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22)

 风临酒把2 2013-05-02

 

《红楼梦》与普洱茶

 

因为是云南人的缘故,不得不说说普洱茶,尤其是《红楼梦》里的普洱茶。

其实普洱茶的盛行,不是现在当下的事情,而是早在元代和清代。因为茶马古道的作用,早在元代,以肉食为主的蒙古贵族就喜饮普洱茶了。普洱茶,因其性温,善解油腻之功效而成为蒙古贵族流行饮品。至明代而不绝。

到了清代,普洱茶流行更甚,当时的王公贵族皆以饮普洱为时尚。以至于普洱贵比黄金,迫使满清王朝甚至一度对王宫贵族饮用普洱实行“定量配额制”。

这是云南普洱茶的骄傲。我只是说个大概,希望业界对此发掘并加以发扬光大,增添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对于普洱茶品牌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普洱茶的饮用及功效,《红楼梦》里也有提及。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等人准备夜里私自开宴庆祝生日,正好碰上来查夜的林之孝家的,贾宝玉谎称自己没睡是“因吃了面怕停住食”。于是林之孝家的便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

林之孝家的的回答,是很到位的,《本草纲目拾遗﹒木部》曾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尤大也。”

这膏黑如漆者,熟茶也。这绿色者,生茶也。

一个王公贵族大户人家的管家,对普洱茶的饮用功效,如此了然于心,可见,普洱茶在当时的流行程度,绝非虚言。

 

《红楼梦》之从两个人名看一场纷争

 

第六十回至第六十二回,曹雪芹花大量的笔墨写贾府下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本来,不论是柳妈这一边,还是夏婆子这一边,还是司棋以及她姑妈秦显这一边,都是有问题的。柳妈做饭,不应该看人下菜,她对有所求的芳官等人就逢迎巴结,对无所求的司棋等人就另眼看待;这夏婆子和她的兄弟媳妇也不应该作践芳官、蕊官等人,更不应该陷害柳五儿;司棋不应该大闹厨房甚至阴谋陷害柳妈,意欲让自己的姑妈取而代之。这里面,都是有私利的,都不占理。而其间的阴险狡诈是非曲直,我也懒得去梳理。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这些起争斗中,曹雪芹还是有褒贬有倾向的。而这个倾向,可以从两个人的名字就看出来,这两个人,一个是因为气不忿柳妈巴结芳官而意图陷害柳五儿的夏婆子的外孙女小婵,又叫婵姐儿,贾探春房里的小丫鬟;另一个则是贾迎春房里的小丫鬟莲花儿。

蝉者,馋也。所以小婵这个小姑娘,在曹雪芹眼里,就是一个专门进谗言的主儿。而莲花儿呢?口吐莲花是也,喻其巧舌如簧也。请看她两的言行,是不是这样?

第六十一回,柳五儿被林之孝家的怀疑,这时小婵和莲花儿就是这样进的巧妙配合的:

可巧小蝉,莲花儿并几个媳妇子走来,见了这事,便说道:"林奶奶倒要审审他。这两日他往这里头跑的不象,鬼鬼唧唧的,不知干些什么事。"小蝉又道:"正是。昨儿玉钏姐姐说,太太耳房里的柜子开了,少了好些零碎东西。琏二奶奶打发平姑娘和玉钏姐姐要些玫瑰露,谁知也少了一罐子。若不是寻露,还不知道呢。"莲花儿笑道:"这话我没听见,今儿我倒看见一个露瓶子。"

你看,两人配合得多么巧妙,一个进谗言,一个巧应和。而这冤屈,不仅指向柳五儿,当然也直指芳官。

所以,标题才有“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样的说法,很显然,平儿、袭人、贾宝玉等人都是站在柳五儿和芳官这边的,所以,奋力相救,而曹雪芹的立场,也就不言自明了。

 

谁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

 

这个问题,是很明显的,似乎不值得论述。第六十三回,薛宝钗喝酒抽签,抽的就是牡丹签: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答案似乎很明显了。但是,我要说,《红楼梦》的叙述,“互为本文”的地方太多,也就是说,并不能仅仅依靠这点,就说薛宝钗是牡丹,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我之所以确定薛宝钗就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并不仅仅依靠上述这一段文字来判定,其实暗示薛宝钗是牡丹花的证据,还有。

还记得贾宝玉曾经把丰满的薛宝钗比作杨贵妃吗?说她“体丰怯热”。薛宝钗大怒说可惜自己没有一个好哥哥。薛宝钗在愤怒之余,其实还是很自信的,认为自己并不比杨贵妃差,只是自己的哥哥薛蟠很不争气,打死了人,不善理财,不善持家,否则,薛家也不会败落如斯,要跑到贾府来寻求庇护。这是薛宝钗的难言之隐。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薛宝钗与杨贵妃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

而杨贵妃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就是牡丹花神。这出自一个著名的典故。

杨贵妃与牡丹的故事甚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沉香亭前赏牡丹,李白为此醉写《清平调词三首》,将牡丹与杨贵妃相比拟,花与人融为一体,情趣盎然,为世人所赞美,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也。

很显然,从曹雪芹对薛宝钗的描写来看,关于薛宝钗的花神的属性的定位是较为一致的和没有出入的,这一点十分重要。为此,我才以为,薛宝钗就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是“群芳之冠”。

而在认定了这点之后,有一个问题就来了,既然薛宝钗是牡丹,是群芳之冠,那林黛玉是什么花呢?她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摆?关于这个问题,我很快就会说到。

 

《红楼梦》之贾探春为啥不是杏花

 

之前,我的文章《谁是《红楼梦》里的杏花?》引来了大家的疑问,邢岫烟怎么可能是杏花呢?杏花不是贾探春吗?现成的例子呀,第六十三回,为庆祝贾宝玉的生日,“群芳开夜宴”,大家抽签,贾探春抽的就是杏花签呀?

是的,不错。贾探春确实抽的是一支关于杏花的签。但是,就此就可以认定贾探春就是杏花吗?

在《谁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 》里我曾经说过,《红楼梦》里关于某个人物的暗示是“多重的”,所以,认定贾探春是不是杏花,还得要仔细分析才行。

首先,第五十八回,贾宝玉看见杏花树联想到邢岫烟的命运时的感慨,就和第六十三回贾探春抽到的杏花签相冲突,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本文”都证明贾探春是杏花,这一点和认定薛宝钗是牡丹花的“本文”情况很不一样,这就值得研究了。

其次,仔细研究贾探春抽到杏花签一节,发现,果然,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原文如下:

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探春那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

1.贾探春抽的杏花签和薛宝钗抽的牡丹签,在注释方面的表述是相当不一样的。

薛宝钗抽的牡丹签的注释是:“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这个注很明确的说薛宝钗就是牡丹花,所以,“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但是,贾探春抽到的签的注是什么呢?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也就是说,这注说的不是贾探春是杏花,而是说此签暗示的是贾探春的未来的婚姻和命运,也就是大家说的“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也就是说,贾探春抽的杏花签和薛宝钗抽的牡丹签,暗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薛宝钗的牡丹签暗示的薛宝钗是牡丹花,而贾探春的杏花签暗示的不是贾探春是什么花,而是暗示的贾探春的后来成为王妃的婚姻和命运。

2.而对于杏花签的理解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杏花签的正文是“日边红杏倚云栽”,这句话做何解?表面的意思似乎是说一株红杏就生长在红日的旁边云霞之间。但仔细分析,却很有深意:

其一,所谓“日”,在古代是专有所指的,就是指君王,这暗示着贾探春的命运将来和皇室、至少和亲郡王有关;

其二,“倚云栽”则暗示贾探春将来地位之高,也是暗示其与王室的婚姻关系;

其三,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杏”字,怎么理解?在我看来,表面是说杏花或者杏树,但是其实谐音“幸”,即“宠幸”的意思,也就是贾探春得到了皇室或者王室的垂青,被选中了,这种理解是和前面的“日”和“依云栽”的理解是非常一致的;

其四,而一个“红”字,喻女儿贾探春是也,《红楼梦》里的红,除了怡红公子贾宝玉是特例外,都指女性的。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贾探春抽到杏花签,所指不是贾探春是杏花,而是贾探春未来与皇室、王室的密切相关的婚姻和命运。

而这,也是和贾探春抽到此签的反应是高度吻合的,试想,如果此签只是暗示贾探春是杏花,贾探春会如此害羞吗?

“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

因此,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签不是说的贾探春是杏花,而贾探春也并不是杏花,杏花就是邢岫烟。所以,林黛玉那一句“命中该招着贵婿的,你是杏花”,不过是障眼法,不过是曹雪芹给我们挖下的“陷阱”而已,千万别掉下去。

    那么,贾探春到底是什么花呢?且听下回分解。呵呵。

   《红楼梦》之贾探春是什么花

先前的一篇文章《红楼梦之贾探春为啥不是杏花?》说贾探春不是杏花,那么,她到底是什么花呢?

