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滥采滥挖珍贵原石粗制滥造 福州寿山石亟待保护

 johntong 2013-05-09

滥采滥挖珍贵原石粗制滥造 福州寿山石亟待保护

时间:2011-7-31 16:11:35 作者:未知 来源:达达艺术网
内容摘要: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是用于印章、雕刻的珍贵石料。打磨好的寿山石光洁通透,握在手里温润如玉。寿山石中稀有的两个品种田黄石、芙蓉石,被人誉为“石帝”、“石后”,旧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是用于印章、雕刻的珍贵石料。打磨好的寿山石光洁通透,握在手里温润如玉。寿山石中稀有的两个品种田黄石、芙蓉石,被人誉为“石帝”、“石后”,旧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山区的寿山村因石头而出名,石头就在寿山村周围的山上,或是在流经村子的溪中,种了水稻的田地下,但是现在寿山石已经很难挖到了。有专家认为,寿山石中的极品田黄石可能只有最后的二亩水田中可以挖到,因此有人用了“整个地球上只有这么二亩狭长的水田下可能还能出产田黄石”的说法。可就是这么珍贵的稀有资源,前不久还遭人盗挖,而有关部门对这最后二亩田黄石处女地的保护措施,仅仅是划了个范围,立了块碑,而这块碑早已被洪水冲走了。

  实际上,除了田黄石以外,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对其它寿山石的偷采偷挖已是公开的秘密。此外,持证开采中,由于利益驱动导致的滥采行为,以及开采方式的不合理,对寿山石资源也造成不小的破坏。例如,近年出产的芙蓉石大都存在许多细小的裂格,很难切出一枚像样的印章,据说就是使用炸药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不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呢?曾有专家试图建议引进国外先进开采技术,集中、统一、科学地开采,但遭到当地村民的坚决抵制。也是,寿山村民怎么可能将赖以发财致富的资源拱手相让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寿山村四周的山坡上许多裸露的土黄色的乱石堆和近300个采石洞,长年的无序开挖已经使原来倒锅形的高山塌了一半。

  记者曾在一位村民带领下进过一个采石洞,这个洞300多米深,不到1米宽。洞口,一台小型发电机正轰轰往里送电。弯着腰钻进洞里,走一段就会发现,有一个洞从边上延伸过去,再走一段,又会发现一个洞从肩膀上方斜斜地向上打过去。原来,这是石农们顺着寿山石矿脉挖出来的。只要发现一条脉线,哪怕细如手指,他们也会直追过去,一旦发现了寿山石的“蛛丝马迹”后,他们就会用炸药炸,炸出来的废石头,就用小车推走,倾到在山坡上。而在爆炸中,许多完整的石脉被震碎,采出后除石块小以外,还常常布满裂格,严重损坏了矿石的品质。

  由于开采者缺乏地矿知识,贸然挖掘矿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寿山石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对寿山石资源另一种形式的“破坏”也不容忽视。由于近年来寿山石市场火爆,来自莆田、福清、罗源、连江等地的农村人口不断进入雕工队伍,目前寿山石雕的雕工总人数已达数万人之众,而其中达到一定艺术水准的雕刻师却不足百人。由于普通雕工的文化素质不高,在互相压价竞争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产品,这些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对寿山石雕的整体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寿山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一块好的原石落到一个低劣的雕工手里,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早在10多年前,新加坡著名寿山石收藏家谢声远就指出:“有一批人正在糟蹋寿山石。”但是,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寿山石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

  今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寿山石雕”赫然在目,这本是件值得欢欣鼓舞的好事,但寿山石界对此的反应却很冷淡。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从寿山石雕刻家、商家到收藏家,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寿山石雕的传统资源?寿山石文化应该保护些什么?如何保护等问题,都不甚了解。由此看来,寿山石雕刻文化的传承同样不容乐观,寿山石资源的保护正面临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压力。

  福州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保护寿山石资源,政府应当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是整理、挖掘、保存等具体的保护行动应尽快落实。二是在加强管理和政策引导上,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此外,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普及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寿山石雕艺术的兴趣和文化认同感,提高寿山石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采石和处理原石的石农们的文化素质,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