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失眠良方:高枕无忧散

 学中医书馆 2013-05-05

治失眠良方:高枕无忧散

高枕无忧散出自明代龚信著的《古今医鉴》,药物由人参、陈皮、茯苓、麦冬、半夏、龙眼肉、竹茹、枳实、酸枣仁、石膏、甘草、生姜组成。即温胆汤加人参、麦冬、龙眼肉、酸枣仁、石膏,主治心胆虚怯,痰扰不眠。笔者近年来用高枕无忧散治疗顽固性失眠证疗效较佳。

高枕无忧散出自明代龚信著的《古今医鉴》,药物由人参、陈皮、茯苓、麦冬、半夏、龙眼肉、竹茹、枳实、酸枣仁、石膏、甘草、生姜组成。即温胆汤加人参、麦冬、龙眼肉、酸枣仁、石膏,主治心胆虚怯,痰扰不眠。笔者近年来用高枕无忧散治疗顽固性失眠证疗效较佳。

按:《景岳全书·不寐》篇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但长期失眠患者临证表现往往虚实夹杂,纯虚纯实者少见,若单纯用归脾汤一类补益方,往往因甘味补气之品过多,而致壅塞;若单纯用涤痰清热之品,又易犯虚虚之误。故治疗应祛邪扶正兼顾。高枕无忧散方中人参(现多用党参)、麦冬、龙眼肉益气养阴;陈皮、茯苓、半夏、甘草、生姜、枳实理气除痰;酸枣仁宁心安神;竹茹、石膏清热除烦。临证可酌情加减,如惊悸恶梦加龙骨、牡蛎;头痛加川芎、丹参;眩晕加天麻;顽固失眠者加夜交藤30~60克。本方之妙在于石膏,可缓解失眠常见的烦燥不安。石膏为清热泻火之良品,用于失眠,医家大多虑其寒凉伤脾,实际上控制好石膏的用量完全不必担心。清代名医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指出:“石膏清心肺,治烦躁。”古人在《圣惠方》中用石膏配粳米、葱白治疗痫证,表明石膏有镇静安神作用。综合全方,扶正祛邪兼顾,益气而不滞,养阴而不壅,祛痰而不燥,对于长期失眠少阳枢机不利,津气失调,心虚胆怯者用之,每获佳效,谓其“高枕无忧”实非过誉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