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筒子戏

 民族地志 2013-05-07

        大筒子戏以主奏乐器大筒子胡琴得名。又称“拉胡戏”、“筒筒戏”,因常与八岔戏同台演出,民间通称“二棚子”,它与“汉调二黄”等剧种比较,组织也没有那样庞大,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过去的班社,最多也不过二十余人;演出付不拘舞台大小,即或只有桌子、椅子,只要演唱者当场能够凑合几折戏,就可就地演出。由于这种戏的组织简单,花钱费事不大,最适合于农村演出。所以过去在安康、洵阳、汉阴等地很流行。它的演出形式,是运用民间的歌舞形式。节目内容,多是农村人民生活和民间故事传说台词既通俗易懂,腔调又优美。

         除了专业和半专业班子外,小场子、打围鼓也演唱大筒子戏。大筒子戏文、武场齐全。行当分工也日趋细致、末角、生、老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彩旦、老丑、小丑均有。唱腔有七个曲调,分别是:小生调、老生调、老配少调、半板、板半、阴调、放哀。其中小生调和老生调为多行当用,小生调为小生、小旦用,老生调为老生、老旦用。老配少调一般噗老生、小生对唱时用。这些不同的曲调均有自己不同的特征。它的音乐句子结构为上下句的对偶句,比较简单,变化也很少,每段唱腔上下句的节数相等。曲调细腻缠绵、流畅,自由活泼,跳跃性大。

         大筒子戏的传统剧目124个,多属民间故事及神妖传奇,以短小折戏为主,本戏较少。代表剧目有《百草坡》、《万寿图》、《阴阳扇》、《兰桥会》、《店家会》、《东京头》、《鞭打芦花》、《正德访贤》、《铁板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