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秋伤老玉蝴蝶

 dtmz 2013-05-06

悲秋伤老玉蝴蝶

——词牌《玉蝴蝶》欣赏

 

陈敏昭

 

词牌《玉蝴蝶》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玉蝴蝶》为唐代精通音律的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约812-866年)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平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温庭筠《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写闺人秋日怀远:“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上片开头二句一写往日离别,一写今日望归,双起单承。而秋风则是共同的典型环境,由“伤离”而“未归”,其间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出语看似平淡,而词情酸楚,韵调悲凄,后二句全由“未归时”展开,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塞外”句一笔宕开,设想远人所在的地域状貌,“江南”句由远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连及远人的书信,线条明晰,思远情致描摹深透,一种细腻之情洋溢字里行间。“草先衰”,“雁到迟”,足见地远天遥。上片在时间与空间上回环跳跃,把殷切怀人的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片起句写女主人公的形象:嫩脸憔悴,如荷花凋落,愁眉懒画,皆因行客未归。尾二句,总揽全章,纵笔写情:草木凋落的秋天,本来就使人悲凉,在思妇看来则更增愁情,而这种伤心的境况又有谁知道呢?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哀思无限。

长调《玉蝴蝶》为宋人柳永所创,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也有九十八字体。

“⊙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北宋柳永创作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通过对萧疏清幽的秋景描绘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起句“望处雨收云断”,写目之所见,天边风云变幻,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栏悄悄”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到“目送秋光”上。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悲秋诗人、春秋时期的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秋”。紧接着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做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在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哀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觉。“苹花见老”,既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抒写怀远之情做了充分的铺垫,“遗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在词中是一个转折。人在寂寞伤心的时候。最容易勾起对良朋挚友的怀念,似乎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慰藉,故在景物描写之后,不期然而然地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

下片换头,插入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朋友在一起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是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无心观赏而白白的过去。言“几孤”,言“屡变”旨在加强别后的惆怅。“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是指朋友所在地,因不知故人何在,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在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切盼望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末尾三句,以景结情。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惆怅,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刻画出主人公久久的伫立在西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一个“尽”字,道出了伫立凝望之久,言有尽而意无穷。

柳永这首词不用僻典,不用冷字,简单直白,如诉家常,但并不浅俗。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两宋交替之际的王安中(1075-1134)人品颇遭人议,而其词却有佳作,《玉蝴蝶·御水毂纹风皱》(题下有“和梁才甫游园作”, 王安中存世词中多有与梁才甫唱和之作)就是一例:

“御水毂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曲坞藏春,朱户翠竹参差。过墙花、娇无限思,笼槛柳、低不胜垂。海棠枝。为君爱,未敢离披。

迟迟。日华融丽,悠扬丝管,掩冉旌旗。喜入繁红,坐来开尽不须吹。听莺迁、还思上苑,约凤浴、应展新池。促归期。燕飞蝶舞,特地熙熙。”

南宋史达祖(11631220?)也作有《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一首,是在他被贬之后,以景起兴,悲秋伤老,在瑟瑟秋风中思乡怀人的佳作,值得一读: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辛弃疾也用一首《玉蝴蝶慢》,写得大气自然:

“古道行人来去,香红满树,风雨残花。望断青山,高处都被云遮。客重来、风流觞咏,春已去、光景桑麻。苦无多。一条垂柳,两个啼鸦。

人家。疏疏翠竹,阴阴绿树,浅浅寒沙。醉兀篮舆,夜来豪饮太狂些。到如今、都齐醒却,只依旧、无奈愁何。试听呵。寒食近也,且住为佳。”

 

201355星期日,上阳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