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养生不养胃 功夫全白费

 岚韵 2013-04-29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胃健康却越来越差,不少年轻轻上班族都有胃痛、胃炎等毛病!那么生活中养胃的方法有什么呢?吃什么养胃呢?

养生不养胃 功夫全白费

胃病的发生与人们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说,胃病是“吃”出来的,当然还得靠“吃”来调养,正所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怎么样靠“吃”来调养呢?这里给您一些吃的建议:该吃的时候吃,该动的时候动,该睡的时候睡,高高兴兴养好你的胃!

俗话说“十病九胃”,万物土中生,胃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的力量源泉,生存根本。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认识到这一点,《慎斋遗书》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胃,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五脏六腑就得不到营养,不能正常工作,健康就没有保证。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或先有胃病,然后引起一系列的其他疾病,或不胜数。就在前几天,又遇到一位这样的病例。

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缓慢地走进我母亲的诊室,面色发白,脸有些虚浮的感觉,说话慢声细语,讲述自己的病情,足足用了10分钟,好像浑身都是病。

十几年来胃一直不太好,饿了也难过,东西吃下去又发胀。大便也不好,时而便秘,时而便溏。家里胃药不断,但还是时好时坏。时常感冒,而且病情很严重,一感冒就会咳嗽,即使感冒好了,咳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很容易疲劳,爱睡觉,睡着了就做梦,醒来还是很累,总是头重脚轻。在家里不小心碰到桌角椅背,就会一片瘀青,久久不散。

病人病症如此之多,真是说来话长。问她:“你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很劳碌?”“是啊,那时候孩子小,生活压力大,工作很拼命,经常忙得饭也顾不上吃。”

有病可以不吃药,但绝不能不吃饭。这位病人,十几年来不断求医,却没什么效果。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胃一直不好,不能好好吃饭。就算其他症状治好了,没有胃气的支撑,元气不能回复,所以病情才会反反复复。

病根在胃,所以建议她晚上临睡前,两足心相对,摩擦足心前1/3 陷窝里的穴位,就是涌泉穴,擦到足心发热,有相对比较放松的感觉为止。早上7点醒来,则揉按足三里5分钟左右。睡前,先用热水泡脚,再吃一小碗小米粥。

1周后,病人再来复诊,腹胀感觉减轻,胃口也好,睡眠也有所改善,精神好多了。月余,其他症状也都有了好转。困扰她十几年的病,现在就这样简简单单地治好了。

这位女士年轻时,因为生活、工作关系,饮食不规律,伤了胃,之后就一直大病小病不断。幸好她来的时候,胃气还没有衰败。因此,从治胃入手选了足三里这个穴位。《四总穴》说“肚腹三里留”,凡是肠胃疾病,都可以选取这个穴位进行治疗。病人久病体胃疾病,都可以选取这个穴位进行治疗。病人久病体虚,搭配一个肾经的要穴——涌泉,用来引火归原。《韩氏医通》指出:“多病善养者,每夜令人擦足心(涌泉),至发热,甚有益。”

中医里7至9时是辰时,属胃经最旺。在这个时候醒来按摩足三里,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然后早餐又以健脾胃、助消化、清食积的山楂粥为主食,正是顺应了胃经的保养。

现在社会,有许多人像这位女士一样,年轻的时候生活不规律,不重视胃。“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胃不好的人,各脏腑缺乏动力,难以正常维系,一开始还能硬撑,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病,到后来各种病症就会一一显现。有病之后,药吃下去,也难吸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脾胃功能差,则气血不能滋养面部,连小美女也会变成黄脸婆,人也会老的快一些。

胃病的发生与人们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说,胃病是“吃”出来的,当然还得靠“吃”来调养,正所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怎么样靠“吃”来调养呢?这里给您一些吃的建议:该吃的时候吃,该动的时候动,该睡的时候睡,高高兴兴养好你的胃!

早晨胃气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易引起烦躁、喉干、头昏、目浊等。当然,不是说必须5点就起床,但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跑步、做操等,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早上早起,晚上要充分休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时可以吃一些小米粥之类开胃健脾的食物。晚上热水泡脚以后,喝一碗热腾腾煮得烂熟的小米粥。不要小看小米,名字虽小可能耐却不小,一向有“代参汤’’的美称。不论是产妇,还是老弱人群,吃了小沭后既能开胃又能养胃,而且还有助于睡眠。

养胃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现在的女孩子生气时不是茶饭不思,就是暴饮暴食,吃坏了胃,吃坏了身体,连自己良好的体形也毁掉。最后得不偿失。

胃是身体能量的源头,要想身体健康,就要保养好你的胃,你对胃好,胃就会对你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