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誧风捉影 2013-05-03

  一直以为已经22岁,不会再对这种有点青春小说类型的东西动容。不过《致青春》彻底打破了这个想法。如果说十三四岁迷恋于郭敬明、饶雪漫是年幼的无知或懵懂(这两位的粉丝勿打我),那么现在,这个唯一一部在我14~22岁之间让我流过眼泪的“青春小说”带给我的不再是当年小女生向往浪漫爱情的天真,更多的是或压抑、或心疼、或感同身受、或悲戚的一种百感交集。
  我一直不愿意把这本书定义为“青春小说”或者“快餐小说”来解读,也许它的确不如严肃文学、纪实文学等等来的所谓厚重或者黑暗,但是无可知否,它承载了这个社会上很多很多人的青葱岁月,很多很多人从大学到职场后的感情和生活。无论是微微还是阿正,老张还是开阳,还是“六大天后”,甚至是林静,都是这个社会上最最普通不过的人,可能就在你我身边的人,他们没有十分显赫的家世,没有万众瞩目的事业成就,没有天之骄子的容貌……
  细节描写是最让我陶醉的,正因为那些细致入微的情节和心理描写,才让我们在翻完一本不算厚重的小说后仿佛真的跟着郑微走过了从大一到结婚的很多年,才让我们在看到很多情节时候泪流不止,正因为那些细节,更显得好像重走了一回青春路。
  每个人的青春都大抵是差不多的,大学里面有一个陪我们走过青葱岁月的男朋友,有一群社团和宿舍的好朋友,宿舍的卧谈和八卦,小情侣卿卿我我的约会,各个食堂的对比,找工作时候的盛况,女生宿舍的各种扫货、各种聚餐,每个大学生身边恐怕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个有那么些些功利和八卦却现实的黎维娟,有一个豪爽男孩子气的猪北,有一个树懒一样的卓美,有一个沉静不显眼但平淡温婉的何绿芽,更有一个跟自己贴心贴肺对感情执着认真的阮阮,甚至连图书馆占座、各年级上课的情况(什么大一大二那段)书里面都描写的细致入微,这是多么让人有共鸣和回味的东西。后来随着毕业,情侣天各一方,一个宿舍六个人四散天涯,又是多么的让人难过和感同身受,因为这几乎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职场之后的部分,虽然我还没有感受的那么深刻,也许两三年后更有发言的权力,但是那种故人相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戚,那种单身白领女独自生活独自孤单的落寞,相信也从更加现实的角度戳通了很多人的内心,毕竟这也是无数无数都市白领工作者生活和工作的写照,那样的川流不息,那样的繁忙和孤单。
  再说感情,可能因为微微和阿正的细节最多,因为那份感情最感同身受,也因为大多数人都是郑微和陈孝正,加上我的母性过强,所以对阿正跟吧里很多阿正党一样,又心疼又同情,对他们这一段虐恋也是从开始的看着看着就笑了,到最后的读着读着就哭了....具体的我就不表述那么多了,毕竟,这个中滋味,相信每一个家境一般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毕业生都感同身受,特别是当你要承担起另一个你呵护备至的女孩的责任的时候,我始终记得那句话,阿正说,我无法一无所有的爱你,我习惯贫贱,但是我不能忍受和你一起贫贱。虽然我是女孩,而且我是郑微我也会说,我愿意和你一起承受,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和良知的男生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况且他在那样一个生长环境,拥有那样一个家庭和性格,背负那样一种负担。所以我自始至终都理解他,心疼他,包括他后来。阿正的地方也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
  丝毫没有安妮宝贝郭敬明之流的夸张无比的伤感、“悲凉”描写(一直很不喜欢,所以才做一下对比),一切都是温温的,一切都是看似平铺直叙不温不火的语气道出最恰当的感情,一切都是属于青春原本就固有的感动、欢笑和伤痛。
  虽然对于小说里面的爱情部分最为感动,但是里面对他们生活的变迁,“六大天后”从入学到最后生活的改变,友情、亲情,这一切一切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生动和值得回味。所以我始终不觉得这一本单薄的爱情小说或者所谓的青春小说,应该说一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也都曾经拥有的青春纪念册。
  最感动的细节有很多很多,关于阮阮的,阮阮人流的时候,阮阮结婚的时候,阮阮死的时候……还有郑微在公车里看到年轻女学生和男朋友,郑微不停地相亲,郑微一个人在职场打拼那段,看了以后很心酸,却很真实,后来第N遍看的时候连看到上半部的后面部分也会感觉悲戚的不得了,微微和阿正在海洋馆,微微跟阿正回家……第一遍看由衷的跟着里面幸福的人一起笑,后面再看便是抑制不住的难过...当然还有一厘米的那段话。后半部应该是哭得最多的地方,微微每次和阮阮关于生活和感情的闲聊,郑微和陈孝正旧人重逢原来的亲昵却只能化作“郑秘书”和“陈助理”。
  哭的最惨烈的应该是那段,郑微二十六岁生日回到G大,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点总会让我想到她20岁生日的木头小龙和操场上的一吻,可惜...看到那句在陈孝正走后,微微醉醺醺的看着旁边说:阿正,我们回去吧,阿姨要关门了。
  真的再也忍不住了,特别是他们在学校的情节和此时的情节相互交错,更添心酸难过。
  最后有点语无伦次了,本来只是上班时候被这小说纠结的难过,想来吧里发泄一下。
  22岁的“晚婚”女青年再看这部小说,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年少爱情的痛惜,更多的是再也回不去的日子以及逝去的青春。曾经对这一类以校园为背景的小说刀枪不入,曾经只看严肃和现实文学的我在这本书面前也无法不动容。
  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纪念册。纪念我们拥有过的大学生活,纪念我们奋不顾身爱过的人,纪念我们为生活压力现势所迫付出的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