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战略管理之十: 竞争因素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04

4、竞争因素

职能:因对竞争的的不同影响和来源,竞争因素也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特征。企业应建立必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评价措施,对各类竞争因素的变化、影响、特征和适应方式加以评估,为企业制定适应措施,调整营运和战略措施提供参考。竞争因素的管理应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决策、后续措施展开等。

 竞争因素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需求变化:随着市场的成熟,顾客的选择方式和信息来源途径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面临来自顾客议价和筛选的压力。无论工业品或者消费品,都必须充分评估来自顾客的变化因素。应充分关注需求跟随者、需求同步者和需求引导者的差异,建立持续信息收集和长周期统计分析规则,以把握顾客的需求变化趋势。

潜在竞争者:新的同类产品提供者、供应商向下游延伸等,都是可能出现的竞争者,企业应对次提高警惕。针对各类潜在竞争的趋势信息,应指定部门或岗位负责收集和分析信息。

替代者趋势:因产品功能的变化,有时可使不同类别的产品具备满足企业产品需求的功能,这将成为同样可满足需求的替代者。企业应对类似于满足相近需求或具备功能的各类产品密切关注,这类产品的经营者可能会将产品的功能、性能延伸到本企业产品的领域。这种创新性行动,会使原制定的战略无法发挥作用。

技术替代:针对需求展开的各类技术研发,可能会促使一个不相干的产品,具有同样的满足需求的能力,为此企业应定期收集各方面的技术信息,对可能出现的替代性技术加以跟踪,会使企业更好的适应新变化。技术替代的威胁程度,取决于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当前产品的营销状态。

新产品替代:新产品的推出和原有产品的快速升级,会使原有产品的营销产生压力。无论新产品是来自企业自身研发或来自竞争的研发,都会对当前在售产品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将对战略的推进产生障碍。

响应能力: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和竞争因素的掌控,还依赖于企业对各类竞争行为的快速响应。如市场营销举措、产品替代、竞争者新产品等。响应能力应包括技术响应、影响行动响应和竞争因素变化的快速行动。

竞争优势: 企业应建立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关注自身与竞争者的优劣势。为此,需要全面收集来自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的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包括经营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顾客接受度信息等。通过分析各类竞争信息,确定竞争的优势点和企业自身优势,为建立竞争优势和避开竞争优势的决策提供依据。

核心竞争力:企业为适应和影响竞争因素,应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可以在成本、技术实力、关注焦点、经营规模、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将使企业的应对变得相对轻松和从容。

竞争策略:企业的竞争策略制定,是战略执行的必要措施。策略的制定应关注战略的市场目标,竞争者特点,自身资源支撑度等信息。竞争策略的制定,应通过一个明确的流程完成,以确保策略符合整体要求。执行力强化:良好的竞争策略和战略方案,需要企业强有力的正确执行。执行力强化需要企业持续的努力,并通过不断推动措施和建立激励机制加以实现。对执行力强化的展开,是战略措施推展的必须步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