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和汤宁心悸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5-05
阳和汤宁心悸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6)

“阳和汤”,出自清《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草7味组成,系治疗“阴证疮疡”名方。功能温阳散寒,和血通滞。
心悸有快慢之分。缓慢型心悸常责之于心阳不振,温煦失养,治当温阳立法,正合阳和汤的方意。故临床用阳和汤治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效,但宜化裁:以鹿角霜、桂枝,温阳散寒。熟地、炙麻黄,和血养心,振奋心阳。炮姜温中散寒。合成温阳散寒,养心宁悸之方。
临床应用还应加减:如有高血压心衰者,以蛇床子代替麻黄;心动悸甚者选加川芎、石苇、生龙牡、羌活;形寒肢凉选加仙灵脾、菟丝子、蛇床子;胸闷不舒,选加全瓜蒌、薤白、乌药;气短乏力选加生芪、仙鹤草、扁豆衣;腰酸膝软选加生杜仲、槲寄生、川断。
“阳和汤”这是外科的方,内科大夫用阳和汤来宁心悸。尤其是治疗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它两个主证:一个是温阳散寒,有肉桂、麻黄,它有鹿茸或者鹿角可以改成鹿角霜、白芥子和炮姜,这里面主要用3个药:鹿角霜、肉桂和泡姜;另外和血通滞用熟地。假如高血压心衰的病人引起心律失常,加蛇床子;心悸厉害的,加上川芎、石苇、龙牡和羌活。心悸用羌活非常特殊,从药理来讲,羌活里面的生物碱,能纠正心律失常;从中医来讲悸呀属于风,当然是内风,但中医的悸原生态,内风和外风息息相关,所以用羌活来平悸止悸不矛盾,药理又能抗心律失常,所以这是一个特殊用药。怕冷的加仙灵脾、菟丝子、蛇床子;胸闷、心悸的厉害加全瓜蒌、薤白和乌药;气短的加生芪、仙鹤草和白扁豆;腰酸的加生杜仲、槲寄生和川断。缓慢型的心律失常昨天我讲了,西医没办法,它认为这是个保护性的措施,不要吃药,实际上不是不要吃药,它是没有药。用中医温阳的办法,阳和汤加减有效。当然心律失常, 甭管快速型的慢速型的,非常容易复发,复发的原因就是精神因素,心悸的病人心慌的时候,特别的紧张,特别害怕,怕心脏乱跳,跳了停跳,停跳就完了。但是往 往这病人呢好了伤疤忘了痛,好了以后就不顾一切了,该生气生气,该着急着急,该吃喝吃喝,该抽的抽,所以复发率相当高。怎么办呢?这里我昨天讲了两个措 施:第一个措施,就拿有效的药,快速型的慢速型的做成药粉,装在胶囊里面,至少吃1-2个月,1号胶囊,0.3g,一天吃3次,每次5个,这是一个措施; 另外一个措施就是“两个本”,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来巩固疗效,就是健脾调肾。用两个药:一个就是香砂六君子汤;一个就是杞菊地黄丸。

 

发表于:2013-05-04 19:45
评论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相关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