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06

创新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可以把它看成一种思想,让管理干部和普通员工从思想高度认识和展开创新,从观念意识上思考何处可以创新创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工具,让管理干部和普通员工找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方法”的途径,从操作上找到一种思考方法论。还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路径,让管理干部和普通员工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基础上,不受固化的条款约束,主动想办法动脑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使更多创造变成可行的方法,使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一个持续走高的台阶,而不是一根套在运营机制上的绳索。

但做好创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以发现更好的创新机会,并支持创新的持续展开。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典型特征

先看一个小案例:

质量检验员发现某道生产工序(A)的质量,常因人员流动而极不稳定,但同样的人员流动情况,另一道工序(B)的质量就要稳定很多。为搞清楚管理要求和执行条件差别不大的两个环节,为什么质量的稳定性会差很多,通过对比会发现:

工序A被认为作业简单,不需要编制标准的工艺文件,每有新人上岗,制作岗前培训即可。但这道看似简单的生产作业工序,却需要良好的经验作保障。以往,因为操作员经验较好,技术部门就未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后来人员流动了,技术部门却没有相应的配备标准作业指导文件。工序B从一开始就要求每项订单,都必须编制和发放标准作业指导文件,无论人员怎么流动,按作业要求操作,一般一个月左右即可达到熟练人员的操作水平。

上面的小案例表明,操作要求差别不大的两道不同工序,是否编制发放了书面的标准操作要求,对作业结果的影响极为明显。

标准化管理,就是将各类管理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各种措施、流程、工具,在一个网状管理系统内互相促进、互相督促。比如上面案例中,标准作业指导文件就是标准的执行流程与规范。操作人员只要按要求操作,一般能得到较为稳定的生产作业成果。管理的标准化,包括了事务执行和信息反馈。定期分析各项事务的执行情况,规范、执行、反馈构成了管理循环。

这种系统化的管理循环,称之为“机制”,它有自己典型的“特征”:

强制性——达到预先设定的某一条件时,相关人员必须行动;

自觉性——制度规定了执行方法,相关人员都了解该如何行动;

流程性——每个结果都必须以某种规定的方式向下一个环节流转;

修正性——任务执行的循环,多次遇到同样或类似障碍时,会强制启动针对障碍的修正改进行动。

标准化管理包含对标准本身的调整,形成一种明确的强制性——由制度而非人去调整执行绩效,强行督促员工遵守标准规定的任务执行过程,使规定的要求逐渐成为习惯性行为。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后,企业管理改进的变化可以预测,这就使标准化管理的运行结果可以预测。

体系也要有破有立 

有效地管理,必须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而调整,才能使企业适应竞争变化。俗语说“不破不立”,不破除过去的定式,就不能实现新的突破。只有不断打破原来的管理模式,才能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体系也是在持续更新中实现变应变。只是“破”不是想“破”就“破”,要仔细分析原有体系的运行状态,破与立之间哪个更经济,破与立的难度有多大,风险有多大。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破”不是全部废止,而要从某一角度切入,实现原有体系的变化。“破”要讲究技巧,考虑人的流动、新的工具和重心的偏移。

看一个例子:

某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已经多年,围绕招聘、岗位分配、工作考评、薪资安排等,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最近两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人员流动加快,新人员以80后、90后居多,员工对工作评价和部门间的协作意见很大。人力资源部门做了很多沟通协调工作,但总体效果一般,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人力资源总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多方求教后,意识到是成型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体系出了问题。

人力资源部门把这一发现提交给总经理,总经理很诧异。因为,这套制度在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怎么会成为障碍呢?经与管理专家交流后,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在近两年剧烈的市场环境和用工规则变化后,已不能适应新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按规定执行,无法满足员工期望,也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所需的灵活性要求。

所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检讨以往的管理模式,是否仍然适用于当前的管理目标,并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管理重心偏移也会引发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破与立,比如一段时间以强化人力资源为主,那么所有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都要检查是否形成标准,所有和人力资源有关的原有标准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或优化。再比如一段时间偏重于基层组织建设,那么所有基层管理和组织建设的工作都要下移到基层,上层管理变成了服务,市场化行动变成了业务支持,与此相关的标准就要做必要的审查与修订,以适应新的运营目标的要求等等。

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做出管理重心的偏移,以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管理的瓶颈环节。通过破除原有的管理平衡,逐渐地加强部分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建立新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如同蛇蜕皮一般,去掉原来的僵化的体系,形成新的更具适应能力的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很具体 

有人常说,标准化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其实,标准化管理体系很具体。明确职能责任,制定执行规范和流程,收集执行记录和做好数据分析,加强执行和反馈的管理,就会逐步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执行模式。标准化管理体系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积极性、扩大生产运行成果的有效手段。

来看个例子:

很多企业都会开运营会议。会前会发通知告知参会人参会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等。开会时,大多逐个发言再进行汇总,最后得出会议决定。会后整理出会议纪要发给各相关部门去落实。但是,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要求执行的东西,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议中因为信息不充分,或对决议项背景了解不够,常常因为确定执行责任而推诿或争执不下。

如果制定出清晰的会议管理规则,包括接到通知后,应该做好什么准备,或收集那些信息作为会议讨论的参考。会议结束如何确认执行责任,会议决定事项如何跟踪和反馈,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会议效率,缩短会议时间等。那么很多沟通和执行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这就是一种标准化的执行。如果将会议、绩效考评和检讨、重点问题讨论、日常制度执行等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执行力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地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三种方式:

分总式执行:通过发动各部门、各层级对自身工作要求或方法的改进,提出标准管理和操作要求的修订和提升方法。从每个部门或层级开始,带动某一个职能管理的固化和稳定。如生产部提出生产组织管理的执行制度,会使生产管理逐步标准化。半年或一年后,对各部门、各层级的新规则进行评审,修订相关管理规则,形成互相匹配的管理体系。然后集中对标准化管理规则进行系统修订,即可提高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

先分后总的方式要根据绩效目标,设定不同部门的标准化规则改进要求。

自上而下式,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强化某项要求的执行力角度开始,对应部门进行系统调研和总结,确定要规范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制定系统的标准要求。再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待内容完善后,先对新规定进行宣传,自上而下要求员工执行起来。执行半年或一年后,确定效果并整理执行规则,与原有规则相结合,补充和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细则,提高覆盖范围。

自上而下式,强调系统性展开,主动设定目标和改进要求,

倒推式:通过培训和教育,对计划改进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范围进行宣传。根据设定的改进框架发动全体员工总结各自的经验,提出制度修订要求。接收了员工的建议后,对改良建议进行评价筛选。有改良价值的规范、工作要求或流程,进行提炼和规范后向上一级逐渐延伸。执行半年或一年后,整理所有改进建议,补充和完善管理体系的细则,提高覆盖范围。

倒推式要求按体系维护的各项操作,自下而上的修正和完善原有制度。

兵法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建立有效地标准化管理体系,无需讲究哪一种规则,但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全体员工,在执行中提高、在思考中突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