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眼灯”未必能护眼

 天高海阔 2013-05-03
护眼灯”未必能护眼 

2007-09-07
 
  你知道现在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吗?近年来,近视低龄化已成了一个普遍事实。中小学生近视人数不断增加,愁坏了许多家长。因此,不少商家抓住家长这一心理,纷纷打着“有效预防近视”的概念,推出一款款所谓的“护眼灯”。又是新学期伊始,家长们购买护眼灯的热情日益高涨,很多家长愿意为价格不菲的护眼灯“埋单”。然而,
市场上的护眼灯真有护眼功效吗?护眼灯真能有效预防近视吗?

  质疑 护眼灯反让孩子视力下降

  近日,南昌市民杨女士称,今年上半年, 她买了一款护眼灯,因为其宣称是“能有效预防近视”,爱子心切的她花169元钱为正面临中考的儿子买了一盏。孰料,她花“大价”并没有“买”来好结果,几个月后,儿子却总称眼睛不舒服,而且视力也大不如从前。经过验光,儿子的近视加深了。

  杨女士说,后来听专业人士介绍,护眼灯宣称能预防近视,只是提高了频闪频率,让人眼感觉不到光线的闪动,在产生高频率的同时,灯管会产生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对此杨女士很担心“护眼灯既然不能预防近视,还会加重近视,其宣传的‘有效预防近视’不是骗人吗?”

  灯具市场中大部分商家都在大肆宣传护眼灯预防近视的功效。

  不少灯具店商家均把护眼灯摆放在店铺抢眼位置。普通型、带氧吧型、卡通型……让人眼花缭乱。在一家名为“新星灯饰”的店里,“上海良亮灯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良亮”牌护眼灯,被店员说得“天花乱坠”。但是,该产品的执行标准是GB7000.1-2002(《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

  据了解,护眼灯价格相差很大。价格低廉的护眼灯做工粗糙,价格较高的外观精致,光线更加明亮,并称带有无噪音、氧吧等功能,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多个品牌护眼灯的外包装标注的执行标准,好几种为GB7000.11-1999(《可移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

  在某超市,“深圳市健之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孩视宝”护眼灯,在其外包装上也写着能够预防近视的宣传语,而且,还写着“要想视力好,快用孩视宝”等明显误导消费者的语句。但是,“孩视宝”的产品执行标准分别是GB7000.1-2000、GB7000.11-1999、GB17743-1999。

  虽然很多护眼灯都声称“自然光”、“无辐射”、“能够有效保护视力”,但是在产品包装里面,没有任何部门出具的能够证明护眼灯“自然光”、“无辐射”、“能够保护视力”的检测报告。

  调查 执行普通灯具标准

  护眼灯属于哪类产品呢?江西省家电维修协会徐秘书长表示,护眼灯是灯具产品中的一种,属于家电类。灯具的生产,是必须符合国家电工电器产品安全认证的“3C”。像护眼灯宣传可以预防近视,改善视力的话,就涉及到产品功效,必须要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在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后才能这样宣传。否则,就是夸大产品功效,欺骗消费者。

  同时,徐秘书长表示,护眼灯属于功能型灯具,在产品说明中起码应该标明其护眼原理,国家权威机构的相关检测报告或者临床实验的效果等。

  家电维修协会 护眼灯具需检测报告

  护眼灯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同样是生产护眼灯的厂家,所执行的产品标准却各不相同呢?江西省质监局文献资料室掌握行业标准的余姓工作人员称,目前国家并未制定护眼灯相关标准,所以出现了厂家所执行的标准各不相同的情况。

  据介绍,目前我国执行的灯具国家标准有三个强制性标准,然而,这些只能算是普通灯具的执行标准。而具体的护眼灯,标准并没有实施。那么,按照普通灯具安全标准生产出的灯具,能有预防近视的功能吗?不禁令人质疑。

  据质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市面上的护眼灯其实只是通过高频电子镇流器提高了频闪频率,其工作特点、工作模式与节能灯完全一致。

  质监 国家尚未制定相关标准  


  上海护眼灯合格率仅为53.3%(相关资讯)

  据上海市工商局对上海市场上销售的标称有护眼功能台灯的质量监测,合格率仅为53.3%。

  本次监测共抽样13家大型超市或百货店经销的30种商品,涉及检验项目13项,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骚扰电压、桌面上的照度、耐久性试验和产品标识。

  一是骚扰电压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灯具的骚扰电压超过限值,将影响其周围广播电视接收和仪表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导致无法正常收听收看或仪器控制失灵。

  二是桌面上的照度不达标。根据产品标准规定,书写照明用的台灯在正常工作位置应提供被照桌面上足够的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使人眼感到舒适、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三是耐久性试验不合格。在正常条件和异常条件下周期性工作时,台灯部件不应过早损坏,也不应有烧焦变形等不安全现象。

  四是产品标识不合格。监测发现,该单项不合格率达到66.7%。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关于照明质量和保护视力之间的关系,国际和国内尚无相关的研究报告,“护眼台灯”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宣传目的,消费者切勿轻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