这个,需要回过头去说。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第三十七回,大观园第一次结诗社,有贾探春给自己起雅号这一段: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 罢。"

而实际上,贾探春也确实是用了这个“蕉下客”的雅号的,紧接着第三十八回,贾探春菊花诗社作诗,用的雅号就是“蕉下客”。

大家也许不知道,芭蕉也是会开花的,而且开出的花,鲜红欲滴,映衬这碧绿的蕉叶,非常夺目,非常漂亮,古人为之谓“美人蕉”是也。贾探春一句“我最喜芭蕉”,其实就是自爱告诉我们,她是美人蕉。

仔细想想,贾探春居然是有点不入主流文人意识形态法眼却又美丽异常的美人蕉,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   美人蕉的美丽夺人和贾探春的精明干练非常相像;

第二,   美人蕉的荒野特性和贾探春的“庶出”身份也最为吻合;

这一点,需要好好说说。还记得贾探春主管大观园时,王熙凤和平儿对贾探春的一番议论吗?

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他就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和别的一样看待么?”凤姐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正出庶出是一样,但只女孩儿却比不得儿子。将来作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庶出只要人好,比正出的强百倍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为挑正庶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正庶的得了去。”

第三,   美人蕉的荒野特性,也与贾探春将来远嫁番邦的命运极为吻合。

所以,我以为,贾探春不是杏花,而是生命力更为强健的美人蕉。

 

《红楼梦》之李纨是什么花

 

和贾探春的情况一样,贾探春抽到的是杏花签,可是她不是杏花(见拙文《红楼梦之贾探春为啥不是杏花?》),杏花是邢岫烟(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杏花?》)。之前我也说过,《红楼梦》里的梅花是妙玉(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红梅花?》),所以,第六十三回,李纨抽到的虽然是梅花签,但她并不是梅花。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第一,李纨抽到的虽然是梅花签,但是,注解和薛宝钗和贾探春又不一样。

薛宝钗所抽的牡丹签的注解,明确指出:“此为群芳之冠”,而贾探春所抽的杏花签也很明确:“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可是,李纨所抽到的梅花签的注解很有意思,既没说李纨就是梅花,也没有说梅花和李纨有什么干系,只是很含糊的说:“自饮一杯。下家掷骰。”大家注意,最大差别来了,薛宝钗也好,贾探春也好,注解都是要求大家共同陪酒祝贺的,可是,李纨呢?非但没说明这签和她的关系,而且只是让她自己喝一杯了事,十分无趣。所以李纨自嘲的说到:“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 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也就是说,李纨抽的梅花签,除了签上画的一枝老梅以及“竹篱茅舍自甘心”的诗句是说的梅花以外,没有任何明显的证据证明李纨就是梅花。

第二,虽然第五十回,曾经有李纨喜欢梅花的表现:“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是,这只能说明李纨喜欢梅花,喜欢用梅花来“点缀”自己,请注意,折梅花来插瓶就是点缀自己的行为,而不能说明李纨就是梅花,或者至多只能说明李纨自认为自己是梅花。那么,李纨是不是梅花呢?

第三,李纨的品行是有瑕疵的,和梅花不配。

这一点,李纨的一句“不问你们的废与兴”的自嘲已经把她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无意中表露出来了,那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这一点是和第五回红楼曲中的“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是相一致的,说的都是李纨的自私自利和贪财敛财。这样的品行,怎么配得梅花?

所以,我想说的是,李纨不是梅花,和妙玉相比,更没有资格当得起梅花。

那么,李纨是什么花呢?

关于李纨是什么花的暗示,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第十七回,贾政和众门客以及贾宝玉为大观园命名时,来到后来成为李纨住处的,贾宝玉曾经引用了一句诗歌“柴门临水稻花香”,所以命名为“稻香村”。

第二个地方,第三十七回,大观园起海棠诗社,各人自取雅号,李纨第一个自命为“稻香老农”,说明她本人是很中意这个名字的。所谓:“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什么叫“稻香老农”?就是身处稻花香气之中的默默耕耘的老农的意思。

我们联系李纨一生默默无闻,生如枯槁,只知道养育贾兰的事实,应该说李纨的境遇格调和务实低调的稻花是很吻合的,说李纨是梅花,有些拔高了,尤其是和妙玉相比。

    所以,综上所述,我以为李纨应该就是低调的稻花。

    谁是《红楼梦》里的海棠花

《红楼梦》里关于海棠花的指向是非常明确的,证据集中在第六十二回和六十三回,而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可爱的姑娘,这个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史湘云。

也就是说《红楼梦》里的海棠花就是史湘云。

曹雪芹很有意思,先给现象,后给本质。

第六十二回,写史湘云“醉眠芍药茵”的行为: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来纳凉避静的,不觉的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弱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愧。

这样美好的醉眠花间的行为,似乎不必再做什么分析了吧。

紧接着第六十三回,就开始给真相了: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 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众人都笑了。因看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这里,无论是签题“香梦沉酣”还是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都是与史湘云第六十二回的醉眠花间的行为高度吻合的,难怪林黛玉要用“石凉”打趣她。而更有意思的是注解“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意思是说,既然抽得此签的人已经喝多了,就不宜再喝酒了,让身旁的两位各饮一杯罢了。奇怪,怎么抽得此签的人就一定是喝多了呢?其实这就是此签专为史湘云而设的意思。

    如此切题,《红楼梦》里的海棠花不是史湘云,还能是谁?

    谁是《红楼梦》里的荼蘼花

关于谁是《红楼梦》里的荼蘼花,指向也是较为明确的,那就是麝月。

第六十三回,麝月抽到的签是这样的: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

开到荼蘼花事了。

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所谓“韶华胜极”,实际上是指春光无限,已至极限,言下之意,便是要开始败落了。这和“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句诗是极为吻合的。

所谓“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句诗,出自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意思就是荼蘼花开,便是一年花季的终结期已经来到。

荼蘼,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诗:“开到荼蘼花事了”,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里,曹雪芹设计麝月抽到荼蘼花签,应该有以下两层意思:

1.麝月是八十回以后,一直陪伴贾宝玉直至他出家的丫鬟;

2.八十回贾府被抄之后,袭人、晴雯、秋纹、碧痕这些丫鬟,死的死、走的走,最后只剩下麝月伺候贾宝玉。而当只剩下麝月伺候贾宝玉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大观园百花也就是众位女性的彻底凋零。

因此,曹雪芹在这里以荼蘼花暗指麝月的同时,也指出了八十回以后的一些重要情节。所以,贾宝玉的表现才会是“愁眉”。

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曹雪芹把麝月比为荼蘼花,已经表明,他以花喻人,用的并不都是那些所谓的文人喜爱的名花,也有无名小花。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李纨为稻花,贾探春为美人蕉,都是可以理解的。

 

《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什么花

 

香菱是什么花?其实答案很明显,香菱就是菱花。她的名字就有这个意思。但是,也有人认为香菱是莲花,因为,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莲。

但是,我想说的是,甄英莲这个名字,其实是谐音“真应怜”,是说香菱一生的遭遇,真的很可怜,并不是暗指她是莲花。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小甄英莲出场时,即有诗句暗示英莲的命运: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这句诗的意思,实指甄英莲在父母跟前受到百般宠爱,一旦失踪被拐,今后即要与薛蟠产生一番纠葛。这里的“菱花”即指香菱,“雪澌澌”即指浮躁的薛蟠薛公子。应该说,小说开篇,香菱是什么花就已经确定了。

再看第五回,关于香菱的判词: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里的“一株桂花”,是指夏金桂,至于夏金桂是不是桂花,我们以后再说。而最容易引起大家误解的就是画上的“莲枯藕败”以及诗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香菱是荷花(莲花)。其实所谓“莲枯藕败”是暗示香菱将来的命运不济,而“根并荷花一茎香”并不是说香菱是莲花(荷花),而是说菱花作为一种水生植物是和莲花共生的,一样的美丽脱俗一样的清香的意思,其实也是暗指香菱的两个身份:英莲和香菱。但在曹雪芹看来,香菱最终不是莲花,而是和莲花共生的菱花。

菱:柳叶菜科,菱属植物的泛称。一年生水生草本,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所以,第六十三回,香菱抽到的签是:

香菱便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那面写着一句诗,道是:

连理枝头花正开。

注云:"共贺掣者三杯,大家陪饮一杯。"

这里的“并蒂花”,并不确指什么花,而是指两朵花长在一起,如并蒂芙蓉,恰和“连理枝头花正开”相对应。这里其实就是在呼应第五回判词的“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示香菱被卖之前的小姐身份(甄英莲)—荷花和被卖之后的奴婢身份(香菱)—菱花。

