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一: 组织结构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02

一、人力资源基础管理能力

    本项能力细分项包括:组织结构、基础人事管理、保险福利;

    职能:基础管理能力体现企业对劳动合同/员工档案/福利关注等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成熟程度;

 

    1、组织结构

    职能: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运行架构,确定各部门和岗位在组织运行中的位置和职能。组织结构的设置,应考虑管理下属的合理宽度、合理层级、工作沟通的最便捷路径。组织结构与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特点相适应,以避免浪费资源和损失效率。

 

    组织结构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组织结构稳定性: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运营的基础,如果结构调整将涉及职责分配、工作流程、工作关系等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保持稳定,有助于部门/岗位职责履行的稳定性和工作任务的连续性。无特殊事件,企业应保持一个财务年度的稳定性,以保障下年度各工作职责的连续性。

部门职责冲突:企业部门间职责的清晰分配,有利于责任与岗位保持对应关系。职责冲突包括职能重叠、事务无责任部门和人为职责范围扩大/缩小三种情况。企业对职能重叠出现的多头管理、事务无责任部门的互相推诿和人为管理职责扩大/缩小,设定明确规则使各职能得到正确、有效履行。

工作关系:组织结构规定了员工在企业运作的位置,明确了人员的工作关系。组织结构下的汇报、指导、协作关系,应与职责和岗位职能相适应。企业应收集和处理职责履行信息,以持续优化工作关系。

职责说明:企业应对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一般以职责说明书的方式(部门职责说明/岗位或职务说明书)加以明确。为便于员工工作展开和评价,职责说明书应形成明确的规范文件。

管理宽度:一般的公认理论下合理管理幅度为每名管理者管理6-8位直接下属,下属过多会影响管理者的精力和时间分配,工作容易疏漏;过少又会使管理者工作量不饱和,影响整体工作效益。下属管理的宽度与个人工作能力有直接关系,但合理的宽度会使综合效益得到提升。企业应考虑宽度来设置管理层级,组织结构的宽度与层级,应体现在明确公布并正式执行的组织结构图中。

能力评价标准:围绕部门/岗位职责履行,企业应明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在职责说明内,有能力要求和职责、工作内容等信息,但规范的方式应建立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以便于招聘和绩效评估。

工作流说明:组织结构确定后,企业应对基本工作流进行说明,以使员工清晰了解工作任务获得和报告的基本程序。应说明的工作流至少包括直接领导和报告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工作考核评价关系等。

工作合理路径:企业应考虑组织结构下的工作流转路径,应以最简捷合理的路径确定工作流转方式和流转责任。合理路径应避免工作流转的往返或重复处理,如果两个部门直接沟通可以处理,就不必经过第三个部门或岗位流转。为工作路径的合理性的提高,应规定工作冲突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置要求。

结构调整条件:企业应为组织结构的调整、变化设定必要条件,以判断组织结构的调整符合运营最优化。设定的条件包括成本/效益变化、内部外部环境变化、工作流转信息处理统计分析等监测项。

结构评估:企业每年应对各部门/各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新年度运营目标及战略规划等,进行评价和分析,评审组织结构调整必要性,包括部门的合并、分立、新增等。组织结构评估的记录应妥善存档管理,如调整则相应的文件,也要做必要修订和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