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整整115年前的一场海战、美国走向霸主的第一仗:突袭马尼拉湾

 昵称7536781 2013-05-02
这是一场美国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的战争,1898年2月15日,停泊在古巴哈瓦那港的“缅因”号一声巨响,成为了美国人向西班牙这个老朽帝国开刀的借口,目标就是夺取西班牙手里的古巴和菲律宾。虽然美国人的首要目标是古巴,但美国也一直在寻求一块通向中国市场的跳板,而由菲律宾来充当这个角色,无疑再合适不过。
USS Maine 25 Jan.1898.jpg

898年1月25日借口保护侨民驶入古巴哈瓦那的“缅因”号
1898年时的菲律宾仍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它们在这里拥有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舰队:2艘巡洋舰(旗舰“雷娜·克里斯蒂娜”号、“卡斯蒂利亚”号,分别是铁壳无防护巡洋舰和木壳巡洋舰),5艘炮舰(“古巴岛”号、“吕宋岛”号、“维拉斯科”号、“唐·璜·德·奥地利”号和“唐·安东尼奥·德·乌洛亚”号),“莱索将军”号鱼雷炮舰、“杜罗阿侯爵”号通信舰、4艘鱼雷艇。舰队司令唐·帕特里西奥·蒙托霍海军少将。
Reina Cristina 2.jpg
西班牙“雷娜·克里斯蒂娜”号无防护巡洋舰
Castilla.jpg 
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号无防护巡洋舰
Isla de Cuba.jpg 
西班牙“古巴岛”号炮舰
Isla de Luzon.jpg 
西班牙“吕宋岛”号炮舰
DON JUAN DE AUSTRIA.jpg 
西班牙“唐·璜·德·奥地利”号炮舰
MARQUES DEL DUERO.jpg 
西班牙“杜阿罗侯爵”号通信舰
Admiral Montojo.jpg 
西班牙舰队司令蒙托霍海军少将

而即将挑战这支舰队的,则是由乔治·杜威海军准将率领的美国亚洲舰队,它包括4艘巡洋舰(旗舰“奥林匹亚”号、“巴尔的摩”号、“拉雷夫”号、“波士顿”号),2艘炮舰(“海燕”号、“康科德”号),缉私船“麦卡洛克”号。
USS C-6 Olympia 02.jpg 
1898年4月停泊在香港的杜威旗舰“奥林匹亚”号
USS C-3 Baltimore 01.jpg 
美国“巴尔的摩”号巡洋舰

USS C-8 Raliegh 06.jpg
美国“拉雷夫”号巡洋舰

USS Boston 01.jpg
美国“波士顿”号巡洋舰

USS petrel.jpg 
美国“海燕”号炮舰

USS Concord.jpg 
美国“康科德”号炮舰

Revenue Cutter HUGH McCULLOCH.jpg 
杜威舰队里的缉私船“麦卡洛克”号

nanshan.jpg 
“南山”号货船

美国若想夺取菲律宾,蒙托霍的舰队是必须要率先清除的障碍。时任海军部次长的西奥多·罗斯福电令杜威将舰队全部集中到香港,一旦美西开战,就要盯住西班牙舰队,进攻菲律宾群岛。杜威接到命令后,开始着手备战,命令军舰到香港集中,会集各舰舰长讨论制订菲律宾作战方案,同时对军舰进行检修,备足弹药燃煤。另外,为防备一旦开战英国宣布中立香港无法继续驻泊,又在距香港30海里的大鹏湾设立临锚地。由于美军手头关于菲律宾水域的水文资料非常少,杜威又派人在香港的商店里购买了菲律宾海图。

4月22日,海军部长约翰·隆电告杜威,只能依靠现有力量攻打菲律宾,没有后援,没有其它任何帮助。为此,杜威就近从英国人那里购买了两艘货船:“南山”号和“扎菲罗”号,两船满载10000吨燃煤,为舰队提供燃料补给。而且,美国人人手不足,两艘船的船员都是雇佣的英国人。

4月24日,美西战争正式打响。英国果然宣布中立,并要求杜威舰队离开香港。对此早有准备的杜威率舰队前往备用锚地大鹏湾,等待总部的进一步指示。25日,海军部长隆发来命令:美西战争已经爆发,命令亚洲舰队出战,赴菲律宾群岛寻歼西班牙舰队。

4月27日,以“奥林匹亚”号为首的亚洲舰队升火起锚开向600海里外的菲律宾。30日下午,舰队抵达目标海域。杜威首先派“巴尔的摩”号、“波士顿”号和“康科德”号前去苏比克湾侦查,但没有发现西班牙舰队的踪影,杜威获悉后说道:“现在我知道他们在哪儿了。”