关于这点,香菱还有精彩的评论呢。第八十回,香菱这样说道:

"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 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这其实就是“根并荷花一茎香”的绝妙解释呀。

以此论之,香菱就是《红楼梦》里那美丽清香的菱花呐

 

林黛玉是芙蓉花吗

 

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抽到的是芙蓉花签:

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 别人不配作芙蓉。"

如果单纯的从这段文字来看,林黛玉是芙蓉花无疑。但是,还有很多问题。

第一,芙蓉所指并不确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芙蓉花的所指并不是确定的。一种,芙蓉花指的是荷花,也就是莲花,就是我们所谓的水芙蓉。另一种,芙蓉花指的是木芙蓉,是一种高大的树木所开的花。

木芙蓉,锦葵科,别名:芙蓉花、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规花、清凉膏。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技条有灰色星状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阔卵圆形,长10~15厘米,通常3~5浅裂,两面都有星状毛。夏秋季开花;花单生于枝梢叶腋内,大而美丽,初开时白色或粉红色,后变为深红色;单瓣或重瓣。葫果,5瓣裂开。

锦葵科的木芙蓉,因其红艳如荷花,故借用其名。但唐人对两者还是有严格区别的,日芙蓉,即指荷花;曰木芙蓉,即指我们今天所说的芙蓉花,一般不相混淆。宋人则不这么讲究了,如文同的《芙蓉》、张来的《芙蓉》便是吟咏木芙蓉的。大约自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

那么,《红楼梦》里所指的芙蓉到底是荷花还是木芙蓉呢?

第二,从林黛玉抽签来看,所指当为水芙蓉,即荷花。

这样说有两个证据,一是《红楼梦》里所提的芙蓉皆是指水芙蓉荷花,没有一处提到了木芙蓉,这其实也和曹雪芹、贾宝玉的女儿是水做的论调相一致;二是从林黛玉所抽的签来看题为“风露清愁”,从风、露、清等字眼来看,“水汽”相当大,呵呵,应该所指为水芙蓉荷花,和小说里所有的芙蓉所指一样。因为关于荷花,我们记得的名句诸如李白的“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以及周邦彦的“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等等,都与风、露、清有关,至于用荷花来表现愁绪,就更为普遍了。所以,从林黛玉所抽的芙蓉签来看,指的应该是水芙蓉——荷花。

第三,但是,《红楼梦》里同样说了,晴雯才是水芙蓉,是荷花。第七十八回贾宝玉为纪念晴雯之死“杜撰芙蓉诔”以及贾宝玉和小丫鬟的对话都说明晴雯是水芙蓉是莲花。林黛玉还帮着贾宝玉修改呢。关于这点,我会另外撰文论述。虽然,有一种说法是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但是,我想,曹雪芹绝不至于把林黛玉和晴雯都比喻为芙蓉吧,因为林黛玉和晴雯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当然,也更不会像某些人借题发挥的,什么林黛玉是水芙蓉,晴雯是木芙蓉,或者颠倒过来等等,这都是穿凿附会的解释,因为小说里压根就没描写过出现过木芙蓉。

所以,在我看来,林黛玉并不是芙蓉。那么,林黛玉到底是什么花呢?

我想,这应该是下一篇文章的任务了。

 

林黛玉究竟是什么花

 

我知道,我抖了一个大包袱。而我,必须为这个包袱付出代价。

是呀,《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到底是什么花呀?曹雪芹可真够狡猾的,薛宝钗已经是群芳之首牡丹了,那么,怎么摆林黛玉呢?林黛玉可是《红楼梦》里的第一女主角呀。还有什么花能够配林黛玉呢?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这不是玩笑,而是真的。我也被曹雪芹弄糊涂了,林黛玉是什么花呢?这个疑问,始终在缠绕着我。

还是不要着急,先来回顾一下林黛玉和花花草草的纠葛吧。

第一回,在《红楼梦》的神话世界里,请注意,林黛玉不是花,而是草,是一棵修炼成精可以化为人形的仙草——绛珠草。可是,草不是花呀!?

第二十三回,众姐妹搬进大观园的时候,林黛玉亲自说最爱那几棵竹子,因此住了潇湘馆,而且,在第三十七回大观园起诗社的时候,又被贾探春封了个“潇湘妃子”: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在这里,林黛玉又和竹子扯上干系了,可是,竹子也不是花呀?非要硬扯的话,竹子开花之时,也就是竹子死亡之时,这样也太不妥帖了吧?

而到了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抽到的却是芙蓉签,又和芙蓉扯上关系了(见拙文《林黛玉是芙蓉花吗?》)。可是,到了第七十八回,又把芙蓉和晴雯扯上了,不仅通过贾宝玉个小丫鬟的对话明确晴雯就是芙蓉花,而且还让贾宝玉写诔文纪念晴雯,还让林黛玉帮着修改。

如此种种,都说明,曹雪芹关于林黛玉所对应的花的指向是极其模糊。这就难坏我了,林黛玉,到底是什么花呢?

好在,有个地方提示了我。

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抽得芙蓉签的时候,注解是这样说的:“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还记得薛宝钗抽到牡丹签时,作为群芳之冠,注解是要求大家共饮一杯的吗?可是,这里,却是要求作为群芳之冠的牡丹陪此时抽得芙蓉花签但却不是芙蓉花的林黛玉喝一杯。这样的地位,说明,林黛玉在花神里面的地位不在薛宝钗之下,甚至在其之上。

顺着这个思路,在第七十八回,我找到了线索。贾宝玉和小丫鬟在谈论晴雯是什么花的时候,谈到了花神的问题,请注意,这绝不是随意之笔!绝不是小说里说的是小丫鬟为安慰贾宝玉的“胡诌”之笔!请看:

旁边那一个小丫头最伶俐,听宝玉如此说,便上来说:"真个他糊涂。"又向宝玉道:"不但我听得真切,我还亲自偷着看去的。"宝玉听说,忙问:"你怎么又亲自看去?"小丫头道:"我因想晴雯姐姐素日与别人不同,待我们极好。如今他虽受了委屈出去,我们不能别的法子救他,只亲去瞧瞧,也不枉素日疼我们一场。就是人知道了回了太太,打我们一顿,也是愿受的。所以我拚着挨一顿打,偷着下去瞧了一瞧。谁知他平生为人聪明,至死不变。他因想着那起俗人不可说话,所以只闭眼养神,见我去了便睁开眼,拉我的手问:'宝玉那去了?'我告诉他实情。他叹了一口气说:'不能见了。'我就说:'姐姐何不等一等他回来见一面,岂不两完心愿?'他就笑道:'你们还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敕命我去司主。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到任司花,宝玉须待未正三刻才到家,只少得一刻的工夫,不能见面。世上凡该死之人阎王勾取了过去,是差些小鬼来捉人魂魄。若要迟延一时半刻,不过烧些纸钱浇些浆饭,那鬼只顾抢钱去了,该死的人就可多待些个工夫。我这如今是有天上的神仙来召请,岂可捱得刻!'我听了这话,竟不大信,及进来到房里留神看时辰表时,果然是未正二刻他咽了气,正三刻上就有人来叫我们,说你来了。这时候倒都对合。"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他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我也曾问他是管什么花的神,告诉我们日后也好供养的。他说:'天机不可泄漏。你既这样虔诚,我只告诉你,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除他之外若泄了天机,五雷就来轰顶的。'他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宝玉听了这话,不但不为怪,亦且去悲而生喜,乃指芙蓉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就料定他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也免不得伤感念。"

这样的一段长篇引文,其实就是要告诉大家,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抽到的芙蓉签绝对是曹雪芹设下的“障眼法”,真正的芙蓉花不是别人,就是晴雯。而且,曹雪芹之所以要设这个障眼法,是要在第七十八回告诉我们真正芙蓉花神是谁的同时,暗示我们,谁是总花神?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总花神,不是别人,就是林黛玉,我们的林妹妹呀!因为在《红楼梦》里唯一被赋予了神仙性质的现实女性就是林黛玉呀。不管是绛珠草还是潇湘妃子,都是神话人物呀。却原来,芙蓉花(晴雯)这个“影”要“射”的就是林黛玉呀,此所谓“晴为黛影”也。

关于晴雯为何是芙蓉花的话题,我会另外论述。但这里,要说的是,林黛玉为何会是花神呢?

第一,如果林黛玉是花神,那么之前曹雪芹关于林黛玉的所指的模糊性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总花神,掌管百花,当然可以幻化无形,所以,林黛玉才会一会是草,一会是竹,一会是芙蓉花了。

第二,如果林黛玉是花神,作为她管辖的百花之冠的牡丹也就是薛宝钗“陪饮一杯”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林黛玉是花神,那么,她在小说里的种种神秘之举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那些神秘之举呢?

