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新课标卷)

 jywlkljh 2013-05-03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新课标卷)  

2012-06-15 09:25:30|  分类: 2012年高考地理试 |字号 订阅

I卷(选择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汉江平原        D. 成都平原

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

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读图2,完成67题。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6. 根据图是信息 可以推断,

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8. 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9.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10.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            B. 230             C. 340             D. 420

11.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           B. 310             C. 360             D. 410

 

 

II卷(非选择题)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 徐生 - 地理&星空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I卷(选择题)

1. B  2. A  3. D  4. D  5. C  6. A  7. C  8. C  9. B  10. D  11. C

 

II卷(非选择题)

36.22分)

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37.24分)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地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42.(10分)

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43.(10分)

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44.(10分)

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