱多,重旱少,二者比例约4∶1。旱月不仅在旱年出现,也在非旱年发生。各地旱月占生产季节总月数的39.5%~41.7%,即不到三个月就有一个旱月。历年各月达到干旱标准的最低频率为22.7%~37.5%,最高频率40.1%~54.5%。生长季的旱月,有时连续发生,最多达五个月连旱。

  干旱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在古代单一农业经济、缺乏灌溉设施条件下,干旱曾屡次造成“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乃至“十室九空”的毁灭性灾难,即使中、小旱也会造成农业生产不同程度歉收减产。近40年来,由于重视发展水利,农田灌溉面积比重不断增加,干旱危害程度有所减轻,但在山区、台塬等缺乏灌溉条件地区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干旱致使城市水源地水位下降,供水总量减少,给城市供水造成困难。随着现代城市规模迅猛扩展,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剧增,问题愈趋突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