1.第六十三回,众人抽签,唯独林黛玉是第二次掷骰子才抽到的签,其余人都是一次抽签成功,而林黛玉却是“矜持”了一会儿才出现的,而且出现的是“幻像”,是她的“影”,是暗指晴雯的芙蓉花。这符合花神的尊贵和不轻易露出真面目的特征。

2.第二十三回,林黛玉第一次葬花,为了便于分析,再引原文: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 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关于这段描写,我要提请大家注意林黛玉的形象是“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一个典型的葬花人的形象,但同时也是一个花的管理者的形象。而且,她提出的处理落花的办法最为妥当。请问,这不是花神该干的事情吗?

3.第二十七、二十八回,再次描写林黛玉葬花,而且写出了著名的《葬花词》: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 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

这几句,就是《葬花词》呀。到了“饯花之期”,又是林黛玉出面“饯花”,这还是花神该干的事儿。

4.林黛玉在《红楼梦》里有两篇著名的关于花的诗词,请注意,不是某种花,而是泛指的花的诗词,一篇就是《葬花词》,另一篇就是第四十五回写的《秋窗风雨夕》。由于原文太长,不宜再引,但大家可以去好好看看这两篇文章,都是关于花的悼文,都是对花的感叹,都是花的代言,不是某种具体的花,而是所有的花的代言。这再一次证明了林黛玉的百花代言人的身份。

5.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七十九回,林黛玉还帮助贾宝玉修改《芙蓉女儿诔》呢。这一点最为奇怪,如果林黛玉就是芙蓉花,怎么可能亲自修改自己的悼词?林黛玉亲自帮助贾宝玉修改悼文,恰恰说明林黛玉不是芙蓉花。而她帮助贾宝玉修改悼念晴雯的诔文,体现的正是她百花管理者花神的职责。

在实指的世界可以是花草的幻形不定,在实指的世界可以是百花的收葬人,在实指的世界可以是百花的管理者,是百花的代言人,不是花神是什么呢?

第四,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可以证明林黛玉就是花神。

林黛玉在神仙的世界里原本是一棵草,绛珠草。什么叫绛珠草?就是挂着红色的露珠的草,世界上哪有红色的露珠呢?这其实就是暗指女性的血泪的,因此,绛珠草其实就是挂着血泪的草。这本身就非常具有象征意义。

而大家还记得吗?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贾宝玉闻到的香味是“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的“群芳髓”,喝的茶是“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成的“千红一窟”,喝的酒是“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的“万艳同杯”。

这里要注意三点:

1.这里的百花,不仅包括花,也包括草木;

2.无论是群芳髓的精油也好,还是千红一窟的甘露也好,或者万艳同杯的汁,其实都是暗指的所有女性的“血泪“呀,这是曹雪芹要表现的悲剧女性(百花)的痛苦血泪。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落下的难道不是女性的血泪吗?这不就是绛珠草上所挂着的绛珠吗?

3.而林黛玉的前世绛珠草,本身就是来“还泪”的呀。这个还泪,可以理解为具象的与贾宝玉前世神瑛侍者的纠葛,也可以从象征上理解为女性为男性付出的泪水。

据此,可以认为,林黛玉的悲剧就是众女性的悲剧的精华,林黛玉就是从百花形象中抽象出来的花神的代表形象。

凡此种种,都使得我不由自主的要认为林黛玉压根儿就不是什么花,而是《红楼梦》里掌管百花、代表百花的花神!

而这,其实也是曹雪芹和贾宝玉的最为隐秘的心愿!

 

《红楼梦》之为啥说晴雯是芙蓉

谜底早已经揭了,在《红楼梦》里,晴雯就是芙蓉。现在只说说为什么。

首先,我想说的是,小说里关于晴雯是芙蓉的叙述,几乎是最长最集中的,之前每个人是什么花的叙述,十分精当,唯独关于晴雯是芙蓉花的叙述,端的是十分“繁琐”。

首先,是第七十八回,贾宝玉与小丫鬟的对话,说晴雯是芙蓉花神。关于这的一段,且不可被小丫鬟的所谓“胡诌”所蒙蔽,此乃曹雪芹的“障眼法”。一部《红楼梦》,都是“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那也是“胡诌”的了?

其次,是贾宝玉深信晴雯为芙蓉花神,故作长文《芙蓉女儿诔》纪念晴雯。

第三,是第七十九回,林黛玉亲自帮助贾宝玉修改纪念晴雯的《芙蓉女儿诔》,这说明林黛玉也认可晴雯就是芙蓉花神。林黛玉是谁?林黛玉可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一直没有揭开面纱的花神(见拙文《林黛玉究竟是什么花?》)。

第四,如此还不算,每每论及晴雯是芙蓉花神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语言:

1.第七十八回,小丫鬟说晴雯是芙蓉花神时,有这样的话语:

“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

好一个“见景生情”!

2.还是第七十八回,贾宝玉决定写《芙蓉女儿诔》纪念晴雯时,也有这样的语言:

“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

第五,至此,将晴雯指向芙蓉几乎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了。唯一的疑问在于:这里的芙蓉到底是指水芙蓉还是木芙蓉?

我以为,指的是水芙蓉,即莲花。为什么这样说呢?

1.所谓“园中池上芙蓉正开”以及“猛然见池上芙蓉”,所指应该就是池子里水中的芙蓉吧?而这就是水芙蓉莲花或者说荷花。我觉得无论如何不会是指长在池子旁边的木芙蓉吧?

2.也有朋友以为“恰好是八月时节”,水芙蓉莲花的花期已经过了,应该是指木芙蓉的开花期。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水芙蓉莲花的花期一般在六至九月,而木芙蓉的花期在八至十月,所以,就因为八月花开,不能认定这里的芙蓉就是木芙蓉。

3.小说里贾宝玉祭奠晴雯时有“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的话,认定这里的芙蓉所指不是莲花而是作为树的木芙蓉。木芙蓉做为高达2 -5米高的树生植物,自然有枝条,但是,其实长得十分茂盛的莲花也是有枝条的呀,也可以挂诔文的,所以,依然不能说明这里的芙蓉花是木芙蓉而不是水芙蓉。

第六,当然,我以为,晴雯是水芙蓉即莲花的证据,还有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曹雪芹一直在取“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精神在刻画晴雯。不是吗?

1.第五回,关于晴雯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个判词里有没有晴雯出身卑贱但却心性高洁不染从而招人怨恨的意思?有的吧。

2.晴雯作为贾母钦点的贾宝玉未来的妾,守身如玉,不与贾宝玉有染,她临死前那一段与贾宝玉的对话即是明证,比起偷偷与贾宝玉发生性关系的袭人、与贾宝玉调情的金钏、与贾宝玉洗澡的碧痕,是不是很有些“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范呢?

3.王夫人、王善保家的等人说晴雯是狐狸精勾引贾宝玉,是不是诬陷?

如此,曹雪芹将晴雯比作莲花也就包含了更加有力的反击和辩诬的意思,那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晴雯出身如何卑贱,她周围的环境如何污浊,但是,晴雯却是清白的,是不染的。

如此种种,晴雯不是莲花?不是水芙蓉?还能是什么呢?

而关于林黛玉,尽管高洁,但不存在“出淤泥而不染”的问题。因为她出身高贵,乃是列侯之后林如海和国公之后贾敏的女儿,虽然一生纯洁“不染”,但并没有“出淤泥”呀,所以,林黛玉肯定不会是水芙蓉。

至于木芙蓉,以其为2-5米高的树生植物的特征,高大壮硕,也与林黛玉的袅袅娜娜的气质相去甚远,所以林黛玉也不会是木芙蓉

 

《红楼梦》里的袭人是什么花

 

关于袭人是什么花的指向是异常清晰的。第六十三回:

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

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如此,第五回袭人判词中所谓的“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也就很清楚了,应该就是桃花。

这里的“武陵别景”,暗含有袭人在八十回以后离开贾府离开贾宝玉,虽然是“一床破席”,跟着蒋玉菡过着颠沛流离清贫的生活,但总算是逃离了是非之地,避免了灾祸,从此过上了远离尘世是非的生活。

所以,这“桃红又是一年春”也同样是暗示袭人离开贾府后开始了另外一种新生活,迎来了又一春的意思。和蒋玉菡在一起的日子虽然清贫,但蒋玉菡和袭人是恩爱的,所以,也是幸福的,这是关于袭人生命里的又一个春天。

而第一个春天,当然就是包括群芳开夜宴在内的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日子,以及得到王夫人肯定的日子。

所以,袭人判词里才会有“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感叹,袭人和贾宝玉是无缘的,和蒋玉菡却是有缘的,这是蒋玉菡的福气。

如此而已。

《红楼梦》里的龄官是什么花

龄官是什么花?我以为是蔷薇花。这样认为的依据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贾宝玉亲见龄官在蔷薇花架下划“蔷”字,点出了龄官因“蔷薇”而想起“贾蔷”,她在为和贾蔷的爱情不会有结果而伤心呢。请看:

