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葵子 千年老鼠屎

 释怀斋 2013-05-01


天葵子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天葵子
英文名称:
Radix Semiaquilegiae(拉);muskrootlike semiaquilegia root
定义:
毛茛科植物天葵 Semiaquilegia adoxoides (DC.) Makino 的干燥块根。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天葵子

  天葵子天葵子,中药名。为毛茛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天葵的块根。移栽后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挖,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较大的去尽残叶,晒干,加以揉搓,去掉须根,抖净泥土。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之功效。《医林纂要·药性》:“泻肝、胆、肾命相火之邪,解一切热毒,金石药毒。定小儿惊悸,治吐血,衄血,涂火疮热毒。”此外,还具有抗癌功效,可用于鼻咽癌、食管癌、乳癌等症。


    

目录

植物形态

基本信息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各家论述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应用配伍

药方选录

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

药材来源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药材炮制

展开

植物形态

基本信息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各家论述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应用配伍

药方选录

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

药材来源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药材炮制

展开

植物形态

天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单歧或二岐聚伞花序,花梗长1-2.5cm,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长4-6mm,宽1.2-2.5mm,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长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蓇葖果3-4,长6-7mm,宽2mm,表面具横向脉纹,先端有小细喙。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1]

基本信息
中药名天葵子
原植物及药材(图1)

原植物及药材(图1)

汉语拼音tian kui zi
别名紫背天葵子《医宗汇编》,千年老鼠屎《纲目抬遗》,金耗子屎《贵州民间方药集》,千年耗子屎、地丁子《贵阳民间药草》,天去子、野乌头子、散血珠《湖南药物志》,天葵根《江西草药》,一粒金丹(浙江)。
英文名Muskroot-like-likeSemiaquilegiaRoot
拉丁药名Radix Semiaquilegiae
原植物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科属分类毛茛科
药用部位植物的块根。[2-5]功效分类清热药
附注植物描述,详见词条:天葵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微辛,性寒,小毒。归肝、脾、膀胱经。
①《得宜本草》:“味咸。  
②《本草求原》:“甘,淡,平”。  
③《医林纂要·药性》:“酸、咸、寒。”
④《百草镜》:“性凉。”
⑤《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寒,味甘,无毒。入脾、小肠、膀胱经。”
⑥《陕西中药志》:“入肾经。”[2]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2][5]

各家论述
①《得宜本草》:“主治热病劳复。” 
②《百草镜》:“清热,治痈疽肿毒,疔疮,跌扑疯犬伤,七种疝气,痔疮劳伤。”  
③《本草求原》:“主内伤痰火,消瘰疬(煎猪肉食)、恶疮,浸酒佳。”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清热解毒,平喘、定惊。治小儿惊风、盐吼、癫痫、腰痛、疔疮、九子疡、眼翳。”  
⑤《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块根有清热消肿的功用,为外科发散药。” 
⑥《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利水通淋,解毒。治尿酸结石,小便淋沥不清。外用治痈疽,瘰疬,疔疮及蛇虫咬伤等症。”  
⑦《增订治疔汇要》:“能软坚。” 
⑧《陕西中草药》:“润肤。”“治皮肤干燥。”
⑨《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敷乳毒,(治)腹痛,水肿,目赤肿痛;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点眼。[2]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禁服。[2]

应用配伍
用于瘰疬疔疮。天葵子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为外科常用药,可单用或与他药配用,如治瘰疬,《救生苦海》单用该品,酒煮饮服取汗;与浙贝、玄参、夏枯草等品共用,能增强清热散结作用。治疗疔疮、痈肿等外症热毒盛者,多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配用,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
用于热淋,砂淋,小便淋沥涩痛。天葵子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作用,可单用或配扁蓄、车前子等同用。[2]

药方选录
①治痈疽肿毒:鲜天葵根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②治疬瘁:紫背天葵子,每岁用一粒,同鲫鱼捣烂敷。(《医宗汇编》)

