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点感悟

 嫣钰潇湘 2013-05-04

                                                                               

慢点感悟

 

下了车,关了门,对送我的朋友说:哥们,慢点开,谢谢啊!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慢一点啊——更让人放心!

“慢一点啊”,不光是针对人们的出行,对人的教养和品德也是一种规劝。如果大家都慢一点,排队时就不会有人去加塞插号,等公交车时就不会争先恐后去抢座占位,过马路时就不会去闯红灯。

慢着点,有时是一种涵养,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品质,这些年我们光提倡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而忽视了文明和道德的教育,实在是应该反思一下了。如今发达国家提出的“慢城市”理念,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2个城市宣称为“慢城”。全欧境内已有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加入,甚至连日本韩国也有“慢城市”。这正是我们该认真学习的。“让老百姓有更多的空间去散步休闲娱乐,减少时钟和凡事求快的压力,让人们诗意般地生活”。这大概是我们将来所要追求的。

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和事故频出的交通状况,我们似乎真该“慢一点”了。慢一点,就是对他人生命的敬重;慢一点,就意味着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理性;慢一点,更是让我们有时间对未来重新思考和描绘。哦,慢一点吧,让我们像古老的印第安人说的那样:“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慢点”,是一种食品,它是用慢工做出来的禅修茶点。

●“慢点”,是一种态度,它教给我们生活的智慧与安详。

●“慢点”,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

●累了,就让我们“慢点”吧。

还记得小时候吗?母亲喂饭时常说:“慢点,别烫着”,现在长大了,母亲还是如此:“慢点,路上小心”。

细细想来,人生的路上有许多慢点,母亲的话犹如慢工做出来的禅修茶点,回味无穷,沁人心脾……暖暖的爱感觉真好!明珠暖玉:怀念一首歌,“马儿呀,你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风景看个够。”叹如今:旅游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匆匆复匆匆,连旅游也如此浮躁,为什么不慢一点,不静一点,心态好了,天涯处处有芳草啊……许志勇:当过劳死、抑郁症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从大自然中获得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的生活方式。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调查显示,90%的中国大城市白领因忙碌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健康,古代医学已有箴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一针见血地指出:健康的核心就是亲近自然,顺应自然。槐树小院:生活是一艘海上的船,而我是个操船手。今年我已是个老船员,在航行里,我一直稳稳地抓住帆绳,以保证航行顺利,旅程并不平稳,但我享受它。一天,我到达了别人的港湾,我们喝着酒,笑着,述说经历,晚上躺在船上,船像摇篮一样将我摇进梦里,梦里看到自己在喝着酒、笑着,原来生活更需要慢点。

现代社会,所有人都在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赚“快”钱、读“快”书,连看医生都要拖到黄金周一次搞定。如此的“快”让人忽略了生活的美。实际上,走慢一点,你才能欣赏到身边美丽的风景,体会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慢点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感悟,一种对现代生活的反思;相对而言,快节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人们不断向前,没办法慢下来。因此,“慢生活”的本质是对健康、对生活的珍视。

首先,是心理的健康。根据欧洲健康协会的调查,忧郁症已经成为继癌症和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并且发病年龄在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正是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状态中、没有人可以倾诉烦恼、生活不规律且节奏太快。慢下来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品味生活,丰富阅历,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其次,是生理的健康。心理学家瓦格纳?林克指出,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它们通过动脉传遍全身,使感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等出现紧张反应。时间一长,会出现失眠、健忘、噩梦频繁、焦虑、工作中失误增多等现象。

其三,能让身体的运转更正常。很多平时忙碌的人在度假时病倒;有些人工作时没事,退休之后反而突发心肌梗死。林克指出,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中,身体就会习惯这种状态。一旦紧张因素消失,对身体就是一种反常,肾上腺素大量减少,器官失控,就会导致各种疾病。“慢一族”倡导在生活中有机会就慢下来,正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改善生活、促进健康的好办法。

正确地“浪费”时间

慢餐饮这个对于有些以食为乐的人们来说比较困难,然而快吃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发胖,想必谁也不想走上“发福”的这一步。那么现在我们尝试着慢食。慢慢地嚼,细细地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食物的另外一种美味。再平常不过的米饭也会变得香糯可口,慢慢嚼着,满嘴都是饱满的甜。慢吃真好,让食物品出真味来,也让我们懂得了敬天惜物的道理。