     1.第三十回:

     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 果然架下那边有人。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 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 "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想毕,便要叫那女子, 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话未出口,幸

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 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 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 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 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 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

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 "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如果,龄官所划的每一个“蔷”字都是代表她心结的一朵小小的蔷薇花的话,那么,那“几千个'蔷’字”,不就是恰如蔷薇花架上那星星点点的成百上千的的龄官心中的“蔷薇花”吗?当然,这里,无论是蔷薇架上“正是花叶茂盛之际”的蔷薇花,还是地上几千个“蔷”字,或者龄官心里无数朵蔷薇,所指,都是龄官的真爱贾蔷了。但是,由此,我们也就可以认定龄官就是那美丽的蔷薇花了。她是为贾蔷开放的。

2.第三十六回:

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 蔷"字那一个。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遂出来。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 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自己站不住,也抽身走了。贾蔷一心都在龄官身上,也不顾送,倒是别的女孩子送了出来。

第二点,龄官的生死恰如美丽而不起眼的蔷薇花,没有人在意。

关于龄官之死,我曾经撰文《红楼梦之龄官为何死得悄无声息?》论述,在我看来,《红楼梦》后来没写龄官之死,其实是曹雪芹有意为之,取的就是蔷薇花的美丽和微不足道的意味。龄官的爱情也好,生命也好,就如尘埃一般轻微,就蔷薇花一般美丽而不为人注意,这是龄官和蔷薇花最为契合的地方。

如此种种,龄官,当为蔷薇花无疑。

 

《红楼梦》之贾元春是什么花

 

贾元春是《红楼梦》里出场不多,但却极其重要的人物,因为,她是贾府的真正的实力靠山。因为她,贾府成了国戚,贾政成了国丈,贾珍、贾琏和贾宝玉都成了国舅爷。

那么,贾元春是什么花呢?

第五回,看她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之前,我已经在拙文《揭秘《红楼梦》中贾元春之死真相》说过,“榴花开处照宫闱”这一句,其实是暗示着贾元春在皇宫中曾经怀孕的事实,因为石榴因其多籽而被誉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而由此,贾元春是什么花已经不言自明了,不错,贾元春就是石榴花。

其实,关于贾元春是石榴花的暗示,非止一端。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和翠缕谈论阴阳两性之理论,起头的就是贾府那株夺目的石榴:

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 这也难为他长。"史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

可别小看这两句对话,它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贾元春的得势以及即将怀孕,呼应的就是判词里的“榴花开处照宫闱”。

而关于之后由此引起的史湘云与翠缕谈论阴阳两性之事,实际就是在强化和延伸贾元春即将怀孕的隐义(见拙文《史湘云和翠缕阴阳论的高妙之处》)。

试问,贵为贵妃的贾元春都可以是石榴花,李纨为啥就不可以是稻花?贾探春就不可以是美人蕉?香菱就不可以是菱花呢?非要那些所谓的名花才配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曹雪芹的眼中,只要是美丽的,什么花都可以。

 

《红楼梦》之贾迎春是什么花

 

关于贾迎春是什么花,小说里的暗示几乎没有。但是,几乎没有,不等于没有。还真有。

第五回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请注意“金闺花柳质”,这里是用花柳来比喻贾迎春的。

紧接着,在十二支红楼曲中,曹雪芹进一步强化着这种暗喻关系: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这里的“侯门艳质同蒲柳”和判词里的“金闺花柳质”几乎是异曲同工。而我们还必须注意一个“质”,就是本质的意思,这就点明了杨柳与贾迎春的“同质”的关系。

因此,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贾迎春就是柳絮,柔弱无靠、漫无所依、随风飘零的杨柳之花柳絮也。

仔细想想,把贾迎春比喻为柳絮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贾迎春一生软弱无靠,父亲贾赦靠不住,母亲早亡靠不住,同父异母的哥哥贾琏靠不住,嫂子王熙凤也靠不住,嫁个丈夫是中山狼也靠不住;

第二,和凶残的中山狼比起来,贾迎春柔弱轻贱如柳絮;

第三,贾迎春的生存方式,和柳絮极为相似,无依无靠无所寄托。

所以,贾迎春,贾府的二小姐,就是那柔弱无靠、漫无所依的、漫天飘零的柳絮呀。

可叹,可怜!

 

《红楼梦》之贾惜春是什么花

 

《红楼梦》里关于贾惜春是什么花的描写,不留心,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好在,也不是无迹可寻。第五回,关于贾惜春的红楼梦曲: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里面,就有贾惜春是什么花的重要提示。那就是“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所谓的“西方宝树唤婆娑”,即婆娑树,佛教里还有个名字就叫“菩提树”,而现实里又叫“婆罗树”。

婆罗树又称菩提树,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佛)的。

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一般树高 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

我们知道,贾惜春是在看到三位姐姐元春、迎春、探春的遭遇以及贾府的衰落之后勘破世事决定出家的。这从佛家的角度来说就是佛缘,是顿悟,是可以脱离苦海回头是岸,修得长生不老的。

所以,在《红楼梦》里,没有谁可以比贾惜春更当得起婆罗花的身份,而那看不见的“隐花果”,其实就是佛教中虚拟的“长生果”呀。它预示着贾惜春经过顿悟和苦修,终于修成正果。

所以,贾惜春就是婆罗花无疑。

 

王熙凤到底是什么花

 

说实话,王熙凤是什么花?真的很费思量啊。贾母曾戏称王熙凤是“凤辣子”,可是,我以为这是开玩笑的,当真不得。

那么,王熙凤到底是什么花呢?

来看第五回的判词:

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里,不管是画的鸟——“雌凤”,还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明确的指称王熙凤是“人中凤凰”。

当然,强化这一指称的还有她的名字:王熙凤,以及她的面貌特征:一双丹凤三角眼,以及衣着: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这样一来,我倒觉得,顺着这个思路,是可以推演出王熙凤是什么花来的。

百花之中,就有一种花叫“凤凰花”。

凤凰木植株高大,可达 20公尺以上。性喜高温、多日的环境,必须在阳光充足处方能繁茂生长。花大呈红色,连花萼内侧都呈血红色,四瓣伸展约8公分长,第五瓣直立稍大及有黄及白的斑点,雄蕊红色,花萼腹面深红色,背面绿色。花序为总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花萼和花瓣皆5片,聚生成簇。

凤凰木因鲜红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被誉为世界上色彩最鲜艳的树木之一。由于树冠横展而下垂,浓密阔大而招风,在热带地区担任遮荫树的角色。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原产地马达加斯加及世界各热带地方。

从凤凰花的特征来看,我以为和王熙凤还是颇为吻合的:

第一,凤凰花最大特点就是色彩鲜艳夺目。这一点和王熙凤的气场十分相似。第二回,王熙凤的出场,就给人绚烂夺目的感觉: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般的鲜艳夺目、气势张扬,不就是一簇怒放的凤凰花吗?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特借用红迷石头兄提供的一副凤凰花的图片给大家欣赏:

王熙凤到底是什么花?

     是不是和王熙凤的气场十分吻合呀?

第二,凤凰花虽然美丽异常,却是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角色。大家注意,凤凰木“由于树冠横展而下垂,浓密阔大而招风,在热带地区担任遮荫树的角色。”难道,作为荣国府管家的凤姐不是一棵大树在庇护着贾府吗?她因为操劳过度而小产而失去一个成形的男孩,而得血崩之症,而失去丈夫贾琏的疼爱,最后被贾府被贾琏无情的抛弃。她对贾母的照顾,对贾宝玉和众姐妹的照顾,对贾府的照顾,这难道不是一种牺牲和奉献吗?

第三,还有凤凰树“树大招风”的特点也与王熙凤过于张扬而招人嫉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以此论之,曹雪芹虽然在小说中没有明确的说王熙凤是凤凰花,但通过对她的凤凰的特征的强化以及与凤凰花的高度吻合,可以认为,王熙凤就是一株美丽鲜艳而有担当的凤凰花呀。

 

《红楼梦》之巧姐是什么花

 

巧姐是什么花?别说,还真的难坏了我。

       转机是从下面这一段话来的。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临别,和王熙凤说起巧姐:

    刘姥姥听说, 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这里,首先要弄明白王熙凤为何会说巧姐生于七月初七日子不好?

