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顽固性失眠证验案一例

 水晶宫114 2013-05-29
 

治疗顽固性失眠证验案一例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中西门诊部121000)张雷

蒋某,女,40岁。2012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失眠7年,近一月加剧。

现病史:患者自述受惊恐后诱发失眠,服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归脾汤、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未见效,服用安定片4片,可入睡2小时,醒后头昏腿软,不敢再服。停药一月后,以致整夜不寐。刻诊:彻夜不眠,刚觉入睡则有被扑醒感,情绪焦虑不安,口苦心烦,恶梦惊悸,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证属胆气郁结,痰火内扰之失眠。治以清化痰利胆宁神。处方:黄连5g夏枯草30g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竹茹10g枳实15g远志15g枣、柏仁各15g甘草10g水煎服1付,每日1剂。

二诊:2012年10月8日:连服3剂后,夜间能浅睡1-2小时,入睡则有被扑醒感消失,口苦心烦减轻,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上方加夜交藤30g,继以再服7剂。

三诊:2012年10月15日:可入睡3-4小时,烦燥不安,气短口干,神疲乏力,惊悸恶梦,舌质微红,苔薄黄而少津,脉弦滑无力。三思后,认为此时证属气阴两虚,胆郁痰热。治以益气养阴,清热除痰,宁心安神。处方:党参20g、麦冬15g、龙眼肉10g、法半夏15g、陈皮10g、竹茹10g、枳实10g、茯苓15g、炒酸枣仁30g、生石膏15g、甘草6g。水煎服7剂,日1剂。用法:中、晚、睡前各一次。睡前加服朱琥散1包。

下午5-7点配合针灸:百会、四神聪、情感区、内关、神门、安眠、三阴交;

四诊:2012年10月22日:上方连服7剂后,睡眠转安能睡5-6小时,因工作繁忙没时间复诊,让别人代取7剂.( 停服朱琥散。停止针灸。)

五诊:2012年10月29日,药后自觉睡眠非常满意,只是时有悸胆怯,触事易惊,多梦易醒,熬夜则入睡困难,气短乏力,舌淡红苔薄,脉象弦细弱三思后,认为此时证属心胆虚,阴血不足。治以补心壮胆,益气养血,定志宁神。处方:珍珠母30g、龙齿15g、柏子仁15g、合欢花15g、夜交藤30g、枣仁20g、竹茹15g、远志15g、当归15g、白芍15g、党、丹参各20g、大枣10枚。水煎服7付,每日1剂。用法:中午(11-13点)、睡前各一次。同时嘱其加强锻炼,适当运动。

今日来门诊送锦旗感谢,以停药2周余,自觉诸证消失,如未病之初,万分高兴。

按:胆主少阳,内寄相火,胆气冲和,则能上养心火,故有“心与胆相通”之说。若受惊恐后诱发失眠,必会少阳枢机不达,胆气郁结化火,灼津成痰,痰火内扰,心神不宁而致失眠。治以清胆除烦,化痰解郁,故初诊《六因条辩》 黄连温胆汤加味,方中二陈(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温化痰涎,枳实、竹茹清胆解郁。加夏枯草即能补厥阴之血脉、又能清泻郁火,与半夏相配,使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共奏调和肝胆,平衡阴阳,引阳入阴之功。加少许黄连泻心火,远志开窍宁神,酸枣仁、柏仁养心安神。诸药配伍清化痰利胆宁神。二诊加养血安神之夜交藤,以进一步改善失眠。

《景岳全书·不寐》篇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临床我们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医治疗法则,初诊胆气郁结,痰火内扰实证为主,我以清化痰利胆宁神取效。但长期失眠患者临证表现往往虚实夹杂,纯虚纯实者少见,若单纯用清热涤痰之品,又易犯虚虚之误。故三诊治疗时以祛邪扶正兼顾,应用《古今医鉴》的高枕无忧散,药方为温胆汤加人参、麦冬、龙眼肉、酸枣仁、石膏,方中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加酸枣仁养心安神,可提高睡眠质量。党参(人参用党参代替)、麦冬、龙眼肉益气养阴,可解除气短口干,神疲乏力;石膏清热除烦,可缓解烦燥不安。全方共奏扶正祛邪兼顾,益气而不滞,养阴而不壅,祛痰而不燥,对于长期失眠少阳枢机不利,津气失调,心虚胆怯者用之,每获佳效,名为“高枕无忧”实非过誉也。

五诊:烦燥不安,舌红苔黄消失,心悸胆怯,触事易惊,多梦易醒,熬夜则入睡困难,气短乏力等证可见,说明痰火以除,正气未复。临床当以珍珠母、龙齿镇静安神,平肝归魂;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枣仁丹参养心安神;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参、大枣益气健脾,气血兼培,以理其本;竹茹、远志除烦定志,以祛余邪。全方平肝养心,健脾益气,柔肝养血,除烦定志之功。本方是学生自拟的经验方,名为为“子午两益汤”主治心胆气虚的失眠悸胆怯等证。若心悸口干者,加麦冬20g、五味子15g以滋阴安神;若气短倦怠者,加人参15g、黄芪30g
以补气宁神;若用脑过度善忘者,加石菖蒲15g、龟板15g
以开窍健脑。

中医是讲究辨证的,但我们所学的教课书的辨证,只能叫做辨证型,是给初学者一个雏形。临床上我们应该知道中医是整体运动的辨证观,治疗时应该有层次性的论治思路。好比两人对弈象棋,一步当头炮是不能制敌的。正如古人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医治疗法则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