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绥边区

 黑老赵 2013-05-05

作者:未知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 446 | 时间:2009-8-21 17:20:00

晋绥边区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

在抗日战争中,晋绥边区是敌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解放区之一,为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唯一的交通要道,也是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重要屏障。如果将整个解放区比作一个正在抵御外侮的巨人,陕甘宁边区是中国解放区的首脑,那么就其地区的位置来看,晋绥边区是中国解放区的咽喉。晋西北的八分区和六分区,就是当时中央通向华北、华中等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要道。中央文件的传送通过这里,大批干部来延安开会学习通过这里,延安派干部前往敌后各解放区通过这里,护送任务特别紧张而艰巨。

因此,毛泽东同志曾说:“晋西北有着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晋绥边区的主要缔造者贺龙同志曾对干部战士说:“晋西北虽然条件最差,但离党中央最近,党中央和毛主席派我们来守延安大门,这是对我们的信任。”

晋绥边区的范围与人口

     晋绥边区所管辖的地区比较辽阔。全区西凭黄河天险,东临汾河、扼同蒲、平绥铁道,北越平绥迄蒙古草原,南抵巍峨雄伟的吕梁山脉。前与晋察冀、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呼应,后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依。它威胁着华北敌人的侧背,屏障着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全境纵长二千里,横长五百里,包括着山西同蒲路以西的大部,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路以北地区。境内有吕梁山、管岑山、洪涛山、云中山、大青山等,形成了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天然条件。

晋绥边区人口五百二十二万余人,大部为汉人,绥远省境居住有蒙古民族,并有回、满少数民族。对于祖国的解放事业,晋绥边区人民作了可贵的贡献,他们有力的控制了平绥、同蒲两条晋绥敌伪的大动脉,并长期的把太原、大同、归绥、包头等战略要地置于我军威胁下。边区军民支付了重大的代价,五万零三百二十七位八路军战士,和十一万三千八百余名老百姓的鲜血,洒遍了晋绥边区的原野。

                                                晋绥边区辖区

当时边区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它是由边区临时参政会民主选举产生的),共辖十二个行政区:其中绥远省的三个行政区归绥蒙政府领导,绥蒙政府直辖与边区行署,军事区划与行政区划一致。全区共有五十个县,计为晋西的兴县、岚县、神府、保德、河曲、五寨、岢岚、神池、偏关、平鲁、朔县、左云、右玉、怀仁、大同、山阴、宁武、静宁、忻县、谆县、中阳、石楼、临县、离石、方山、静乐、孝义、灵石、汾阳、平介、文水、交城、太原、清源、徐沟、阳曲、洪赵、汾西、大宁、永和、隰县等四十一县,及绥远的和林、清水河、凉城、归绥、武川、陶林、兴和、集宁、丰镇等九县。

                                              晋绥边区群英会

边区政府奖励各个战线上有创造、有功绩的英雄与模范人物。从人民政权建立后第二年——1941年开始,边区行政公署就每年召开一次劳动英雄大会,奖励生产战线中的英雄模范。第一届参加者八十三人,第二届参加者一百零三人,第三届参加者一百三十人,第四届参加者七百五十一人。

其中,拥军模范任万生,儿童英雄赵金梁,小民兵英雄任免则,夫妻模范樊宏才与王淑女、刘世海与高桂花、刘文锦与王拖儿,模范家庭赵成成、郝二兰与儿子赵金梁,朝鲜革命战友金平,伪军被八路军解放又选为劳动模范的高守义,妇纺英雄刘能林,民兵英雄路玉小,部队英雄安骏,农民英雄康三年,“军人爸爸”称号的是任万生,“军人妈妈”称号的是王补梅。

农业英雄张初元,战斗英雄邓朝贵,民兵英雄段兴玉,工人英雄张秋风,妇女英雄张秋林,均为特等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抗战初期创建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又称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它包括黄河以东、同蒲铁路及汾河以南、汾(阳)离(石)公路以南,风陵渡以北的地区。境内山脉有吕梁山,介于黄河与晋中盆地之间,南北长达4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是陕甘宁边区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与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联系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行政区域来说,这个地区主要包括山西的第六、第九两个行政区及第四、第七两个行政区少数县。第六行政区初时共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乡宁、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城等15个县;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分署所辖地区为新降、稷山、河津、万泉、猗氏 、荣河、临晋 以及第六行政区划出的吉县、乡宁共9县。若从中共晋西南区党委所属各个特 委辖区来说,尚有乡吉特委所辖第七行政区的闻喜、夏县、虞乡、永济等县的一部分,和汾孝中心县委所辖第四行政区孝义和汾离公路以南,平(遥)汾铁路两侧的汾阳第二三区。全区面积接近3万平方公里,人口共有300多万。

在政治上,晋西南市一个统一战线地区。新军新派以第六行政区为根据地,旧军旧派以第九行政区为根据地,两种势力并存,有斗争又有团结。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根据中共中央统一部署创建的。

    晋西支队又称陈支队,总号为第一一五师独立支队,支队长陈士渠、政治委员林枫(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