天葵子的图片

天葵子的图片(20张)

③治瘰疬、乳癌:天葵根五分,象贝二至三钱,煅牡蛎三至四钱,甘草一钱。同煎服数次。(《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蛇咬伤:千年耗子屎二钱。捣烂敷,一日一换。
⑤治肺痨:千年耗子屎四两。放在一只大猪肚子内,煮烂去渣吃,连吃三只。
⑥治虚咳,化痰:千年耗子屎三钱。炖肉吃。
⑦治胃热气痛:千年耗子屎二钱。捣烂,开水吞服。
⑧治母猪疯、羊痫疯:千年耗子屎五至七颗(约一钱)。研成细末,发病前用烧酒吞服,连用三至五剂。(④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小儿盐吼(哮喘):千年耗子屎一两,用盐水浸泡一夜,研末。每次服五分,姜开水吞服。
⑩治小儿惊风:千年耗子屎五分研末,开水吞服。
⑾治外痔:千年耗子屎适量,磨桐油搽患处。如有漏管,用五钱捣绒,外敷患处。
⑿治骨折:千年耗子屎、桑白皮、水冬瓜皮、玉枇杷各一两,捣绒,正骨后包患处;再用本品一两,泡酒一斤,每次服药酒五钱。(⑨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⒀治眼翳:千年耗子屎根五个。捣取汁,合人乳点眼。(《贵阳民间药草》)。[6]

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药物。治疗96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②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敷药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药14~34次,5~13天治愈。[6]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素、酚性成分及氨基酸等。[6]

药材来源
来源考证:
药材-天葵子(块根)(图2)

  药材-天葵子(块根)(图2)

出自《中药志》。[2]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采收和储藏:移栽后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挖,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较大的去尽残叶,晒干,加以揉搓,去掉须根,抖净泥土。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块根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有的有2-3短分叉,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中部通常较膨大。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微苦辛。
以个大,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2]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色物。皮层较窄。韧皮部较宽广,射线宽,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至20余列细胞,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导管直径约至40μm,中央部位导管稀疏散在。有的中央为薄壁细胞。[2]

理化鉴别
⑴该品断面置紫外光灯下(365nm)观察,显黄白色荧光,加酸或加碱后荧光不明显。
⑵取该品粉末1g,以70%乙醇1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100)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两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橘红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鸟酸试液1-2滴,生成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

药材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干燥。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2]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中药学