因为,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1.七月初七所指是织女,织女是辛勤劳作的女性的化身,巧姐生于此日,寓意其一生操劳,不好。其实从判词来看,巧姐后来沦落乡村以纺织为生,正应了此劫;

2.七月初七还是结为夫妻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其实寓意的是夫妻的分离,也不好。

其次,刘姥姥以“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之法,为其取名巧姐,其实应证的就是巧姐生于七月初七确实有这两层意思的呀。

如果,将巧姐生于七月初七所蕴含的含义对应巧姐的判词,就会发现,巧姐其实还是没能逃脱这些宿命。

第一,她虽然为刘姥姥搭救,没被拐卖,但却流落乡村,成为一名纺织女;

第二,巧姐其实终生未婚,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见拙文《《红楼梦》中巧姐是怎样的结局?》)。

因此,巧姐究竟是什么花?就得从这上面来考虑。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其实代表的就是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和牵挂呀。而正好有一种花,叫牵牛花。这是一种开放于田间地头的平凡而美丽的小花,可是,它却是最契合于巧姐生于七月初七的命运。

其一,牵牛花非常平凡,开放于田间地头,恰与巧姐流落于乡村的命运吻合;

其二,牵牛花有个俗名叫“勤娘子,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这也预示着巧姐的一生,必须勤勤恳恳的以纺织为生了;

其三,牵牛花之俗名所谓“勤娘子”,暗指的就是织女,因其对于牛郎的牵挂而得名“牵牛花”的。这样,巧姐生于七月初七就与织女的纺织为生、一生孤苦的命运进而与象征织女的牵牛花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曹雪芹着重强调巧姐的生于七月初七,固然要突出巧姐人生命运变换之巧(从被拐到被救),但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巧姐的命运其实根本没有改变,她就只能像织女一样终生以纺织为生、终生孤苦,像牵牛花一样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生活。

所以,巧姐,当为牵牛花。

 

再论《红楼梦》里史湘云是啥花

 

我承认,读《红楼梦》,行进在曹雪芹所营造的叙事氛围,要不上当,很难。真的很难。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第六十三回“寿怡红公群芳开夜宴”里大家抽到的花签,或点题(直指本人如宝钗、袭人、麝月),或点引(由此人引向别人如探春、李纨、黛玉),但是,我依然犯错,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在史湘云的问题上出现了重大疏忽,我忽略了一点。那一点?还是先看原文: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 都笑了。

不错,正如我在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海棠花?》里分析的那样,此签指向第六十二回史湘云醉卧花间的事实,但是,我也忽略了林黛玉的点醒了,那就是:时间不对。史湘云醉卧花间,那是午后,是大白天,可这里,却是指的“夜深”,是深夜了。不信,来看原文: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来纳凉避静的,不觉的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弱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愧。

     而顺着林黛玉的这个点醒,我们会发现,不对的地方还很多:

     第一,时间不对,一个是白天一个是深夜;

     第二,地点不对,史湘云是睡在石头上,而夜深之后呢?多半是睡在卧室的床上吧?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曹雪芹点引法所谓的“引”;

     第三,花也不对。史湘云抽的海棠签,那么这里所谓的“香梦沉酣”和“只恐夜深花睡去”都该是指的海棠花,但是,史湘云醉眠的分明是芍药花呀,这又是曹雪芹点引法的另一“引”。

由此,我突然醒悟过来,史湘云并不是所谓的海棠花,而是芍药花。

芍药名称的由来,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药为草本,故又称为草芍药(崔豹《古今注》)。它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名医别录》)。古时人们于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离草(《古今注》)。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

以芍药的特征来看,也是与史湘云的特征吻合的。

1.史湘云的美十分大气,恰与芍药相当;

2.史湘云和丈夫卫若兰,度过了美好短暂的时光,最后卫若兰死去,生离死别矣;

3.看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不仅有总花神林黛玉(见拙文《林黛玉究竟是什么花?》),有群芳之冠薛宝钗(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还有花中的宰相史湘云呐。

    据此,我不得不更正我的观点,史湘云其实是美丽大气的芍药花。

    至于,史湘云抽到的海棠签指向谁?我们明天再说吧。
   《红楼梦》之秦可卿是什么花
 

其实我在《再论《红楼梦》里史湘云是啥花?》里已经留下伏笔。既然史湘云不是海棠花,而是芍药花。那么,海棠花又是谁呢?或者说,在第六十三回,史湘云抽的海棠签表面“明点”的是史湘云,但却“暗引”的是谁呢?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史湘云抽到的海棠签的所谓“香梦沉酣"和“只恐夜深花睡去”,有两个关键处:

1.这里的“香梦沉酣”是指海棠花;

2.这里的“香梦沉酣”是在“夜深”之时,不是白天。

那么,《红楼梦》里有没有符合这两点的描写的地方呢?

还真有。

第五回,贾宝玉去秦可卿卧室里午休的时候有这样的描写: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不难看出来,第一,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是有典故的,《明皇杂录》曾记载杨贵妃宿醉,至卯时,也就是早上5点到7点仍然不醒。唐明皇开玩笑说“岂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

第二,秦观的对联就是“夜深”之时海棠“香梦沉酣”的情状;

第三,很显然,这呼应了第六十三回林黛玉开的玩笑:"'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这里的“香梦沉酣”不是史湘云在石头上的“香梦沉酣”,而是在卧室床上的“香梦沉酣”;不是史湘云的大白天的“香梦沉酣”,而是夜里的“香梦沉酣”。

如此看来,第五回对于秦可卿卧室里《海棠春睡图》及其对联的描写,倒是与第六十三回史湘云所抽的海棠签高度呼应也高度吻合了:

1.所指皆为海棠,花没错;

2.时间为深夜春睡,时间对;

3.地点为卧床,而非石头上,地点也对。

这下,第六十三回史湘云所抽海棠花签所“点引”的是第五回的秦可卿也就非常清晰和对应了。于是,答案也就呼之欲出,所谓的海棠花者,不是别人,正是秦可卿也。

来看海棠花:

海棠花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 5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平原和山地。为落叶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光滑。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略为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平钝齿,表面深绿色而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基部有两个披针形托叶。花5-7朵簇生,伞形总状花序,未开时红色,开后渐变为粉红色,多为半重瓣,少有单瓣花。梨果球形,黄绿色,素有国艳”之誉。

海棠花之美,竟然有“国艳”之称。这也与秦可卿是非常吻合的。秦可卿字兼美,就是指她综合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之美,所谓“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因此,《红楼梦》女子中第一美人,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宝钗,而是秦可卿。因为,秦可卿是素有“国艳”之称的海棠花,是百花之中最好看最美丽的花朵。

而也正因为有着这样惊世骇俗的美貌,也才引得她的公公贾珍不顾一切的占有之、蹂躏之,干下“爬灰”的勾当来!

所以,还有一点,有唐明皇和杨贵妃典故的《海棠春睡图》其实还暗喻着贾珍对秦可卿的霸占,所谓的杨贵妃其实是唐明皇儿子寿王的妃子,后来被唐明皇抢过来的,这其间与贾珍和秦可卿的暗示关系,就不用再考证了吧?

    总之,这些惊人的巧合都暗指,秦可卿就是海棠花,不会错的。
 
   《红楼梦》那些花儿
 

时至今日,我想,关于《红楼梦》里的那些女性角色与花的对应关系的话题,可以暂告一段落。我知道,时下吸引眼球的是大胸呀、美腿呀、婚变呐、性爱啊、凶杀呀、吸毒呀什么的,我的这些“花语”是不入流的,没人理的。甚至一些红学朋友也认为,把小说中的女性与花对应起来,并不妥当。但是,我依然坚持下来了。事实证明,小说中的主要女性,曹雪芹还是把她们与相应的花对应起来的,而且整个对应过程,可以说就是一次有趣的猜谜过程,有的很直白,一目了然;有的很隐晦,需要细细思量;有的很曲折,很容易就张冠李戴。不过,曹雪芹把整个“猜谜”的过程留给了真正细心、耐心和用心的人了,那种乐趣,也是非一般只关注大胸和大腿以及暴力凶杀之辈可以领略的。

好了,闲话少说。我以为到这里,可以大略的梳理一下《红楼梦》里的那些美丽可爱可悲可叹的花儿了。就依照金陵十二钗的顺序吧。

一、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

1.林黛玉——花神,掌管百花(参见拙文《林黛玉究竟是什么花?》、《林黛玉是芙蓉花吗?》);

2.薛宝钗——牡丹,群芳之冠(参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牡丹花?》);

3.贾元春——石榴花(参见拙文《《红楼梦》之贾元春是什么花?》);

4.贾探春——美人蕉(参见拙文《《红楼梦》之贾探春是什么花?》、《红楼梦之贾探春为啥不是杏花?》);

5.史湘云——芍药花,花中宰相(参见拙文《再论《红楼梦》里史湘云是啥花?》);

6.妙玉——梅花(参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红梅花?》);

7.贾迎春——柳絮(参见拙文《《红楼梦》之贾迎春是什么花?》);

8.贾惜春——婆罗花(参见拙文《《红楼梦》之贾惜春是什么花?》);

9.王熙凤——凤凰花(参见拙文《王熙凤到底是什么花?》);

10.巧姐儿——牵牛花(参见拙文《《红楼梦》之巧姐是什么花?》);

11.李纨——稻花(参见拙文《《红楼梦》之李纨是什么花?》);

12.秦可卿——海棠花(参见拙文《《红楼梦》之秦可卿是什么花?》)。

二、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

香菱——菱角花(参见拙文《《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什么花?》)。

三、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人物

1.晴雯——水芙蓉(即莲花)(参见拙文《《红楼梦》之为啥说晴雯是芙蓉?》);

2.袭人——桃花(参见拙文《《红楼梦》里的袭人是什么花?》)。

四、其他人物

1.邢岫烟——杏花(参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杏花?》);

2.龄官——蔷薇花(参见拙文《《红楼梦》里的龄官是什么花?》);

3.麝月——荼蘼花(参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荼蘼花?》);

4.金钏——水仙花(参见拙文《谁是《红楼梦》里的水仙花?》);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如此。还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红楼梦》由于只存在前八十回,从前八十回看,不是所有女性都有花对应,但上述这些主要女性是有的;至于八十回以后有没有?应该有,可惜已经散失,不存在或者说见不到的东西,能说什么呢?

