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企业文化起着建立企业共同行为规范、提高员工凝聚力、聚焦全员注意力于企业使命的达成上,因此,内部的宣传和引导是企业文化理念得以贯彻、行为得以规范的有效手段。企业对内部宣导应建立长期的持续措施,有节奏地展开内部宣导,使全员都融入企业整体氛围,减少内部沟通成本。
内部宣导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内部宣导规划:企业文化对内部宣导,应根据传播规划进行规划设计。内部传导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当年的经营重点、员工素质和结构、管理层要求和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宣导规划应形成规范的文件。 资源投入:企业应为内部文化宣导,确定具体的资源投入安排,包括人员、年度活动经费等。内部宣导的资源投入,应在年度文化活动计划内有清晰具体的确定要求,包括提供、调度、来源等。 文化建设职责: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责安排,应具体到相关岗位。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主要途径、阶段性安排,文化建设职责应作为承担职责岗位的具体要求。职责履行情况应明确检查和督导行动。 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根据文化要求,建立明确的员工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制定、要求的执行和规范文件的管理,都应有明确规则。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督导,是管理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 模范人物事迹:企业应制定模范人物的评价标准、奖励规则、评选过程及事迹宣扬互动等,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模范人物起到行为标准和精神凝聚力作用,对模范人物故事的宣扬,是文化渗透的有效方式。 共同目标和责任:企业应尽可能通过内部沟通和宣传,强化员工对企业共同目标的认同,在确认共同目标前提下,推动对共同责任的认知。共同目标和责任,使全员都能了解企业绩效方向、认识自身责任。 建立共同危机感:企业经营时刻面对各种压力,而责任意识会从细节上带来麻烦。要避免来自内部的风险,企业应尽力推动文化的危机感认知,使员工都了解自身操作对企业的潜在风险,带动责任意识强化。 企业文化活动:为更好展开企业文化的推广,企业需要投入必要资源,对企业硬件和相关设施进行建设和维护。文化活动设施应考虑到业余文化活动的需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安排适应的软硬件设施。 宣导效果监测: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效果进行跟踪和检查,通过规划时所设定的监测要求、指标和项目,收集和分析活动安排、传播和调查的各项信息。效果监测方式和监测结果运用,应建立明确规则。周期检查和检讨:企业定期检查企业文化建设成就,检讨行动策略、执行措施和影响力状态。通过检查和检讨,确定宣导效果及持续改进的方向和重点。周期检讨的方式、程序和要点,应进行明确规定。 |
|
来自: 联合参谋学院 > 《企业文化引导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