蒙托霍舰队就在马尼拉湾。当蒙托霍得知美西之战不可避免之后,一直为如何防范美国舰队的进攻而烦恼,因为他的舰队虽然数量上多于美军,但质量上要逊色很多。他手头的军舰都是些无防护的军舰,最大口径的舰炮只有120毫米,而且很多军舰都故障缠身,如果和美军打运动战根本没有胜算。于是他就将舰队锚泊在锚地里,在海岸炮台和港口水域雷区的掩护下抵御美军的进攻。一开始,蒙托霍打算把舰队开到苏比克湾集结,但当他到达那里时发现苏比克湾只布设了极少数量的水雷,炮台也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于是在30日早晨率舰队离开前往马尼拉湾下锚。

30日午夜时分,美军舰队驶抵马尼拉湾湾口,杜威命令各舰严格实行灯火管制,以马尼拉城的灯光为引导,8节航速缓缓摸进马尼拉湾,以此避开西班牙岸炮。正当美军舰队即将驶离科雷吉多尔岛时,西班牙人在23时30分终于发现了异常,岛上炮台马上开火,一发炮弹在“奥林匹亚”号的前方炸起了高大的水柱。“拉雷夫”号和“波士顿”号立即还以颜色,8英寸炮雨点般的砸向西军炮台,将其一一摧毁。然而对西班牙人来说,比炮台被毁更糟的是,由于通讯手段的缺乏,岛上守军无法将美军潜入马尼拉湾的情况告知马尼拉,这边打得热火朝天,而马尼拉湾内却对此一无所知。

顺利通过第一关驶过湾口之后,杜威决定放慢航速到4节,等到天亮时到达马尼拉。他给出信号给各舰改队形为双纵队,缉私船“麦卡洛克”号引领两艘货船行驶在主力舰队的外侧,以免遭到攻击。

5月1日凌晨5时,天已经开始放亮,而美军舰队终于可以看到蒙托霍的军舰了。西班牙舰队一艘艘的锚泊着,由东向西依次为“雷娜·克里斯蒂娜”号、“卡斯蒂利亚”号、“唐·安东尼奥·德·乌洛亚”号、“唐·璜·德·奥地利”号、“古巴岛”号、1艘武装运输船、“杜阿罗侯爵”号、“莱索将军”号、“维拉斯科”号……蒙托霍虽然知道美军必定会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更想不到竟然会冲到马尼拉湾里来,所以根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上老旧的舰船,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5时10分,在美军舰队行进到甲米地海域,西班牙人也发现了美舰,立即开火,并引爆了美舰航路上的两枚水雷,但美国人对此并不理会,继续向前。因为杜威为了节省弹药,要求舰队尽量靠近西班牙军舰,进入有效射程时才开火,因此,这一段时间对美舰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西班牙的炮弹不断在美舰周围激起高大的水柱,而美舰的炮口一直保持沉默。好在西班牙人的炮术实在是不怎么样,无一命中。

当“奥林匹亚”号距西班牙军舰4572米时,杜威对“奥林匹亚”号的指挥塔下达了著名的命令:“格里德利(“奥林匹亚”号舰长),准备好了你就开火吧!”。5时40分,“奥林匹亚”号的8英寸主炮打响了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海战中的第一炮。美舰舰炮分工明确,8英寸大口径炮轰击海岸炮台,5英寸副炮打击西班牙军舰。
The battle of Manila Bay 02.jpg 
战斗中的杜威舰队

面对美舰的进攻,西班牙舰队也增强了反击的火力,美舰周围一时间也是水柱林立,双方战舰打得不可开交。美舰队不断逼近目标连连射击,一直近到1800多米的距离后再作180°转向,保持着与西班牙舰队平行的态势,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两舷的5英寸副炮火力。而西班牙一边基本就是死靶,加上炮术不精,虽然奋力还击,但很难获得命中。
USS C-6 Olympia 42.jpg
正以右舷炮攻击西班牙人的杜威舰队

蒙托霍见势不妙,企图让舰队拔锚开始机动,但“奥林匹亚”号、“巴尔的摩”号、“波士顿”号集火射击西班牙旗舰“雷娜·克里斯蒂娜”号,大量5英寸炮弹在该舰上炸响,到7时整,该舰已经完全失去战斗力,甲板已经支离破碎,被迫弃舰,舰长唐·刘易斯·雷被炸死。蒙托霍无奈只好转移到“古巴岛”号上。
Captain D. Luis  Cadarso y Rey.jpg 
“雷娜·克里斯蒂娜”号舰长唐·刘易斯·雷