    第二,我的研究也不一定就准确,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修改完善,比如史湘云。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还会发现新的花。那对于我来说,不是难堪的事情,而是莫大的快乐。

   贾宝玉为啥要埋夫妻穗和并蒂菱

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有一段非常有意味的情节,琢磨了半天,才琢磨出点味来。

香菱和芳官、蕊官、藕官、豆官、小螺等人斗草,因为拿了支“夫妻穗”,遭到众人的讥笑,扭打之中弄湿了裙子。刚好宝玉也准备加入,手里拿着的是并蒂菱。这时,二人有一番对话:

香菱便说:"我有一枝夫妻蕙,他们不知道,反说我诌,因此闹起来,把我的新裙子也脏了。"宝玉笑道:"你有夫妻蕙, 我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口内说,手内却真个拈着一枝并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内。香菱道:"什么夫妻不夫妻,并蒂不并蒂,你瞧瞧这裙子。"

这一段话,实在值得好好玩味。我觉得,是和第六十三回香菱抽到的并蒂花签以及“连理枝头花正开”相对应的。当然,这里的“夫妻穗”所指,并不是豆官她们开玩笑说的“你汉子去了大半年,你想夫妻了?便扯上蕙也有夫妻,好不害羞”那样是指香菱想薛蟠,而是在暗中指八十回以后香菱和贾宝玉的一段姻缘。

关于香菱和贾宝玉在八十回以后的一段纠葛,我之前以及在多篇文章中说过(参见《红楼梦中香菱之命运究竟如何?》、《贾宝玉薛宝钗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谁是《红楼梦》最苦命的女子?》),第八十回,香菱受夏金桂陷害,遭到薛蟠毒打,险些被薛姨妈卖掉,是薛宝钗把香菱保了下来:

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 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

这段话,有两句“断绝”薛蟠,有三句“跟随”薛宝钗,事实上已经解除了薛蟠和香菱夫妾的关系,并重新确定了薛宝钗和香菱主仆的关系。这在古代,对于一个可以买卖的妾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香菱与薛蟠并无生育。

因此,据我分析,八十回以后,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是带了香菱和莺儿过去作为配房的。那时,晴雯已死,林黛玉已死,袭人已走,秋纹碧痕已遣散,贾宝玉房里只留有麝月服侍,香菱和莺儿跟着薛宝钗过来,于是,构成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为夫妻,而香菱、麝月和莺儿陪侍的局面。

又因贾宝玉始终对林黛玉念念不忘,而香菱又是颇有秦可卿“品格”之人,而所谓的秦可卿的“品格”就是“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所以,贾宝玉在香菱身上,总能看到林黛玉的影子,于是把对林黛玉的一腔思念之情,情不自禁的全部寄托在了香菱身上了,直至“悬崖撒手出而为僧”。这就是贾宝玉和香菱的情感和姻缘纠葛,不一定有“性”,但一定有警幻仙姑所说的“意淫”。

我理解,这就是曹雪芹在第六十二回做这样描写的初衷,他其实是在为八十回以后贾宝玉和香菱的相处做“草绳灰线绵延千里”的铺垫。也因此,紧接着,才会有贾宝玉体贴的让袭人为香菱换裙子,并做如是想:

香菱想了一想有理,便点头笑道: "就是这样罢了,别辜负了你的心。我等着你,千万叫他亲自送来才好。"宝玉听了,喜欢非常,答应了忙忙的回来。一壁里低头心下暗算:"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 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

而当香菱答应换上袭人的裙子时,贾宝玉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之外的举动:

香菱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 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

这一“埋”,埋下的是贾宝玉对香菱的怜爱,埋下的是贾宝玉与香菱的缘分,更埋下了八十回以后贾宝玉和香菱相伴的“伏笔”。这下,我理解贾宝玉为啥要埋下自己的并蒂菱和香菱的夫妻穗了,这是一种多么微妙多么可爱多么纯真的情愫呢?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香菱此时对于贾宝玉情不自禁的暧昧了,不是吗?那个女孩的心里不希望被好好的对待?薛蟠是那号温存的人吗?所以,面对贾宝玉的体贴和关怀,香菱是感动的。所以,才会:

香菱拉他(指贾宝玉)的手,笑道: "这又叫做什么?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你瞧瞧,你这手弄的泥乌苔滑的,还不快洗去。"

香菱的笑,香菱的拉着宝玉的手,香菱说的“使人肉麻”,真的在一瞬间很暧昧了呀。

还有呢:

二人已走远了数步,香菱复转身回来叫住宝玉。宝玉不知有何话,扎着两只泥手,笑嘻嘻的转来问: "什么?"香菱只顾笑。因那边他的小丫头臻儿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

这一连串的的动作,欲言又止,“只顾笑”,以及细心的嘱托,谁能说,香菱,这个苦命的女孩在那一瞬间不是充满着幸福的感觉呢?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可是,这一瞬间,足以感动世界了。

    这时,我恍然明白,第六十二回标题的其中一句为什么叫“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了,那种含蓄的暧昧,已经要浓得化不开了呀。

   妙玉为啥送贾宝玉生日贺卡

我曾经写文章说过(参见拙文《贾宝玉和妙玉到底是什么关系?》),妙玉和贾宝玉有一段隐秘的精神恋爱史,纯柏拉图式的。今天,读到第六十三回,妙玉因为贾宝玉生日,派人送过来的字帖,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很时兴的生日贺卡,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古代,都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呀。

而且,这件事本身就很不平常。大家想想,妙玉可是“带发修行”的尼姑,不问尘事的。可是,这个小姑娘却记得一个男孩的生日,这说明什么?说明很上心呐。

不妨再把妙玉对贾宝玉的种种不平常行径回顾一下:

第一,把自己平常喝的茶盅给贾宝玉用。

这也很值得玩味。一个有洁癖的女孩子把自己的杯子给一个男孩子喝,一般这个男孩必是女孩非常亲密的人。我们已经在电影里见惯了两个纯情的男女或者轻浮的男女,其中男子总是饶有意味的把女孩子喝过的茶杯拿来喝,把唇印对上,这是用情或者说调情的典型方式。还有,薛宝钗和林黛玉和妙玉是挚友相知,是闺蜜,按常理,妙玉也应该把自己用的杯子给这两位喝呀?可是不是这样的。妙玉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用新杯子,给贾宝玉用自己的常用杯子。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第二,妙玉的梅花只有贾宝玉才要得来。

大雪天,妙玉翠栊庵的梅花开了,李纨喜欢,大家喜欢,都知道跟妙玉要不来,都知道只有贾宝玉要得来,所以,派贾宝玉去要。结果,贾宝玉要来了。这已经可以看出妙玉对贾宝玉的不同来了。而且,因为那起诗社咏梅花大家开心,妙玉知道后,索性送每人一枝梅花,彻底卖贾宝玉的面子,成全贾宝玉。

第三,居然送贾宝玉生日贺卡。

这个,正在说呢。

那么,贾宝玉是如何反应的呢?

第一,喝茶的时候误解了妙玉,被妙玉抢白,讽刺为蠢物和牛马却心甘情愿毫不生气,而且:

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 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 "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知妙玉者,宝玉也。

第二,要梅花,贾宝玉自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这精神可没白费。他要来的梅花,那是何等的漂亮,我想,应该是最漂亮的一枝了吧?

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 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而且,为了回报贾宝玉的“费精神”,妙玉索性每人又额外送了一枝呢。

懂妙玉者,宝玉也。

第三,接到妙玉的生日贺卡,如此重视如此思量,必得“槛内人”称谓方回,而且亲自送去,也不亲见,塞进门缝里了事,内心的重视与行为散漫,端的非常。

解妙玉者,宝玉也。

第四,而更甚者,因为妙玉和邢岫烟的渊源,贾宝玉眼中的邢岫烟,竟然也“超然如野鹤闲云, 原来有本而来。”这表面是在说邢岫烟,其实是在说妙玉呀。原来,贾宝玉眼中的妙玉,本不是凡人,而是世外高人!

