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李宝金兄建议发布《窦默神道碑》校补版

 云台山人微石集 2013-05-04

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竇公神道碑

(任乃宏整理校补)

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王磐

少中大夫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胡祗遹書丹

正奉大夫前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商挺篆額

至元十七年秋七月十有二日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竇公以疾薨于京師訃聞上深悼惜賻恤其家甚厚皇太子送楮幣二千緡以供葬事以是年十一月庚戌日葬于廣平府肥鄉縣興教鄉之先塋皇太子令旨命翰林學士王磐定譔碑文謹按行狀

公諱漢卿世為廣平府·肥鄉縣其先出大司空世代綿遠無譜牒可徵不能紀其世次遠近曾祖·正隆料民為兵曾祖以丁力富強被選為簽軍之家鄉人遂以簽軍目之隱德不耀

公幼好學喜讀儒書叔祖為郡功曹充執事權家門榮潤亦欲使公改業公曰:“趨近利而棄遠圖非計也不若仍舊。”卒不改年二十值國朝兵南下親屬亡沒家業蕩盡,惟餘一身暮夜潛出收親屬之可識者埋瘞訖即南走渡河依母黨吳氏。居三年,有清流河醫者王氏,妻以其女,且授公以方脈之術。公由是從容安居而生理贍足,平昔義理之學益得所養而日進于高明矣。壬辰歲,河南破,又喪其家,由,由,由德安。有孝感縣令謝憲子者,一見如故交,遂館於其家,日相與講明伊洛程張義理之學,比之在北方時,又益精切矣。丙申丁酉歲,中書 惟中,奉朝命招收三教,公應募北來,遂得複歸鄉裏,更其舊名曰,字子聲。鄉人好學者來問經書,疾病者來求醫藥,率皆欣然應答,人無貧富貴賤,視之如一。鍼石所加,醫藥所施,病輒痊安,而未嘗有一毫責報之心。久之,道譽益重。

是時,今上在潛邸,聞其賢,將召之。公深自韜晦,罕所應接。己酉歲,使者持教令至,先使公之友人以私意往見公,使者微服躡其後。公不得已,乃出拜。命大名官府即日賫遣就道。既至入見,上問以治道,公首以三綱五常為對。上曰:“何謂三綱五常?”公一一敷演具言之。上曰:“人道之端,孰大於此。失此,則不名為人,且無以立於世矣。”遂大稱旨,一日三召,或至夜分不寐。公又言:“帝王之學,貴正心誠意。心既正,則朝廷遠近莫敢不一於正矣。”自是燕見晤語無時,不令暫去左右。一日言及治道,因問:“今之明治道者為誰?”公以姚樞對,即日遣使召之,後仕至中書左丞。壬子歲冬,上命公往詣曲你河拜見太后,賜之貂帽、貂裘、靴襪稱是。既至,太后問:“汝為何等人?”公以孔夫子門弟子為對,乃命之坐,賜之酒食,顧遇之禮甚厚。

時皇太子未冠,上命公教之。上將往征大理,以玉帶鉤賜公,且曰:“此內府物也,汝老人,被服為宜,太子見我所賜物,如見我矣。”公留數年,請南還。上命大名順德兩處,各給第宅及土田、婢僕、冬夏衣服,歲以為常。庚申歲,上登寶位,首召公至上都,問曰:“朕欲求一個如唐太宗魏徵等輩人物,可得否?”公對:“犯顏諫諍,剛毅不撓,許衡即其人也。若識深慮遠,有宰相才,可大用者,則萬戶史天澤即其人也。”不數日,拜天澤為左丞相。授公太子太傅,公固辭曰:“東宮未正位號,臣何敢先受師傅之名。且臣才學空疎,不稱眾望。”五辭乃得免,改授翰林侍講學士。

王文統拜平章政事,上頗委注。公奏曰:“陛下初登寶位,天下之人引領望治,朝廷宜得端方忠厚之人,以立萬世基本。王文統乃機謀權詭之士,不可大用。”一日,同在上前,又面詆之曰:“此人學術不正,他日必為天下。”是歲冬,公以疾歸家。明年,文統敗,上追憶公言,嘗謂人曰:“曩言王文統不可用者,惟竇漢卿一人。嚮使更有一二言,則朕寧不思之。”又嘗謂侍臣曰:“朕訪求賢士幾三十年,惟得竇漢卿李狀元二人。”又曰:“如竇漢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為一,始為完人。”遂遣使召公還京師,益被信遇,賜之第宅,月給俸廩,國有大政,輒以咨訪。公又奏言:“三代之有天下,所以風俗純厚、歷數長久者,皆自設學養士所致。方今宜建學立師,博選貴族子弟教養之,以立風化之本。”於是拜許衡為國子祭酒。至元十一年,遷嘉議大夫,職如故。公年老不視事,家居養疾,上數遣使候問,時以珍玩枕杖、名果異味賜之。東宮禮意又有加焉。十七年,又遷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竟不起,享年八十有五。

公前娶兩王氏,皆早卒。再娶夫人賈氏,出曹南大家,慈惠賢淑,治家有法。次室王氏榮氏

子男一人,曰,今為奉訓大夫、中書吏部郎中,挺特有父風。

女三人,長適中順大夫、淮西道宣慰副使劉執中;次適金紫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劉秉忠;其季適承直郎大名路總管府判官劉珪

大抵士君子之學,貴乎知道,不貴乎騁才。蓋知道則循天理,騁才則徇人欲。若竇公之學可謂知道者歟?!不泛濫於詞章,不馳騖於功利,清修寡欲,惟理是依。一旦值遇昌辰,驟登榮貴,其沖淡貧約與居山林時略無少異,而忠言讜論裨益宸聰,善誨良規封植國本。其言史天澤有宰相才,王文統不可大用,薦許衡為國子祭酒以教胄子,若是者,皆深識遠慮,有裨於國家之大者也。銘曰:

紀元中統,運屬昌辰。九重淵默,側席幽人。

惟時竇公,樂道安閒,潛身丘壑,混漉塵寰。

徵車召至,入見金鑾,立談稱旨,喜見天顏。

置之左右,日接話言宮師嚴重,館學尊崇。

公心淡然,無辱無榮,嚴廟丘壑,一政齊同。

政事否臧,人進退,清問所及,正言不諱。

權臣奸計,直挫其鋒,嬖倖邪謀,預折其萌。

如秤稱物,輕重不差,如鏡照形,妍媸不眛。

我無偏私,人無怨懟。公之亡,聖情哀矜。

念公平生,言無隱情,指陳是非,炳如日星。

悃愊無華,信而有。勒銘豐碑,百代流聲。

大元·至元二十五年□□□□日,奉政大夫、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男立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