Reina Cristina 1 - 副本.jpg 
全毁的“雷娜·克里斯蒂娜”号

The battle of Manila Bay 04.jpg
the battle of manila bay-2.gif 
表现海战场面的绘画

6时35分,“卡斯蒂利亚”号也被打得满目疮痍,一门150毫米炮和一门120毫米炮被摧毁,炮手非死即伤,后来舰体又连连中弹,已成一条废船。

其它各舰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马尼拉湾海战成了一场一边倒的战斗。

7时35分,当西班牙人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时,格里德利向杜威报告,“奥林匹亚”号的5英寸炮每门的炮弹都只剩下十几发,而此时美军舰队已经在西班牙舰队和岸炮面前来回轰击了5次!西班牙的战舰都已经东倒西歪,岸炮被打得七零八落,浓烟滚滚,一片惨象。
USS C-6 Olympia CAPT Gridley.jpg 
“奥林匹亚”号舰长格里德利

USS C-6 Olympia 43.jpg USS C-6 Olympia 44 - 副本.jpg
 战斗中的“奥林匹亚”号

杜威见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于是从容不迫的下令舰队暂时撤离,先“吃早饭去”,顺便再召集各舰舰长们开会,目的是统计一下剩余弹药数量,各舰再均匀分配一下,以便再战。

中午11时,休整了3个多小时之后,杜威率舰队再次杀入马尼拉湾,扫荡西军残余力量。此时海上西军只剩“唐·安东尼奥·德乌洛亚”号尚能一战,但势单力薄的它也只能象征性的开了几炮,几分钟内就被美舰的炮火送入海底,全舰无一生还。眼见大势已去,蒙托霍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凿沉所有军舰。”随后,这位少将乘小艇逃往马尼拉城。马尼拉湾海战就此结束。

整场海战,西班牙舰队几乎全军覆没,381人阵亡。而美军则损失轻微,仅两舰轻伤、8人受伤,无人阵亡,美军大获全胜。
The battle of Manila Bay 01.jpg
马尼拉湾海战示意图

美军依靠实力占优、准备充分而取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从而为夺取菲律宾扫除了一大障碍。但无奈杜威手中没有陆军,无法占领马尼拉,所以只好先封锁马尼拉,坐等国内派陆军前来。一直到7月底,麦里特率美国远征军第八军千里迢迢赶到菲律宾,最终占领了马尼拉,并最终取代西班牙将菲律宾变为了自己的,向帝国迈出了第一步。

战后,杜威被授予唯一的海军特级上将军衔,后担任美国海军总署署长,成为美国海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海权论的倡导者马汉)
GD.jpg 

西奥多·罗斯福,后当选美国第26任总统
TR.jpg 

“奥林匹亚”号防护巡洋舰,1922年退役,后被改建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保存在费城,她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艘参加过美西战争的军舰。
USS C-6 Olympia 10.jpg

ABPQXYZ

在杜威率领亚洲舰队驶入马尼拉湾时,当地菲律宾民兵首领给他提供了两个重要情报,一是蒙托霍手里没有鱼雷,单凭火炮交战蒙托霍根本没有任何机会。第二个情报是蒙托霍没有布设足够的水雷。而西班牙人的水雷阵之所以搞不定,除了他们储备不足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马尼拉湾里有一大票列强舰艇正在巡弋,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由于菲律宾的骚乱早已爆发多时,这些舰艇是被派来执行撤侨任务,一旦民军进攻马尼拉撤侨将立即开始。 在英法德日四国舰队中,奥托 冯 迪特里希中将指挥的德国舰队的规模显然有点大的离谱,它不但比英法日舰队实力强,也比蒙托霍的西班牙舰队强,还比杜威麾下的美国舰队都强大!迪特里希中将的舰队  包括5艘军舰和两艘辅助船,其中军舰为:
1,改造为装甲巡洋舰的1873年铁甲舰皇帝号(8799吨,航速14.5节,8门260毫米,1门150毫米和6门105毫米炮); 
2,防护巡洋舰艾琳公主号(4947吨,18节,14门150毫米炮); 
3,防护巡洋舰威廉公主号,艾琳公主号同级舰; 
4,防护巡洋舰奥古斯塔皇后号(6218吨,21.5节,4门150,8门105和8门88毫米炮); 
5,炮舰鱼鹰号(1834吨,15.5节,8门105毫米炮)

  在杜威干净利落的干掉了蒙托霍的舰队后就宣布封锁马尼拉湾,但德国人完全无视美国的封锁令,不但给岸上的西班牙人输送给养,甚至遇到美舰也不鸣礼炮和降旗致敬。 在杜威的自传中说,他是明明白白的质问德国军官是否想开战,想开战老子奉陪到底,而后德国人蔫掉了。不过近几年的出版物用德方资料似乎可以证实杜威并没有如此霸气或者说鲁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