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葡萄根

 植物科学知识 2013-05-05
葡萄科野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植物约有25种,多数具有药用价值。自1970年以来,麻城地区骨髓炎专科医院以野葡萄根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经长期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肯 定的疗效。近年来,有关这些植物的性状鉴别、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现就这些资料综述如下。

1  原植物调查
 
陈科力等在麻城野葡萄根的主要采集地区歧宁、三河、黄十岗等镇的实地调查中,发现用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湖北民间草药野葡萄根并非一种植物的根,实际为葡 萄科野葡萄属以下四种植物的根。
 
(1)野葡萄又名山母猪藤、消黄散。用于治疗骨髓炎、无名肿毒等。
    
(2)光叶野葡萄功效同上种。
 
(3)异叶野葡萄又名野葡萄、野葡萄,用于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等。
 
(4)三裂叶野葡萄又名玉葡萄、见肿消、大接骨丹。其根即玉葡萄根,又名金刚散,广泛用于多种外科疾患。

光叶野葡萄和三裂野葡萄主要 分布在低纬度的河边树林和堤岸上。野葡萄和异叶野葡萄多在较高纬度的丘陵山区,一般海拔在350~600米。这些植物上部叶多不裂或浅裂。其花序和果实相 似,而它们根的形状、颜色更是极为类似,单凭性状特征,难以区分它们,这是收购和应用中的野葡萄根生药材为野葡萄属多种根的原因[1]。

2  原植物及根的鉴别

2.1  野葡萄根薄层鉴别
 
罗毅,陈科力等人以羽扇豆醇,B谷甾醇,胡萝卜苷及儿茶 素为对照品,用薄层色谱法[2]鉴别上述四种野葡萄根,结果发现四种来源植物的根中均含有羽扇豆醇,B谷甾醇,胡萝卜苷及儿茶素,还含有许多其他相同的成 分,表明四种来源植物的亲缘关系很近,均作为野葡萄根的药源有一定的科学性,据此可以初步将这四种植物与其它植物区分开来。薄层色谱的结果还可以看出这四 种植物的根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尽相同,因此,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区分它们,并可以作为开发利用这四种来源植物的鉴别依据。

2.2  野葡萄根形态组织鉴别
 
四种野葡萄根的生药性状与形态组织特征极为相似:木栓层数列,皮层较窄,韧皮纤维束数轮、内轮断续呈环状,形 成层环明显,木射线放射状,与木质部束相间排列,韧皮纤维和木纤维胞腔中常具横隔,导管为梯纹和梯网纹,薄壁细胞和木纤维胞腔中富含淀粉粒。淀粉粒多为单 粒,壁上可见瘤状突起,含针晶和簇晶。但是四种植物根的显微特征也有一定的区别:野葡萄,光叶野葡萄和异叶野葡萄韧皮纤维末端有突起、分支,而三裂叶野葡 萄韧皮纤维末端有突起,未见分支;野葡萄和异叶野葡萄木纤维多为长棱形及不规则条状,而光叶野葡萄木纤维多为长棱形;野葡萄和异叶野葡萄的区别主要是野葡 萄药材表面具较多横裂纹,淀粉粒瘤状突起多,复粒由2~3分粒组成,少数木射线细胞末端具尾突,而异叶野葡萄药材表面横裂纹较少,淀粉粒多较小,瘤状突起 少,复粒由2分粒组成,偶见3分粒,木射线细胞末端未见尾突[3]。

3  化学成分

到目前为止,治疗慢性骨髓炎 的四种野葡萄中仅有异叶野葡萄和野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张琼光等从异叶野葡萄根中分离出6个单体化合物[4],经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β 谷甾醇,  β 胡萝卜苷,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儿茶素。陈科力等从野葡萄根分得6个成分[5],经光谱分析鉴定为羽扇豆醇,  β 谷甾醇,胡萝卜苷,儿茶素,蔗糖,棕榈酸。另有王映红等利用高效液相 核磁共振联用技术(LC NMR)分离检测了微量级野葡萄根提取物混合[6],确定主要成分为――白藜芦醇四聚体vitisin B。白藜芦醇低聚芪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癌、抗艾滋病等作用。在研究中,陈科力等发现上述四种植物的根均含有鞣质,含量在2.50%~2.70%之 间[7],鞣质具有抗炎、收敛的功效。

