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灸法

 wmokan 2013-05-05

                    长寿灸法(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 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后来犯案被 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年轻时 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 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 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用艾火灸出来的.可见 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 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moxa)为主要灸料.
     艾,自古以来就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气味芳香, 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据《左传》记载,鲁成公 10 年(公 元前 581 年),晋景公病,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可火"与"不可火"的 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灸法——指用艾绒等药物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 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的作用, 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 ,艾条灸,温灸器灸, 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 现代灸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 神针灸,雷火神针灸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 片,蒜片,食盐,豆豉饼,附子饼等.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 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
      1,关元穴(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 3 寸) 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 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 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 7 月底到 9 月中.隔日灸 1 次,每月连续灸 10 次.冬春两季 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温和灸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 燃后,艾条距离皮肤 2~3 厘米,对准关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 15~30 分钟,灸致局部皮肤 产生红晕为度.有位针灸专家说过:针者,刀兵之器,久刺令人气伤.这也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某某扎针后把身体扎 软了,没劲了.针刺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能用它来做保健.能为百姓人家所用,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的还是灸法. 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碍.让他用艾条灸关元穴,每天一次,每次灸 15 至 30 分钟.一个月过后,患者的病就 痊愈了.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体健康,无尿频,前列腺肥大等症状. ★道家小秘法: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 经的大穴,属火,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2,足三里(强身健体的大穴) :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江户,有一个 174 岁高龄的初渡老人其长寿之术(祖传秘方) :每个月的月初,连续八天用艾 灸足三里穴,坚持不断,就能长寿.他的妻,儿,孙皆已过百岁.灸足三里能长寿也随之广为人知,后来形成了日本 的一个习俗.其实灸足三里保健的方法,早在隋唐朝时期的医学著作里就有灸足三里治病养生的记载.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 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可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但现在产生灸疮后不利于工作生活,一 般进行温和灸即可. 一般都是灸 10~15 分钟.还可以在卖中医治疗器材的地方,看到很多用来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手不好操作 的部位的治疗,如背后膀胱经的穴位.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条弄成段,放进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不过灸治的 时间就需要比艾灸条长了,一般需要 20~30 分钟.
       3,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足三里以外,还可用艾条灸三阴交.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 肠蠕动,强壮脾胃.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 20 分钟.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 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
      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腧穴,此穴可 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壮阳之功效. 注: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黄为主,扶阳祛湿.丹药炼制必须要明师指点,工艺复杂,操作 不易,只在极少数精通丹道医学的医家手中使用. 附子是现代中医界应用比较广泛的一味回阳药物.附子理中汤,桂附地黄丸,四逆汤等方剂都是以附子为主组成 的.现在云南,四川还有一道名菜叫附子炖狗肉,冬天时,作为招待尊贵客人的佳肴.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到这道美 味.吃前,先要检查一番,有口干舌燥,舌体发红,即体内有热的人是不让吃的,否则容易上火.因为附子和狗肉都 是性大热之品.具备了阳虚症状的人,吃上一顿附子炖狗肉,会感到非常舒服,浑身暖融融的,如同美酒微酣,既治 病又养生.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中成药是附子理中丸.适合手脚冰凉,四肢无温,腹泻畏寒等脾阳不足的人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