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经济学指导人生才会更精彩

 专家视点 2013-05-03

2013-04-27 09:44:23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7850 次 | 评论 6 条

注:《经济人生》一书即将上市,本文为序言

写此书的起因是一位出版社的编辑约我写一本“自传”,介绍“出道”的经历。我年纪轻轻,当然不能写什么自传。但他坚持说他是想让我面对现在的青年人,说说我“事业有成”的经历与心得,以便“传道”于人,勉励后来者更好的成功。

面对这位不怕出一本毫无市场价值的“书生自传”而赔钱的执著的编辑,我不得不认真考虑,最终想到了我的职业:经济学。我想到:我们是否就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我们生活中、事业上的各种现象,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来说明我们人生在世所面临的各种选择以及我们进行选择时面临的各种制约条件;用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来阐明我们这些社会动物的行为方式与行为逻辑。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经济学是怎样的一门平易的学问:它不仅能说明国民经济、国际市场运行之类的大问题,而且能够说明我们个人生活、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小事”。它可以使我们在面临人生事业的各种选择问题上,有一种更为清晰的思维方法,面对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人生百态,能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于是便有了这本在业余时间写下的《经济人生》。

其实仔细想一想,长期以来在谈论人生的各种论著中,一直缺少一点“经济学”的声音。人人都有一份并仅仅是一份人生,因而人生总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一大主题。每个人都可以并事实上经常地在那里“业余”或“专业”地谈论这一主题。在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当中,经常谈论人生道理的大概有三种人: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而在社会上,“人生问题”的职业谈客,便是作家、社会教育工作者、教师,以及牧师、神父等等。比如说“作家”,包括小说家、诗人、报告文学家、散文小品文家、记者等等,他们用创造出或记录下的形象来刻画人生,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受,写进作品中去,用张三的嘴赞美,用李四的嘴骂人。又比如“社会教育工作者”,以青少年为对象,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想那些未成熟的心灵,“灌输”一些鼓励人们“天天向上”的生活哲理。但在这众多声音中,经济学的声音却历来十分微弱。人们(包括一些经济学者在内)通常把经济学单纯地理解为(1)对国家、社会来说,是如何管理国家经济或经营企业的学问,或者(2)对个人来说,如何“发财致富”的学问。其实,经济学很早就被人们定义为一门“选择的科学”;许多经济学家还有一种更为广义的经济学的定义,即认为它是研究人类行为与效果关系的科学,属于“人类行为效果学”。它研究无论是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个人,如何在各种内部、外部、主管、客观条件和标准的制约下,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一定目标,进行“理性选择”,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经济学的一切定力、规律、结论,都是建立在个人或个别企业、个别政府的行为和选择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它从各个方面说都十分适合于对人生或人的行为的分析。所以我很纳闷众多的经济学家怎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忽视了这么一块大的“阵地”不来占领,也来谈论谈论“人生”这个“有人在便有阵地在”的永恒的主题。

世上的人们,各人有各人的能力,各人有各人的条件,各人有各人的兴趣爱好,但各人都可以在自己特殊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独特的生活,各种不同的“活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从而在任何平凡的生活中,都能够体验到同样有用的生活道理。经济学有时看上去很复杂、很深奥(有时是被经济学家们自己搞得很复杂、很深奥),其实它的一些基本道理说破了之后是很“平易”的,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存在于你我之间;同时它也是很有用的,血多其他学科的人长期纠缠不清的问题,用经济学的方法一分析就会变得很清楚。搞经济学的人(像笔者自己),不一定能升官、发财,也不一定活得很好(经济学其实是研究“别人”——也就是社会——如何“发财”的学问,而不是“自己”如何发财的学问;研究“自己如何发财”的学问是“商业管理”);整天研究怎么作经济上的“算计”,告诉别人该怎么“算计”怎么“选择”的人,自己的生活可能一塌糊涂,但经济学对于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理解自己以至“自我解嘲”其实是很有用的。生活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有时复杂得令人困惑,因此,多一个角度、多用一种理论、多一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总会使我们加深对它的理解,活得更“自觉”一点。

因此我想这样一种以“生活中的理性选择”为主题、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人生百态的尝试,可能不无价值。

这不是一项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因为我不想也不大可能从这本书的写作中提出什么新的理论命题。但全书的内容与结构,是符合一定的理论逻辑的:它实际上是在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之下,分析人世间的一类特殊的问题。因此,本书各章“生活化”的标题,其实可以转化为一下这些“标准化”的经济学教科书标题:

第一章   导论:稀缺性与选择的约束条件

第二章   效用与偏好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目标函数的多样性

第六章 “外部性”

第七章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第八章 需求与供给

第九章 投入与产出

第十章 预期与风险

第十一章 市场均衡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案例分析

从具体素材的选择上说,应该说全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每个理论环节上都只是信手拈来一些实例加以说明。因为我想理论如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就可以对任何一件无论是大是小的实例进行分析,只不过不同的事例能够更突出、更明确地说明不同的道理。我不想旁征博引、仔细考证,只是把我自己的一些认识写下来并放到适当的理论位置上去。既不想拉长了文字挣稿费,也不想板起面孔故弄玄虚,只是想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说说经济学的道理。尽管如此,写作中自己最感不足的还是对文献的占有太少。原因是平时自己并不大读关于人生的论著,对别人已有的论述知道得不多。相应地,“辩论”的味道也就不那么浓。

在“举例”的时候,自然不免举些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作为“现身说法”。从根本上说,这倒还不是为满足那位编辑要我谈个人经历的愿望,而论题本身的要求:经济学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建立在他个人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而每个人的“价值观”或称“偏好体系”,是主观的、个别的、因人而异的。因此,严格地说,我们当人可能从人们的行为结果来推断他或她的价值标准,但真正在选择、决策的心里过程中的“个中奥秘”,只有我们个人自己知道。因此,阐明理论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握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一些决策,作为一种“个案”引入分析。正因如此,我不近在书中各个章节中散乱地提到了一些自己的经历,还在最后,用两个自己个人经历中最重大的“选择”(“为什么回国”和“为什么不下海”)作为“案例”,作了些专门的分析。当然,所有的案例分析,只起着举例的作用,只有它当中的某些具有一般性的道理,才是用于其他的情况、其他的个人。这种举例的方式,不过时为了读者更易于了解如何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一下自己那份独特的人生。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承认人的“幸福观”、“价值取向”或“偏好体系”是各不相同、因人而异的,这构成了经济学认为“各种活法对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好的活法”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比较“宽宏”的原因。因为如此,本书的主要结论之一,是“各种生活选择都可以有其合理性”,而不是想“教导”人们按一种模式去生活。对于经济学者来说,最难以接受的就是那种看这也不顺眼、看那也不顺眼,只有天下人都听他的话、按他自己的标准设计的“正人君子”的模式生活、行为,才能使他稍微心平气和一点的理想主义者或专制主义者(这二者其实很容易相结合)。经济学想做的只是提供一些分析问题以便更好进行选择的方法,而它本身的任务不是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换句话说,我再这里只想“传播”一点知识,把问题揭示出来给大家看,而绝不想“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特殊情况。分析的方法是可以普遍适用的,却没有普遍适用的结论或者药方。


0
下一篇 >> 《经济人生》上市——品味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