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全国卷)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答案】(28分)(1)(10分)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了新加坡的气候特征、水资源严重不足(应该整体性思维综合分析缺水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利用等问题。解题时要根据图文材料先进行区域定位,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答案】C 【解析】以联系图为情景,考察自然灾害的整体性下的关联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探究、试误,属于较易试题。 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解析】6.A 本题考查考生非洲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中提供的纬度和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其主要分布在10°S~20°S,结合非洲气候特点,可以判断该流域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 7. A.根系不发达 C.板状根大,树干长 【解析】7.B 8.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解析】8.A 9.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解析】9.B 本题是考查自然带形成差异的原因。在非洲南半球20度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和热带草原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此时两岸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距离海洋不远,都以高原为主。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答案】7.D 【解析】该题气温、降水统计资料为情境考查了四地的气候、地理位置、气候形成的原因、自然带、气象灾害、农业等知识点。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答案】A 【解析】根据上题判断,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 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答案】B 【解析】根据第7题判断,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地表过程是反应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则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即选C。 1.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山如画,景象万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气候对自然景观影响颇多,“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选项描述气候的是 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答案】37.(37分) (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淤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答案】A 【解析】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 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