其他科技名词

朱砂点 气[嗅]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生物检定 质量分析 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 性味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引经 配伍 七情 单行
相使 相须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十八反 十九畏 禁忌 配伍禁忌
证候禁忌 妊娠禁忌[药] 服药食忌 剂量
毫升 炮制 饮片 净制 挑选
筛选 风选 水选 洗漂
浸润 洗润 淋润 泡润 切[制]
[切]片 [切]段 [切]块 [切]丝 炒[制]
清炒 加辅料炒 辅料 麸炒 土炒
烫[制] 砂烫 煅[制] 明煅 煅淬
制炭 炒炭 煅炭 制炭存性 煨[制]
蒸[制] 煮[制] 炖[制] 酒制 酒炙
酒炖 酒蒸 醋制 醋炙 醋煮
醋蒸 盐制 盐炙 盐蒸 姜汁制
蜜制 油制 [制]霜 水飞 丁公藤
丁香 八角茴香 人参 野山参 红参
生晒参 人参叶 儿茶 九里香 九香虫
刀豆 三七 三棱 生姜 干姜
干漆 土木香 土贝母 土荆皮 土茯苓
土鳖虫 大血藤 大青叶 大枣 红大戟
[京]大戟 大黄 大蓟 大腹皮 山麦冬
山豆根 北豆根 北沙参 山茱萸 山药
山柰 山楂 山慈菇 千年健 千金子
川乌 制川乌 川芎 川楝子 广藿香
女贞子 小茴香 小蓟 马齿苋 马勃
马钱子 马兜铃 马鞭草 土牛膝 王不留行
天仙子 天仙藤 天冬 天花粉 天竹黄
天南星 胆南星 天麻 天葵子 木瓜
木香 木贼 木通 川木通 关木通
木蝴蝶 木鳖子 五加皮 香加皮 五味子
五倍子 五灵脂 太子参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牛黄 牛蒡子 牛膝 川牛膝
贝母 川贝母 浙贝母 升麻 化橘红
月季花 丹参 乌药 乌梢蛇 乌梅
火麻仁 巴豆 巴戟天 水牛角 水红花子
水蛭 玉竹 功劳木 功劳叶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石韦 石决明
石菖蒲 石斛 石榴皮 石膏 龙胆
龙骨 龙眼肉 仙茅 仙鹤草 白及
白术 白头翁 白豆蔻 白英 白花蛇舌草
白芷 白附子 白茅根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扁豆 白蔹 白鲜皮 白薇
瓜蒌 瓜蒌子 瓜蒌皮 冬瓜皮 冬瓜子
冬虫夏草 冬葵子 玄明粉 玄参 半边莲
半枝莲 半夏 法半夏 清半夏 姜半夏
半夏曲 丝瓜络 老鹳草 白芍 赤芍
地龙 地肤子 地骨皮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地榆 地锦草 芒硝 亚麻子
西红花 西河柳 西洋参 百合 百部
当归 肉豆蔻 肉苁蓉 肉桂 朱砂
竹节参 竹茹 延胡索 自然铜 血余炭
血竭 全蝎 合欢皮 合欢花 决明子
冰片 灯心草 安息香 广防己 防己
防风 红豆蔻 红花 红芪 红景天
麦冬 麦芽 远志 赤小豆 赤石脂
芫花 花椒 花蕊石 芥子 苍术
苍耳子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笋
苏木 苏合香 杜仲 两面针 连钱草
连翘 吴茱萸 牡丹皮 牡荆叶 牡蛎
何首乌 制何首乌 伸筋草 佛手 皂角刺
谷芽 谷精草 龟甲 辛夷 羌活
沙苑子 沙棘 沉香 诃子 补骨脂
灵芝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骨草 鸡冠花
玫瑰花 青木香 青风藤 青叶胆 青皮
青果 青葙子 青蒿 青黛 青礞石
杏仁 苦参 苦楝皮 枇杷叶 板蓝根
松花粉 枫香脂 刺五加 郁李仁 郁金
虎杖 昆布 明党参 败酱草 罗布麻叶
罗汉果 知母 委陵菜 垂盆草 使君子
侧柏叶 佩兰 金果榄 金沸草 金荞麦
金钱白花蛇 金钱草 广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金礞石 狗脊 肿节风 鱼腥草 炉甘石
卷柏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珍珠 珍珠母 荆芥 茜草 荜茇
荜澄茄 草乌 制草乌 草豆蔻 草果
茵陈 茯苓 茺蔚子 胡芦巴 胡黄连
胡椒 荔枝核 南沙参 枳壳 枳实
柏子仁 栀子 枸杞子 柿蒂 威灵仙
厚朴 厚朴花 砂仁 牵牛子 轻粉
乳香 没药 鸦胆子 韭菜子 哈蟆油
骨碎补 钟乳石 钩藤 香附 香橼
香薷 重楼 禹余粮 独活 胖大海
急性子 前胡 首乌藤 姜黄 洋金花
夜明砂 神曲 穿山甲 穿心莲 络石藤
秦艽 秦皮 珠子参 桂枝 桔梗
桃仁 核桃仁 莱菔子 莲子 莲子心
莲房 莲须 莪术 荷叶 夏天无
夏枯草 柴胡 党参 鸭跖草 射干
徐长卿 凌霄花 高良姜 益母草 益智
拳参 浮小麦 海马 海风藤 海龙
海金沙 海螵蛸 海藻 浮萍 娑罗子
预知子 桑叶 桑白皮 桑枝 桑寄生
槲寄生 桑椹 桑螵蛸 通草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 黄药子
菟丝子 菊花 梅花 常山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蜕 蛇莓 蚕沙 银杏叶
银柴胡 猪牙皂 猪苓 猫爪草 旋覆花
麻油 麻黄 麻黄根 鹿角 鹿角霜
鹿茸 鹿衔草 商陆 羚羊角 断血流
淫羊藿 淡竹叶 淡豆豉 密蒙花 续断
绵马贯众 斑蝥 款冬花 葛根 葶苈子
楮实子 棕榈 硫黄 雄黄 紫石英
紫花地丁 紫苏子 紫苏叶 紫苏梗 紫河车
紫草 紫菀 蛤壳 蛤蚧 黑芝麻
锁阳 鹅不食草 番泻叶 滑石 蓖麻子
蒺藜 蒲公英 蒲黄 椿皮 槐花
槐角 雷丸 路路通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锦灯笼 满山红 蔓荆子
榧子 槟榔 酸枣仁 磁石 蝉蜕
罂粟壳 漏芦 赭石 蕤仁 蕲蛇
墨旱莲 稻芽 僵蚕 鹤虱 橘红
橘核 薤白 薏苡仁 薄荷 藁本
檀香 藕节 覆盆子 瞿麦 蟾酥
鳖甲 鹿角胶 麝香
以上科技名词按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参考资料
1.  天葵子 .A+医学百科[引用日期2013-01-10]
2.   《中华本草》3(7):254
3.  原植物及药材(图1) 
4.  概述图片 
5.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0
6.  天葵子-药材认识 
开放分类:
医学 中医 中药 中草药 应用科学 植物 植物药 科学 药品 药物中文名称列表

