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报106期资料收集

 bdcxrh 2013-05-06

不得不知!抗癌水果蔬菜前16强排行榜

1、梨    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古代医家多用之于食道癌、贲门癌和胃癌。如《滇南本草》云:治胃中痞块食积。《本草求原》也曾介绍:治学业衰少,渐成噎嗝;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圣济总录》中还有一便方: “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 大雪梨1个,以丁香15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熟食之。由于里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都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所以梨还适宜鼻咽癌、喉癌、肺癌患者服食。

 

·        

2、猕猴桃   含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之高是橘子的4-12倍,是苹果的30倍、葡萄的60倍。通过近年的研究证实,猕猴桃中含有一种具有阻断人体内治癌的亚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质,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        

3香蕉   性寒、味甘,能清热、通便,对大肠癌患者尤为适宜。据现代医学研究,香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镁,而镁有预防癌症的作用。198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发现,香蕉的提取液对三种致癌物——黄曲霉素B14-硝基喹啉-N-氧化物,苯丙(a)芘,都有明显的抑制癌的作用。

 

4、荸荠   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本草备要》中早有荸荠治五种噎嗝的记载。《本草汇编》还说:荸荠入药最消痞积,与鳖甲同用最佳,亦不耗真气。近年来,上海市肿瘤病防治研究协作组发现荸荠在动物体内均有抑瘤效果。由于荸荠含抗癌物质,所以,有的医家用来作为癌症患者的佐食。如对肺癌患者或乳腺癌患者,用鲜荸荠60克,同海蜇30克,开水炖服。治疗食道癌时,配合用荸荠10个,带皮放在铜锅内煮熟,每日服食。对于脑癌、鼻咽癌、喉癌、淋巴肿瘤等患者,只要出现有痰热症状或癌症患者在化疗放疗后出现津伤热渴时,皆宜食用,这对缓解病情、改善症状都有益处。

 

5、红枣   能补脾胃、益气血,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P及胡萝卜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P的含量特别多,均居百果之冠。国外学者分析出大枣中含有一组三萜类化合物,为抗癌的有效成分;也有研究认为,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环磷酸腺苷,具有抗癌作用。所以,大枣又是一种抗癌果品。在民间,不少肿瘤患者手术、放疗或化疗后,常食大枣粥,或用黄芪煨大枣,每日用大枣10颗、生黄芪30克,共煨煮。这对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均有裨益。

6、橘子   凡芳香科柑橘属的一类水果,诸如柑子、橘子、柚子、橙、柠檬、金橘等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防癌的屏障,可以阻止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尤其适宜食道癌、胃癌、肺癌、喉癌患者食用。

 

·        

7、草莓   适宜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肺癌患者以及这些癌症患者在放疗期间食用,可以收到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利咽润喉的效果,对缓解放疗反应、减轻病症、帮助康复也有益处。据《商业周刊》报道,美国俄亥俄医学院病理学家加里。斯托纳和农业研究所植物遗传学家约翰。马斯在研究中发现,草莓中所含的鞣华酸能保护人体组织不受致癌物的伤害,从而对防治癌症有利。

·          

·        

8、无花果  能消肿解毒,适宜大肠癌、食道癌、膀胱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肉瘤等多种癌症患者食用,是一种广谱抗癌果品。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无花果的确有良好的抗癌功效。据报道:干果的水提取物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所得到的乳汁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小鼠自发性乳癌,致使肿瘤坏死; 又能延缓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肉瘤之发展,使其退化。

·          

·          

9、苹果   据现代科学研究认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经常食用,可以使肠道内胆固醇含量减少,粪便量增多,减少直肠癌的发生。同时,苹果中因含有丰富的果胶,果胶能破坏治癌污染物——放射性气体,从而减少癌症的形成。

·        

10罗汉果  适宜鼻咽癌、喉癌、肺癌患者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肺止咳、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利咽开音的作用,对这几种癌症患者放疗后出现的烟干、烦渴、干咳、低热亦有缓解效果。

