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略执行基础 职能:企业的战略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战略制定时会考虑到这些基础条件,但执行时基础仍会随企业经营内外部变化而出现变化。对战略执行基础的管理,应包括储备、调度、调整和评价。
战略执行基础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当前盈利能力:对当前的产品结构、单品利润率和综合利润率、市场、成本、销售等趋势信息进行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为战略推进所需的市场基础和资金周转提供支持。盈利能力应考虑销售趋势和成本控制水平。 资源状况: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战略制定时对自己拥有的可支持战略的资源,进行分析和判断。战略推进过程中,也应不断收集有关资源变化的信息,确定持续的资源提供对战略推进的影响。 产业地位:企业所处行业在整个经济产业中的位置,对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有很大的影响。本行业在产业地图中的位置,及行业整体走向会影响战略成功。所在行业的整体趋势,如上升、波动或下降等都应关注。 行业地位:制定和推进战略时,应关注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领先者、跟随着或破坏者等。行业地位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战略制定时不同角色的市场空间不一样,会影响战略的施展空间并限制成功。 战略规划:企业自身的视野、人才、对战略的理解和规划能力,也会影响战略制定的水平。战略规划的智力基础,会影响战略制定的可行性水平,也会对影响战略实现的各类因素考虑的周全性。必要时需借外脑。 信息占有:企业制定战略时,多涉及战略制定和执行的信息收集完整性,执行战略过程中对执行信息收集的完整性,都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准确执行。企业对信息的占有和收集,应做全面思考和定期检查状态。 技术前瞻性:制造企业的产品是市场和顾客接受企业的基础,围绕产品展开的技术研究,其对趋势的把握,将使企业在未来的生产技术投入、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占有率等战略性举措面临风险。技术前瞻性的评估、确认和市场检验,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推进的监测来源之一。应妥善管理各类技术信息。 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系统性特点。核心能力的偏重性,会对战略推进产生影响,如技术领先、管理的系统性等不同侧重。核心能力的具备情况,应作为战略基础条件来考虑。 市场影响:企业战略的激进还是保守等倾向性,应与营销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相适应。市场影响力的建立和维持状态,需要考虑战略推进时的市场支撑度。市场影响应考虑品牌、顾客忠诚度、渠道/终端关系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情况,对员工的影响力,对市场和顾客的影响力等状态,应作为战略执行的基础条件加以考虑。文化的影响力使企业战略沟通的成本和执行力有不同表现,对战略执行影响就产生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