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诞生

 青衣梅韵 2016-08-12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请关注网站 

京胡艺术网 (全国首个京胡门户网站)

http://www.jinghuart.com/




18世纪末,中国的戏曲声腔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几个重要的系统,并一直发展到近代。当时在民间流行的地方戏包括高腔(腔高调喧,有一人唱众人和的帮唱特点)、梆子腔(是中国黄河流域戏曲的主要声腔)、弋阳腔(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戏曲声腔)、柳子腔(起源于山东,集合了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小曲为唱腔)等等。在那时的文人看来,这些杂七杂八的剧种是无法与有着典雅的文学趣味和严整的文学剧本的昆曲相提并论的,在表演的表情、身段、曲调上也比不上昆曲来得严格规范。因此,他们把这些地方戏称为“花部”或“乱弹”,带着鄙夷的态度。但正是这些缤纷的“花部”,在民间文化中浸染了生动之姿、活泼之态,并以其特有的民间色彩和相对灵活自由的表演形态给中国的戏曲舞台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每逢各种节日、皇帝登基和帝后的生日等重大庆典,皇亲国戚都要聚在故宫的畅音阁中看戏。这里的大戏台共分三层,后面有木楼梯把三层台连接起来。最下面的一层中央和四角有五口地井,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把布景和人物从地下托上来;又有三口天井通达上面两层,演出神鬼戏时,用辘轳架把人物和布景从上面送下去,能造成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帝后在戏台对面的阅是楼看戏。

 
畅音阁大戏台

“花部”的兴起,与其本身的通俗性有关。花部诸腔戏多是演出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都是农业社会劳动阶层喜闻乐见的剧目;唱腔明快激烈,唱调念通俗易懂,符合劳动阶层的欣赏水平和艺术情趣,被普通百姓视作最好的娱乐形式。蓬勃兴起的“花部”孕育了京剧的萌芽。京剧并不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其前身是17世纪中叶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分盛行的徽班(安徽戏班)演出的“花部”。他们并不是只演徽调,也演昆曲、汉戏(发源于湖北)和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梆子。京剧早在徽班进京以前,就融合了“二簧”与“西皮”(“西部唱调”之意)的特点——“二簧”的特点是比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节奏比较平稳,起音、落腔多在板上,由于唱腔流畅、舒缓,比较适于表现忧伤、沉思、感叹、悲愤等情绪,多用于悲剧;“西皮”的曲调活泼跳跃,刚劲有力,唱腔明朗、轻快,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或愤怒的情绪。这两种调式是构成京剧声腔系统的核心。

 

晚清著名画师沈容圃所绘《同光十三绝》戏装人物画像,长丈余,现藏于梅兰芳纪念馆。所画均为不同行当中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分别是程长庚饰《群英会》鲁肃(左六,老生行),卢胜奎饰《空城计》(或《战北原》)诸葛亮(右四,老生行),张胜奎饰《一捧雪》莫成(左二,老生行),杨月楼饰《四郎探母》杨延辉(右一,老生行),徐小香饰《群英会》周瑜(左七,小生行),谭鑫培饰《恶虎村》黄天霸(右二,武生行),梅巧玲饰《雁门关》(或《四郎探母》)萧太后(左三,旦行),朱莲芬饰《玉簪记· 琴挑》陈妙常(右三,旦行),时小福饰《桑园会》罗敷(右六,旦行),余紫云饰《彩楼记》王宝钏(左五,旦行),郝兰田饰《钓金龟》康氏(左一,老旦行),杨鸣玉饰《思志诚》闵天亮(右五,丑行),刘赶三饰《探亲家》乡下妈妈(左四,丑行)。画像中没有净角演员,虽不能完全代表同治(18621874)、光绪时期(1875-1908) 北京舞台上最杰出的演员,但作为京剧趋于成熟时期的图像资料,已弥足珍贵。

 
同光十三绝(局部)


1790 年(清乾隆55年),以高朗亭(1774-?)为首的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清乾隆皇帝(1736-1795 在位)80寿辰的庆祝演出。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几个徽班也陆续进京。徽班进京本为进皇宫祝寿演出,但他们演罢祝寿戏并未返回家乡,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

 

与已经在城市活跃了数百年的昆曲不同,京剧的音调朴直易学,不执着于固定的曲谱,不受套曲形式的束缚,也不必通晓音韵和曲文里的词藻、典故,而一任方言俚语、土腔俗调自由组合。不同风格的剧目演出形式自然也很灵活,还保留着某些生命力顽强的原始形态,如后台帮唱、运用锣鼓打击乐等,一直为乡村观众所喜闻乐见。


 
    从景山上看紫禁城


徽班进京之初,清朝统治尚在兴盛期。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社会稳定、商业繁荣,整个社会的文化积累已经很深厚;无论是诗文小说、金石书画,还是庙堂宫殿、园林庭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在戏曲方面,当时几乎全国大多数的地方剧种都在北京上演过了,戏曲艺术的整体繁荣给京剧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其它的说唱艺术如评书(民间艺人讲故事)、相声(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艺术)、杂曲(民间说唱艺术)也都相当活跃,各个剧种之间、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和影响,正处在一个交融共享的繁盛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可以说京剧是南北民间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富有古朴韵味的北京城


 正是由于徽班有着丰富多彩的声腔曲调和大量题材广阔、情节动人、语言通俗的剧目和独特的武打技巧,演员又多身怀绝技,加之他们善于吸收其它戏曲艺术的表演特长,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

 

从乡间的野台戏发展而来的京剧观众面非常广,不仅包括皇室成员、达官显贵,还有文人学士、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京剧由此逐渐成为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市民艺术。到了京剧日趋成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京的手工业、商业已很发达,全国各地的商人会馆最多时达360 多所,而且为市民服务的一些消费行业也较为繁荣。当时的前门一带既是商业中心,又是茶园、戏园、饭庄、会馆等公共场所的集中地,而在天桥、钟鼓楼一带,不仅云集了小商小贩,更是各行艺人当街卖艺的集散地。这些不仅为定期的剧场演出提供了基础,也为剧场、戏班子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


 
    清音楼观剧


860 年以后,伴随着商旅往来和戏班子的流动演出,京剧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山东一带曾是最早流行京剧的区域,此外,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1867年,京剧传到上海,一些当时知名的京剧演员陆续南下,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京剧进入上海后,又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以至有了后来的“京派”、“海派”之别。到20 世纪初,南至福建、广东,东至江苏、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演出。20世纪40年代,京剧在陕西、四川、广西、贵州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 年,梅兰芳(1894-1961)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此后随着了解的加深,国际上公认京剧是中国的演剧学派。京剧现已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众、影响之深,均居中国戏曲之首。

 
            伶界大王谭鑫培拍摄《定军山》(谭饰黄忠)


 泰丰照相馆是北京最早开设的照相馆,经理任景丰曾赴日本学过摄影技术。1905 年,他购置了一架法国制造的手摇摄影机,在琉璃厂的土地祠庭院内,利用自然光为好友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一剧中的几个片断,共拍摄了3天。影片共三本,虽是黑白无声片,却是中国第一部电影,而且是戏曲片。影片曾在大观楼和吉祥园放映,后又在江苏等地放映,受到普遍欢迎。


——————————————————————————————————

美德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