慢读书“一目十行”是对阅读高手的赞美,但是很多美国“慢一族”开始放慢阅读速度。他们认为“细嚼慢咽”地读书可以完全沉浸在书的氛围中,给予细节更多的关注,这样做不仅阅读效果好,也能带来更多心灵上的愉悦。如今,“慢”的理念已渗入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时间研究员、时间经理、抗紧张培训班等闻所未闻的名词不断出现。在美国,甚至出现了一个“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

慢旅行缓慢旅行强调并不是去哪里,而是在哪里。除了从历史遗迹入门,了解历史宗教对当地人的影响,更可以到街巷上的百年老店,去品味当地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意识。缓慢的城市更需要缓慢的步调。你可以不搭电车、巴士,骑脚踏车或步行穿梭在大街小巷。

慢工作现代工作节奏是“慢”的大敌,对于它,“慢一族”也有解决办法。在法国,3%的企管人员在家办公。42岁的IT公司人事部经理皮尔3年前决定回家办公,繁忙了近20年的他终于有时间好好和家人相处了。他这样做不仅没有耽误工作,而且还因提出简化人事管理的建议受到奖励,使公司最终决定30%的二线工作人员可以在家办公。此外,“慢一族”还强调花更多的时间处理一件事,而不是在不同的事之间周旋。例如,医生应该多花时间了解病人,而不是巡视查房走一圈而已。

慢运动时下,一种“每天一万步”的健身方法非常流行。医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1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脏局部缺血症的发病率比很少运动的人低4倍。中医认为,脚掌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与两只脚息息相关。人类脚踝以下有51个穴位,其中脚底有15个。日行万步,等于不断地在按摩第二个心脏。在离家还有三站地的时候,改乘车为走路如何?或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又耽误了宝贵的15分钟。”但换个角度想,这15分钟里,你的全身肌体都在运动,你又享受到了什么?

慢休闲很多现代人的休闲方式是一群人出去狂欢一把,然后一哄而散,在“慢一族”看来,这不叫休闲。我们来看看美国得克萨斯的一个养猪农场主哈瑞斯先生的生活:他每天晚上8点半钟之后就把手机关掉,或读书或早早就寝。周末两天,不接受任何大规模聚会邀请,而是和妻子或几个好友相约外出,要么钓鱼,要么寻找其它休闲方式。

慢读写。速食时代必然会有读写的速食化,现代的人没有时间会跟着你一吟三叹,风花雪月的。文章不在乎修辞、文法,只要够猎奇,能抓眼球、能抖猛料,去揭隐私就成了。互联网是大熔炉,什么热就加什么料,博客、播客等各路江湖上的侠客飞来飞去,让每个人都拥有了发言权和表现欲,于是文字垃圾铺天盖地。文字不需要推敲和修改,只要一个“快”字就行,正因为这个快字让经典远离了我们。其实慢慢地去读一本好书,一点点地去领会,慢慢地写一段文字,反复斟酌着修改,让火候、调料、功夫一样不缺地下足,于人于己都是一种完美不是,慢工出细活,慢工出经典,曹雪芹十年辛酸泪才成就一部红楼梦。

慢爱。时代的脚步太快了,爱情就像速食面,一夜情,未婚同居充斥在周围。慢慢地字斟句酌地写一封情书,忐忑不安地寄出去,抓心挠肺地苦等回音,已经成为了上个世纪的绝响。现在的人没有时间在信纸上写情书,只有手机短信、E-mail,没有了情书那字里行间的情怀,没有了漫长的等待,没有了想象的浪漫空间,爱情变得越来越像一杯白开水。慢慢地去谈一场恋爱,小火煨鸡汤般慢慢经营着自己的婚姻,向往着“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漫长姻缘是现代人的渴求啊。

其实慢下来的技巧有很多:慢休闲、慢开车、慢走等等。总之,像蜗牛一样的慢生活真的很快乐。在我们这个以数字、速度作为衡量指标的社会里,慢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拥有它便能提高人生的快乐指数。抽出时间,抽出空闲让我们也拥有一个“Slow Day”慢节奏生活日吧,快来享受慢生活吧。慢一下,再慢一下,放松……

对快餐说不;最大限度地多走路,慢走路;放慢说话语速;不要对事情和人着急下判断;多一些时间与身边的人沟通;等等,我真的需要这件东西吗?最好的解压方式是休息;阅读,慢生活的最好途径;多为下一代着想;停下来,细细回味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