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 寿山石成为让人爱不释手的宝石 得一寿山石可谓是欣喜若狂 可谁知现如今的宝石,也曾有过低谷期 俗话说 “好的东西,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衰败。” 曲曲折折,寿山石最终名声大噪 而这中间的故事听小编细细道来 由于帝王以及文人的喜好 宋朝曾出现寿山石开采的高峰 直到南宋后期 由于石工和地方官员的抵制 而寿山村民的耕余采集仍无断歇 一天,村民们照常上山开采 位置不同,所开采出来的石质就会不同 珍贵的“田黄石”就是在这时候被发现的 而此时已到了元时 在元代这块宝石并没有真正的名字 之所以叫田黄石是因为 相传明朝末年 福州有位礼部尚书曹学佺 因得罪蜀王被罢职回乡 在故乡洪塘建“石仓园“,藏书万卷 时常邀请文友,赋诗会文,谈今论古 曹学佺营建“石仓园”可见其对美石之好非同一般 有天他闲暇时遇见一位樵夫 一头挑着柴火,一头用绳子绑着一块石头 便上前询问樵夫石头的用处 曹学佺见这块压扁担的石头有些奇特 好奇心促使他把石和柴火一起买下 樵夫见没用的石头还能卖钱 于是爽快了答应了这笔交易 原本打算将石头用来叠假山的曹学佺 触摸到石头后 觉得其温润生律,水洗后玲珑剔透 几经观察 曹学佺认定这便是寿山宝石 于是又到集市,想找到樵夫一探究竟 樵夫见买主前来找他 以为反悔买石,刚要逃跑 曹学佺赶紧道出所来原因 樵夫在得知他只是询问石头出处后 才放下心来 并告诉他石头是从寿山田里挖来的 曹学佺大喜:果然是块寿山石 说罢又送樵夫一把银子 因为是田里捡到的 又黄得可爱 曹学佺就把石头称为“田黄石” 自此在寿山石系列中 多了一个“田黄石”的珍贵品种 到了清初 各国皇帝都携有大量的寿山石宝玺 康熙有一百三十多方 雍正有一百五十多方 乾隆的寿山石宝玺更是多达六百余方 尤其钟爱田黄石 田黄石印章中最让人熟知的 便是清朝末代皇帝薄仪的 “田黄三连章” 据说在薄仪搬出皇宫时 还将它视为宝物随身携带 民国时期,抗战爆发 导致寿山石行业一落千丈 建国以后 “福州石刻厂”正式成立 自此寿山石雕艺术进入黄金时代 后经过四届国石评选 寿山石最终正式被中国宝玉协会 命名为“中国国石” 自此寿山石名声大噪,价格飙升 而仅产寿山石的福州 一下子成为寿山宝地,众人云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