·        

11菱角  1967年日本《医学中央杂志》报道:发现菱角对抑制癌细胞的变性及组织增生均有效果,在以腹水肝癌AH-13及艾氏腹水癌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菱角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菱角同粳米煮粥食用,也可用菱角加薏苡仁一同煮粥,适宜食道癌、胃癌、直肠癌、幽门癌、宫颈癌、乳腺癌患者经常食用。

·        

12百合  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功能,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有效成分——秋水仙碱,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对多种癌症有效。适宜肺癌、鼻咽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等患者食用。同时也适宜这些癌症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出现体虚乏力、干咳少痰或咯血、心烦口干、体有低烧、心悸失眠时服食,可以收到止咳、止血、安神、增强体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放疗反应的效果。也可以制成百合粥,或为百合羹,或煎百合汤均为适宜。

·        

13核桃  又称胡桃,它既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强身食品,同时也是一味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所含的锌、镁及维生素AB1B2CE等,皆可防癌抗癌。无论是健康人,或是癌症患者以及放疗化疗或手术后,经常食之,都可强壮身体,防癌抗癌,益寿延年。

·        

14莲子  性平、味甘,有养心、益肾、健脾作用。宋代《图经本草》中记载:莲子捣碎和米作粥饭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所以,凡癌症患者以及放疗化疗后体质衰弱时,均宜常食莲子。近代药理发现,莲子所含的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对于妇女子宫癌赤白带下者,有人用莲子(去心)、芡实(去壳)各60克,以适量糯米煮粥,再加红糖服用。肺癌患者低热、干咳以及放疗化疗后体弱者,民间喜用莲子同百合、山药、银耳、冰糖煮食。

·        

15薜荔果  俗称凉粉果、木馒头。性平、味甘酸,有活血、消肿、解毒、利湿、通乳的功能。近代药理表明,它所含的B-谷留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薜荔果对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食道癌、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尤为适宜,可用薜荔果焙干研末,每日2次,每次9克冲服。民间有用薜荔果2个,同猪蹄1只,同煮食用并喝汤。

·        

16、葵花籽  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良蛋白质,以及镁、磷、钙、铁、钾、和维生素PEB1A等。葵花籽仁中所含的氯原酸,经动物实验表明,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因此,葵花籽既是一种营养食品,又是一种抗癌防癌食物。

 

 
 

 


省农业专家助巴东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http://www.  发布时间:2013年5月20日 11:6    
【字体显示:  小】         

  本网讯(特约记者 彭青山 通讯员 谭立才)5月18日,湖北省农业厅植保总站专家组到巴东县大支坪镇,就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进行指导。

  据悉,大支坪镇共栽种费乌瑞它、鄂马5号、中暑5号、鄂马10号4个品种,栽种面积1万5千多亩。当前,正值马铃薯晚疫病高发季节,专家组一行走进该镇十二岭村马铃薯种薯繁殖基地,实地查看了马铃薯生长情况。

  专家组建议,要根据田间生长情况,制定合理防治方案,充分利用新型农药,并进行全天候测报观察,确保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目标。

 

 

巴东银杏技术协会成就银杏产业引领绿色农业

 

巴东银杏技术协会位于“古银杏群落之乡”清太坪镇,协会成立以来,坚持合作发展,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湖北水布垭银杏酒业有限公司,走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发展路子,通过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有效推广,银杏产品的深度开发,销售市场的广泛拓展,促进了全镇银杏产业的快速发展。

