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鸡毛”与“令箭”

 太阳下的森林 2013-05-07
 “拿鸡毛当令箭与” “把令箭当鸡毛”是现实工作中的两种常见的现象。“拿鸡毛当令箭”,意思是指以不重要甚至很轻微的东西充硬头货,用来唬人。此种情境下一般意味着某些人或小团体通过种种手手段将“鸡毛”变成了“令箭”,用来谋取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比如很多人在机关待腻了,想下去走走、放松放松,可是并不直接说,而是用“调研”、“检查验收”之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现阶段很多“调研”、“检查验收”已经成了基层的严重负担,由此可见将“鸡毛”变成“令箭”的确害人不浅。要杜绝“拿鸡毛当令箭”的情况,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制度层面杜绝“拿鸡毛当令箭”。要加强民主法制,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使其能够在稳定的制度预期内自主地行使民主权利,而不会受到一些临时性规定的影响,更不会受到一些“小人”的恐吓。
    二是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将权力放在“阳光”之下。从某种层度上讲,“拿鸡毛当令箭”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其部分原因在于信息不公开、不对称,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了解不够。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将上级机关的职责范围、办事流程等公开,压缩“黑箱子”的空间,真正建设“阳光政府”。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把令箭当鸡毛”的情况,“把令箭当鸡毛”,一般是在贯彻执行上级的命令、指示和规定时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使得“令箭”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遭到严重破坏。要想杜绝“把令箭当鸡毛”的现象,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科学调研、统筹安排,确保“令箭”的可行性。朝“令”夕改、乱“箭”齐发、政出多门是下级“把令箭当鸡毛”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令箭”,在执行的时候不得不疲于应付,甚至会出现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摸透下级情况,吃透上级精神,在制定“令箭”时科学调研、统筹安排,确保“令箭”的可行性。
    二要严格督查,确保“令箭”的权威性。在现实工作中,有些“令箭”发出去以后,“发箭”单位便将“令箭”束之高阁,正所谓“令箭一发,两手一撒”,至于“令箭”的执行效果如何则无从得知。要想维护“令箭”的权威性,必须做到跟踪督查,做到“有检查、有评估、有结果、有反馈、有奖惩”,严格依据督查结果执行相关的奖惩激励措施。
    三要以身作则,确保“令箭”的执行力。“令箭”的发出机关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令箭”的相关规定,坚决不能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一套。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事实证明,要想让“令箭”得以执行,必须做到“发箭”机关带头执行,模范地遵守“令箭”的各种规定,不打折扣地执行。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令箭”的执行力。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鸡毛”与“令箭”的关系,既别“拿鸡毛当令箭”,也勿“把令箭当鸡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