千年耗子屎种子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千年耗子屎种子(5张)
参考资料
1.千年耗子屎种子.中医世家[引用日期2012-06-11]
开放分类:
中草药 中药 植物药




老鼠屎


摘要


图片


千年耗子屎种子
  
【草药名】: 千年耗子屎种子
  
【内容介绍】:
  
千年耗子屎种子 (《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种子。
  
植物形态详天葵条。
  
【性味】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治乳痈,瘰疬,疮毒,妇人血崩,带下
,小儿惊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乳痈:千年耗子屎种子七钱至一两。捣烂,以好
酒煮沸冲服;或酒水各半煎服。
②治乳痛红肿:千年耗子屎种子五钱。煎水吃。
③治九子痒:千年耗子屎种子适量,同猪尾巴(草药名
)捣烂外敷。
④治毒疮,消红肿:千年耗子屎种子,捣烂敷。
⑤治红崩、白带:千年耗子屎种子五钱。熬甜酒吃治
白带;熬红糖吃治红崩。
⑥治惊风:千年耗子屎种子干末五分。开水吞服。
    另外在民间,老鼠屎是作为贬义词,其意义是说
作恶多端,影响形象风气的意思。主要是在骂人。

开放分类:




          千年耗子屎种子的作用功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相 关 文 章
土千年健叶的作用功效
土千年健的作用功效
千年健的作用功效
千年耗子屎种子
(《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天葵”条。

【性味】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治乳痈,瘰疬,疮毒,妇人血崩,带下

,小儿惊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

:捣敷。

【选方】①治乳痈:千年耗子屎种子七钱至一两。捣

烂,以好酒煮沸冲服;或酒水各半煎服。

②治乳痛红肿:千年耗子屎种子五钱。煎水吃。

③治九子痒:千年耗子屎种子适量,同猪尾巴(草药名

)捣烂外敷。

④治毒疮,消红肿:千年耗子屎种子,捣烂敷。

⑤治红崩、白带:千年耗子屎种子五钱。熬甜酒吃治

白带;熬红糖吃治红崩。

⑥治惊风:千年耗子屎种子干末五分。开水吞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