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道”者究竟是什么样子?

 金卡罗 2013-04-29
让尽可能多的人得“道”是老子的最大愿望,让尽可能多的人成功得“道”是《道德经》的根本宗旨。那么,得“道”者究竟是什么样子?本人认为,得“道”者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从“无为”中体现超 凡脱俗的气质。“无为”是“道”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道德经》通篇都在论证“无为”和“无为而治”。实际上,“无为”就是不妄为、不胡为、不乱为;就 是在自然而然的状况下达到“有为”的目的。也就是说,得“道”者必须是“无为”者,而“无为”者往往具备超凡脱俗的气质。在《道德经》第十五章里,老子 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说明,古时候,得“道”者微妙、玄远、深邃,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老子又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小心谨慎, 像踏冰过河;他警觉戒备,像防人进攻;他恭敬郑重,像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像冰块消融;他纯朴厚道,像原始材料;他旷远豁达,像深幽山谷;他浑厚宽容, 像浑然浊水。在《道德经》第二十章里,老子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其大意是:天下人都那么精明、灵巧、干练,都那么地 有用处、有作为、有本领,只有“我”,冥顽无能、愚陋无用、笨拙无为。这里面的原因,“我”为什么唯独与众不同?关键在“我”得了“道”。
 
第二,从“不争”中体现开 拓创新的潜质。“不争”是“道”的重要人生观,老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不争”、“处下”、“以下”、“卑下”,社会皆“和”。实际上,得“道”者“不 争”,就是不自满、不自傲、不自大;就是在“处下”、“以下”、“卑下”的状况下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也就是说,得“道”者必须是“不争”者,而“不 争”者往往具备开拓创新的潜质。在《道德经》第十五章里,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大意是:谁能使浑浊奔腾的河流安静下来,慢慢 地变得清彻?谁能使安静的事物变得运动起来,慢慢地显出生机?只有得“道”者!因为得“道”者有良好的人格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静定功夫。表面 上,他们清静、安静、宁静,是“不争”的;实际上,却极富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是“无不为”的。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精彩、 精湛、精巧的表现。老子还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得“道”者不自满,正因为他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按照老子的观点, 掌握客观规律的人,善于运动、善于变化、善于前进,不断创造新的事物、新的成功、新的业绩,必定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进步的。
 
第三,从“守柔”中体现独 立思考的品质。“守柔”是“道”的最佳世界观,象“婴儿”、“水”那样“柔弱”、“柔顺”、“柔韧”应该是人类的本性。实际上,得“道”者“守柔”,就是 象“婴儿”般无知无欲,象“水”一样至柔至顺;就是在“柔弱”、“柔顺”、“柔韧”的状况下达到自主、自由、自然的目的。也就是说,得“道”者必须是“守 柔”者,而“守柔”者往往具备独立思考的品质。在《道德经》第二十章里,老子说:“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 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大意是:天下人都过着富裕、富有、富足的生活,而“我”呢,却被遗弃、被抛弃、被唾弃,“我”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颗纯朴、直率、憨厚的心。世人是那样的明白,而“我”是这样的昏愦;世人是那样的清醒,而“我”是这样的糊涂。“我”是多么的坎坷啊,就象动荡、汹 涌、澎湃的大海;急风掠过,四处漂泊、漂流、漂荡,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归宿、归途、归依。这一大段,表面上,老子故意说了一些贬低得“道”者--“我” 的话,说“我”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这都是表象、都是反话、都是谦词,丑中见美、恶中见善、贱中见贵,用反衬、用对比、用比照,明反实正、名贬实 褒、名抑实拘。就是说明,大凡得“道”者,不可人云亦云,不可随波逐流,不可盲目从众,必须独立思考。钟鸣夏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