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康八岔戏

 民族地志 2013-05-07

八岔戏,又称“七岔戏”、“花鼓戏”、“小调戏”、“岔口戏”。安康土生土长的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汇、衍化、丰富发展起来的。
八岔戏它以语言通俗、曲调优美、故事生动而深受群众热爱,它的声腔唱段遍及全区各个角落。它的称谓有“七岔戏”、“花鼓戏”、“阳八岔”、“阴八岔”、“大八岔”、“小八岔”、“小调戏”、“岔儿戏”、“岔调戏”等,不下八、九种。其实正是这奇特的存在形式,鲜明的“体征”揭示了八岔戏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即:唱民歌——赛唱(打围鼓)——民间歌舞(小场子,地蹦子)——八岔戏。同样,它的剧目表演也是循着民歌——唱故事——演人物这个轨道,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因为多用熟悉的六、七支小调来演唱故事,所以艺人们将它称为“七调戏”、“七岔戏”(意思是岔来岔去的七个调)。1772—1810年(清乾隆、嘉庆年间),在七岔戏的发展变化中,有“郧阳调”从鄂西传入汉水中上游,经汉滨区艺人的传唱嬗变,形成开头有“起板”,中间叙事有“诉板”,结尾唱“落板”的板腔曲体,就变成“七调加一调”——“八岔戏”了。
“八岔戏”的角色行当为“生”、“旦”、“丑”,其中以小生、小旦、小丑戏居多,是较典型的“三小戏”。据20世纪50年代(安康戏曲发掘组)资料记载,八岔戏有剧目190余个,但至今所能看到的不足50本(折)。本戏少,折戏居多。题材绝大多数来源于民间的男女爱情故事,传统和劳动生活中的轶闻趣事。
八岔戏的音乐,只有唱腔和打击乐两部分。以“阳八岔”(又称“大八岔”,原于“郧阳调”)与“阴八岔”(又称“小八岔”、“七岔”、“小调”,“杂调”等)所含的曲调分为两种不同表现力的声腔。阳八岔的所有唱腔,除用打击乐,作为句、段之间的间隔外,均属无弦管伴奏的清板式的、一人唱众帮腔的演唱形式;阴八岔以民间小调作为唱腔,常用的有【长工调】、【撒花调】、【绣荷包】、【探妹】、【度林英】、【接干妹】、【十绣】、【十恨】、【游春】、【赶船】等。由于阴八岔囊括的曲调很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它能演示出那些情节迭宕、表演细腻、人物个性鲜明的剧目。面对浩瀚众多的民歌,八岔戏也绝非一味接纳,它受到八岔戏已定型的伴奏锣鼓严格的制衡与取舍。
常演的剧目有:《柳二姐盘花》、《卖杂货》、《尼姑思凡》、《王婆骂鸡》、《上竺山》、《何氏劝姑》系列(《要嫁妆·张德和进店·张德和休妻》)、《站花墙》、《吴三宝游春》、《贾金莲赶船》、《白扇记》、《蔡鸣凤辞店》、《坐东楼》、《西楼会》、《保娃子打草鞋》等,据著名八岔戏传承人刘聪成谈:民国时期(1915—1945年),八岔戏在汉滨境内最盛,有不少职业班社,也有不少“二棚子班”、“皮影班子”、“大筒班子”兼唱八岔戏或专工八岔戏,著名艺人有李洪发、余德奎、余德业、袁富恩、汪元鳌、余策成、李正年、朱代业、刘聪成(绰号狗旦子)等。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八岔戏逐步形成了“三门九行当”的角色分工。有些行当的表演,却“脱胎终未换形”。角色有:生(包括小生、须生、老生)、旦(小旦、正旦、老旦)、丑(小丑、老丑、丑婆)此即“三门九行当”。角色分工明确了,表演就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
表演要求“心中有戏,眼中有神,动中有情”外,各门角色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进化各不相同。小生表演已经运用了整冠、圆领、抖袖、掸尘、台步等诸多的戏曲程式;而旦角则保留着“小场子”身段、台步,始终亭亭玉立,双膝微曲,大臂贴身,用小臂扭着“进三退二”的小颤步。“丑”门类的表演均属“说天指天,道地指地”的,甚至随意性、即兴式的表演。
编主要特征:
1、八岔戏是流传在汉滨区的一个年轻地方剧种,它来自于“四民”,即:剧目来自于民间故事、传说;表演来自于民间歌舞:唱腔来自于民间小调;伴奏锣鼓来自于民间鼓乐。
2、从唱民歌——打围鼓——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戏曲(八岔戏)。它处于民间地方戏曲形成的顶端,研究内容十分丰富。
3、八岔戏唱腔分类比较独特,既有唯一板腔体雏形的阳八岔(由【郧阳调】嬗变而来),又有依一定规律且又4、轻装简行,最大限度适应农村乡镇环境。能在多种场合中演出,演小场子中唱八岔戏,二棚子班也演八岔戏,就是自娱自乐的“打围鼓”,锣鼓一响便也唱起了八岔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