4  药理作用

4.1  抗炎作用

黎莉[8]利 用一种适合外用给药改良的ZaK大鼠慢性骨髓炎模型研究野葡萄根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实验中向大鼠胫骨近端骨髓腔注射鱼肝油酸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 液,3周后形成骨髓炎,再用野葡萄根膏外敷,连续治疗4周后,运用骨髓腔细菌数和X光片来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野葡萄根膏能抑制骨髓内金葡菌,减轻骨 髓炎的炎症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疗效与以西药利福平50mg/kg剂量皮下给药连续治疗4周后的疗效相似。

4.2  抗病毒作用

4.2.1  抗鸭乙肝病毒

陈科力等[9]用野葡萄根提取物以相当于原生药4g/kg的剂 量灌胃治疗鸭乙肝病毒感染呈阳性的雏鸭,并以25万u/kg剂量的α 干扰素治疗组作为对照,同时治疗7d。根据鸭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滴度测定,结合肝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野葡萄根提取物有明显的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 虽然在治疗刚结束时测得其效果略低于α 干扰素,但其作用持久,且没有反跳现象。

4.2.2  抗单纯疱疹病毒

野葡萄根通过提取得到不同提取物,用之进行Hep 2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发现其中除去鞣质后的水溶性部分在160μg/ml(以药材计)浓度以上时具有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该作用与药物浓度 成明显量效关系[10]。

4.2.3  抗柯萨奇病毒

张巧玲等[11]研究了野葡萄、异叶野葡萄提取物对Hep 2细胞的毒性和抗柯萨奇病毒B3的作用及其机理,发现异叶野葡萄可直接杀伤病毒,IC50为1.21μg/ml,治疗指数为6.7。野葡萄可阻止病毒的吸 附,IC50为0.56μg/ml,治疗指数为16。

4.3  保肝护肝

陈科力等[12]用野葡萄、异叶蛇葡 萄、三裂叶野葡萄根的乙醇提取液(1g生药/ml)对D 氨基半乳糖(600mg/kg)所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进行治疗,并用联苯双酯0.05g/kg作为对照,连续给药7d,发现这三种植物的根都有一定的促 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在相当于生药7g/kg的剂量下,野葡萄可明显降低D 氨基半乳糖所致的ALT和AST升高,效果高于联苯双酯。异叶野葡萄、三裂野葡萄无明显降低ALT作用,但能显著降低AST活性,效果不及野葡萄,在此剂 量下,三种植物对D 氨基半乳糖所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都有保护作用,但异叶野葡萄和三裂叶野葡萄效果不及野葡萄。

4.4  抗菌作用

孙江桥等[13]研究表明野葡萄根霜剂以0.5和1g生药/kg剂量外用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 性的增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生长;增加大鼠疮疡模型血清脓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促进家兔背部皮肤创面的愈合。

4.5  酶抑制作用

徐志红[14]报道野葡萄属药用根皮乙醇提取物有抑制蛋白激酶C(PKC)的作用,从野葡萄根分得的没食子酸和 香橙素两种单体也有同样作用。

5  小结及展望

我国是天然药物的宝库,野葡萄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南为 多。随着新药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民间习用药物的开发。

从野葡萄属植物的长期应用和药理研究中发现,该属一些植物 具有显著的抗炎、保肝等多方面作用。这些植物的化学成分虽然已有所研究,但主要药效学物质基础不甚清楚,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明确。该属药用植物临床适用于多 科多种病症,但要开发为新药,还需通过临床研究,积累大量资料。为了扩大药用来源,还有待于对该属多种植物进行广泛研究,找出更多的药用品种,对于无药用 意义的相似品种发现后也应该指出,以免当作药物混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