协会成立于20074月,历经6年时间的打拼,现在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及周边省市。协会通过推广佛手一号银杏品种,为会员提供优质苗木,传授人工嫁接、人工授粉等种植技术,辐射带动周边三个乡镇4万亩银杏丰产丰收;协会通过整合资源,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形成从银杏种植到银杏果脯、银杏茶、银杏酒、银杏饮料及其银杏提取物黄酮系列产品的加工生产。通过银杏技术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种植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网络有机统一的产业链条。2012年会员总数达到8795聘请专家顾问4人,拥有技术骨干68人,专职和兼职科研人员6,银杏种植科技示范户150户,1 0 0 0亩以上的银杏种植村2 0个、1 0 0亩以上的银杏种植组1 0 0个、1 0亩以上的银杏种植户5 0 0户,实现产值15000万元,利税180万元。

以巴东银杏技术协会为桥梁纽带的银杏产业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银杏加工龙头企业拥有实力雄厚的科技团队、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延伸到农户种植环节与传统农业融合并使之改造升级;二是统一种植技术和管理规范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大面积种植银杏使植被增加保证了生态安全,利用荒山荒坡发展银杏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安全;三是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统分结合”的集约经营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银杏的附加值,从而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独特的优质银杏资源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龙头企业由小变大,现在已经入住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5000万元的生产建设规模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银杏在没有形成产业之前,财政得不到税收,现在银杏产业每年可以为财政增加税收180万元。四是银杏种植第一产业、银杏系列产品加工第二产业、科技服务以及市场网络体系服务第三产业多元结合的综合性大农业,提高了农民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五是原料转化为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拉动了银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符合现代生态的观点、科技创新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也符合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这种发展模式就是绿色农业的模式。

巴东银杏技术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科普惠农系列服务并致力于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建设银杏苗圃基地100,无偿为会员提供银杏苗木300万株。先后聘请专教授为协会培训银杏种植技术骨干和师资,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3000册,发动和号召会员学习研究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与模式。每年开展银杏嫁接、银杏叶加工技术、绿色农业等科普讲座2次。在协会辐射范围内农民种植银杏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协会为中心的三个乡镇每年以2000亩的种植速度增长。6年来共有180名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从事银杏产业,一批以银杏为业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

 

巴东鼎辉生漆技术协会把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巴东鼎辉生漆技术协会地处清江水布垭库区巴东清太坪镇与建始景阳乡之间的支流水系梯子口村一组,协会成立于20085月,现有会员225人,会员分布在梯子口、辽叶坪、白鸠坪、汪家槽四个村。在鼎辉生漆技术协会的组织和带领下,把千亩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鼎辉生漆技术协会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山大人稀、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靠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在家务农都是一些妇女和老人,土地荒芜闲置的现象很普遍。在外打拼十多年并且事业有所成就的谭学品针对家乡土地荒芜闲置的现象决定返乡创业,他根据家乡的自然气候环境及其资源状况结合国内外市场行情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生漆是当地的传统农产品,天然生漆具有许多优良特性用途十分广泛。生漆可以用作军工、化工、纺织、轻工、造船、机电以及工艺制品等方面的重要涂料。生漆是我国特种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资,同时也是传统外贸出口产品。中国是生漆的主要产区并且一直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目前我国的出口能力只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价格不断攀升。

尽管拥有生漆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并且产品的市场前景也广阔,但是生漆生产一直处于分散的野生资源和“百里千刀一斤漆”的原始状态,发展十分缓慢。传统生产经营存在很多弊端:一是零星分散,管理上放任自流,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门机构和技术人员指导,产量不稳定;三是品种混杂,经济效益不高;四是割漆技术原始,生产效率低下。

谭学品坚信只要解决传统生产经营中的弊端,生漆就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发展生漆产业成了他回乡创业的最佳项目选择。根据他的反复研究论证,成立“生漆技术协会”是有效解决传统生产经营弊端的最佳方案,只有通过生漆技术协会这个平台传统生产经营弊端才相对容易得到解决,也只有通过这个平台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才能把生漆产业做大做强。谭学品一方面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漆农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科协、林业技术部门、地方政府、外地客商广泛联系沟通争取支持配合。就这样把荒山变成绿色银行的大本营——巴东鼎辉生漆技术协会成立了,从成立之日就开始彰显科普惠农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独特魅力。