羡妙玉者,宝玉也。

    所以,妙玉居然对贾宝玉怦然心动,妙玉居然记得贾宝玉的生日,妙玉居然送贾宝玉生日贺卡,也就不足为奇了

   贾宝玉为何把秦钟捉奸在床

我知道,这个标题够狠。也知道,可以吸引眼球。但我的初衷,却是要为贾宝玉辩护。记得曾经有朋友斥责贾宝玉不是东西。自己和袭人做那事可以,却偏偏对秦钟和茗烟下黑手,坏人家好事。所以,想来谈谈贾宝玉为何要坏人家好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今天先说贾宝玉为何要坏秦钟的好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秦钟和智能儿是真心相爱的。

这个,我曾经有文章写过(参见拙文《红楼梦中秦钟和智能儿的小爱情》)。秦钟在临死的时候还“惦记着智能儿尚无下落,”,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真爱。而智能儿呢,一个小尼姑,居然敢于跑去秦家探视生病的秦钟,而且,明明白白说了“你要怎么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好呢。”她是真心想和秦钟长相厮守呀。

明确这一点,十分关键。

其次,我们要看到,秦钟并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对智能儿的爱情。请看原文:

且说那秦钟宝玉二人正在殿上玩耍,因见智能儿过来,宝玉笑道:“能儿来了。”秦钟说:“理他作什么?”宝玉笑道:“你别弄鬼儿!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作什么呢?这会子还哄我!”秦钟笑道:“这可是没有的话。”宝玉道:“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他倒碗茶来我喝,就撂过手。”秦钟道:“这又奇了,你叫他倒去,还怕他不倒?何用我说呢!”宝玉道:“我叫他倒的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他倒的是有情意的。”秦钟没法,只得说道:“能儿倒碗茶来。”那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常和宝玉秦钟玩笑,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那秦钟也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智能走去倒了茶来。秦钟笑说:“给我。”宝玉又叫:“给我。”智能儿抿着嘴儿笑道:“一碗茶也争,难道我手上有蜜!”宝玉先抢着了,喝着,方要问话,只见智善来叫智能去摆果碟子,一时来请他两个去吃果茶。他两个那里吃这些东西?略坐坐仍出来玩耍。

秦钟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对智能儿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一来智能儿是尼姑,和尼姑谈恋爱在当时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二来秦家对秦钟寄予厚望,是万万不会同意的;三来秦钟尚小并不能自立。

但是,贾宝玉可不管那么多,他赞成好友秦钟和智能儿的爱情,他希望秦钟勇敢的承担下这份感情,就如他勇敢的承担下对林黛玉的那份感情一样,所以,我们看到,贾宝玉时时处处在刺激秦钟,逼迫他承认这份感情。这相当于一个好朋友对另一个好朋友说,哥们,你是爱她的,就承认吧!

第三,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才会发生所谓的贾宝玉把暗中偷情的秦钟和智能儿拿个正着的事情,也就是所谓捉奸在床。请看:

谁想秦钟趁黑晚无人,来寻智能儿。刚到后头房里,只见智能儿独在那儿洗茶碗,秦钟便搂着亲嘴。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是做什么!”就要叫唤。秦钟道:“好妹妹,我要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我就死在这里。”智能儿道:“你要怎么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好呢。”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解不得近渴’。”说着一口吹了灯,满屋里漆黑,将智能儿抱到炕上。那智能儿百般的扎挣不起来,又不好嚷,不知怎么样就把中衣儿解下来了。这里刚才入港,说时迟,那时快,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的魂飞魄散。只听“嗤”的一笑,这才知是宝玉。秦钟连忙起来抱怨道:“这算什么?”宝玉道:“你倒不依?咱们就嚷出来。”羞的智能儿趁暗中跑了。宝玉拉着秦钟出来道:“你可还强嘴不强?”秦钟笑道:“好哥哥,你只别嚷,你要怎么着都使的。

其实,仔细分析贾宝玉坏秦钟好事的情节,当可以看到,贾宝玉无非就是要秦钟承认对智能儿的感情罢了。而且,仔细想想,秦钟对智能儿干的,虽然情谊是真的,但未必是什么好事。经过这种强迫,秦钟承认了这份感情,这样对秦钟好,对智能儿更好。就这样,秦钟和智能儿的感情总算是在朋友之间正式的公开和明确下来了,所谓“又兼秦钟恋着智能儿,调唆宝玉求凤姐再住一天。

当然,贾宝玉作为一个公子哥儿,我们不能要求他有多高的觉悟,但是,我觉得他之所以要坏一下秦钟的好事,却是珍惜女孩和重情的本性使然,无非就是要迫使秦钟和智能儿的感情成其为爱情,而不是偷情罢了。虽然有点过,但这不过是朋友之间一个善意的玩笑而已。

这样的捉奸在床,我以为本也无可厚非。

 

贾宝玉为啥将茗烟捉奸在床

 

说实话,所谓秦钟的“奸情”和茗烟的“奸情”是不一样的。怎么说呢?

秦钟是真爱智能儿,至死还在牵念(参见拙文《贾宝玉为何要把秦钟捉奸在床?》、《红楼梦中秦钟和智能儿的小爱》)。而茗烟不是,茗烟对那个女孩,很可能就是玩玩。证据有两点:

其一,茗烟居然连那个女孩多大岁数都没搞清楚,就把人家搞上床了,难怪贾宝玉会说:“连他的岁数也不问问,别的自然越发不知了。可见他白认得你了。可怜,可怜!

其二,根据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以及其奴仆的地位可知,茗烟在贾府的小厮里面,也是很有势力的,是“实力派”,这在第九回就有所透露,所谓“茗烟乃是宝玉第一个得用的,且又年轻不谙世事”以及“这茗烟无故就要欺压人的”。

所以,据此两点判断,这茗烟玩弄女性的嫌疑非常之大,和秦钟对智能儿的真心爱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贾宝玉在对秦钟和茗烟的捉奸方式上是大大的不同的。对秦钟,只是进去轻轻的按住,只是开个玩笑。对茗烟则不同了,是这样的:

刚到窗前,闻得房内有呻吟之韵。宝玉倒唬了一跳:敢是美人活了不成?乃乍着胆子,舔破窗纸,向内一看----那轴美人却不曾活,却是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 也干那警幻所训之事。宝玉禁不住大叫:"了不得!"一脚踹进门去,将那两个唬开了,抖衣而颤。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贾宝玉不仅捉奸的方式极为粗暴,是“一脚踹进门去”,而且大喊“了不得!”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大家也许还记得,贾府是有德之家,素来注重门风名望,家教很严,是不允许奴仆丫鬟之间乱来,甚至不允许年轻未婚的主子小姐乱来的,这是在小说多处有明确表示的。为什么要查抄大观园?不就是因为怕丫鬟们把贾宝玉给勾引坏了吗?为什么傻大姐捡了个绣着春宫图的香囊就成了邢夫人质问王夫人、王夫人训斥王熙凤的证据?为什么袭人和贾宝玉干那事生怕别人知道?就是怕这些苟且行为扰乱了家庭秩序,败坏了贾府的名声呀。所以,茗烟的苟且行为绝对是很严重的;

第二,贾宝玉是茗烟的主子,自然负有管教责任,所以,贾宝玉义不容辞,要杜绝这种行为,因为他懂得并且有维护贾府声誉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贾宝玉的捉奸,其实是挽救了那个女孩。大家想,那个女孩也不过就是个不入流的小丫鬟,即便被茗烟上了,敢拿茗烟怎么样?茗烟在贾府的小厮里可是小霸王级的人物呀,所以贾宝玉其实是在保护那个小丫鬟。请看,贾宝玉对女孩没有责备,只有保护:

宝玉跺脚道:"还不快跑!"一语提醒了那丫头,飞也似去了。宝玉又赶出去,叫道:"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急的茗烟在后叫:"祖宗,这是分明告诉人了!"

第四,贾宝玉其实也是在保护他的心腹小厮茗烟。贾宝玉进去,第一句话就是“青天白日,这是怎么说。珍大爷知道,你是死是活?”茗烟上的丫鬟,其实是东府贾珍那里的,这样的事情如果被贾珍拿住,茗烟确实很惨;

第五,当然,更重要的,贾宝玉还是要教育茗烟,要真心对一个女孩,不要玩弄女性。那句“连他的岁数也不问问,别的自然越发不知了。可见他白认得你了”就是一种点醒和谴责。

如此看来,贾宝玉对茗烟捉奸在床,更多是保护和教育,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善良的本性,根本无可指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