2007年,清江库区发生滑坡,位于岸边的清太坪镇梯子口村一组也在避险范围之内。从此,这里的2786位村民被迫避险搬迁离开自己的家园,留下了大片的耕地和山林。这个小地名被称为大楠坪的地方,从此荒无人烟,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山草坡。201034,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主人。梯子口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大楠坪670亩荒地承包给鼎辉生漆技术协会租期30年。

鼎辉生漆技术协会以大楠坪670亩作为集中连片种植的示范园,然后通过会员向周边荒山延伸,截止2012年底共发展优质毛坝漆1700亩,每亩种植漆树38棵。漆树的寿命周期为40年,7年树龄开始割漆每棵树的产量可达0.5公斤,以后每五年割2次漆,从12年树龄(也就是第三次割漆)开始每棵漆树的产量每次可达2公斤以上,也就是一棵漆树一生40年可以割13次漆累计产量可达23公斤。我们以2012年底上海毛坝漆的批发价格210元每公斤来计算1700亩生漆产出的总价值金额为3.12亿元(1700*38*23*210)。

我们在鼎辉生漆技术协会科普图书室,与前来查阅资料准备研究改进割漆方法的会员聊起了他们的生漆发展情况,他们一语双关地说:“鼎辉生漆技术协会把我们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从2015年度开始就可以陆续提款了”!

 

巴东特早熟马铃薯试种成功

本报讯 (记者边文海 通讯员涂启亮)55日,记者在巴东县官渡口镇陈向坪村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收获特早熟马铃薯。

    据县农业局高产创建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利用三峡腹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在陈向坪村建设300亩特早熟费乌瑞它马铃薯示范基地。通过农业局和乡镇共同协作,农技人员蹲点指导和规范化栽培,帮助农民搞好田间管理,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实现了特早熟马铃薯生产高产高效。

 
“巴东独活”地理商标申报成功
http://www.  发布时间:2013年5月9日 11:6   

  本网讯(特约记者 晏小红)5月9日,从巴东县农业局获悉,经过国家商标总局核准,“巴东独活”地理商标申报成功。

  巴东独活久负盛名,距今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据《中华药典》记载,“独活出口,以巴东独活为正品。”在《中华本草》中,早就清晰地界定 “独活别名独摇草,又名巴东独活、肉独活。”在《神农本草经》、《中国药海》、《本草纲目》等古著中也均有记载,是不可多得的地理标志产品。

  “巴东独活”地理商标申报成功,标志着“巴东独活”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可以将品质独特,香气特异,特定的栽培生态环境,上乘的药理特性以更合法的渠道让人们受益。

  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3.5万亩,主要分布于水布垭、绿葱坡、野三关、清太坪、沿渡河、官渡口、溪丘湾、茶店子、金果坪、大支坪等10个乡镇。


现代农业“靓”深山(图)
http://www.  发布时间:2013年5月9日 11:30    

  5月8日,记者拍摄的巴东县茶店子镇洞坪村一角。近年来,该镇抓住城郊“菜篮子”建设机遇,在洞坪村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蔬菜大棚122个,对村民进行“一人一技”的专项技能培训,配套打造特色民居50户,蔬菜大棚和特色民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特约记者 王国燕 摄)

 
 
“科技拐杖”让残疾人富起来(图)
发布时间:2013-05-04 16:45:56


 

  5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大岩村二组残疾人张正武从县农业局技术员手中再次领到茶叶专用肥、农村实用技术手册。三年前身为残疾人的张正武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了农业部门组织的科技培训,自那以后,他开始科学种养,科技成了他的另一双“拐杖”。与3年前相比,他耕种的土地由原来的0.5亩,变成了10亩,捡来的“撂荒地”让他种上了3亩白茶,养了10头猪,10只羊,因为有了科技的支撑,如今,年收入突破了3万余元。(特约记者 晏小红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