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著名瓷都—景德镇瓷器的兴起

 深挚若恒 2013-05-10

中国著名瓷都—景德镇瓷器的兴起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泱泱中华古国,最初经瓷器“使者”为世界所知,以至于china(瓷器)成为中国的象征和代名词。然而,英语中的“china”(瓷器),又是如何来得呢?

          在中国,“瓷”字最早创于汉代。赵汝珍编述、石山人标点《古玩指南全编》一书中如是说:“考陶器识,远在人类进于文明之前。在野蛮时代,即能制陶……其后因文明之进展,陶器制作代有进步。唐虞三代以迄秦汉,无不以陶器为民生要事……至汉时发明釉料,始有将陶器之表面饰以釉者。因外观与陶不同,遂不名陶,而日瓷。”西汉初步创造的这一“原始瓷”,直到东汉才摆脱了原始状态,出现了接近现代瓷器水平的瓷器。瓷器是中国的发明,英文中的“China”既为“中国”之意,又有“瓷器”含意。“china”(瓷器)这一概念也是来自中国,中国的“瓷器”两字汉代就有之,但为什么“china”(瓷器)不是中国“瓷器”两字的译音?

        霍华在《青花瓷》一书中认为:“china”源于古印度书面语(梵文)Cina。在古代的印度、希腊、罗马,人们称中国为‘秦’,发音为cina、chin。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公元3~4世纪的汉晋时期,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开展,当时中国的许多邻国都以‘秦人’称呼中国人。公元10世纪时,波斯文中称中国为China,音译为‘支那’。英语由此接受了China为‘中国’之意。在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中,丝绸和陶瓷是畅销的大宗出口产品,而又以陶瓷为最。中国陶瓷所销之处,人们无不交口称道,把它作为东方帝国发达的手工业和文化的代表物。以地点称物品是器物传播中的普遍现象,于是英语在从波斯文中接受China时,随着中国陶瓷的远销,china也有了‘瓷器’的含义。”英语中用中国这一产地名来代替“瓷器”,这一有别于陶器的新概念,是最好不过的。

         从China(中国)到china(瓷器),明、清时期大量出口的瓷器,大都产于景德镇,这足以说明景德镇与中华古代文明的特殊关系。陶瓷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特殊的载体,景德镇瓷器的兴起,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1.新平冶陶始于汉

     据《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镇是景德镇最早名称。在汉代,这里的人靠山筑窑,伐木烧陶。那时农业与制陶结合在一起,处于“耕而陶”的阶段烧制出的器物,粗糙厚实,瓷质不纯,属于半陶半瓷的原始瓷器时期,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

        原始瓷器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经过西周、春秋时期的发展,到战国,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已达到鼎盛时期。直至东汉,才出现瓷器,这是有大量的考古资料作为依据的。近年来,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发现了许多在确切年代可考的瓷器,考古工作者对这时期的瓷片和窑址附近的瓷土中的瓷石进行了数十次测试和化验,这些瓷片表面光泽,透气比较好,吸水率低,烧成温度达1260。C~1310℃,胎釉结合紧密牢固,化学成分也和近代瓷器接近。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的瓷器已完全成熟,完成了由原始瓷向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的过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欧洲,德国人到1709年才掌握了烧制硬质瓷器的技术,法国人于1740年才开始造硬质瓷器,英国人也差不多在这一时候才烧制出瓷器,中国瓷器的出现要比欧洲国家早1500多年。同时,汉代铅釉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不仅为后世著名的唐三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而且为明清景德镇五彩缤纷的釉上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时期,江南一带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经济也有明显的进步,景德镇陶瓷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已进到瓷器阶段。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这里“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生产的人多了,陶瓷业就逐步与农业分离,陶瓷产品也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远销境外,这就开始为朝廷所注意。据《江西通志》记载,公元538年,南朝皇帝陈叔宝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扩建皇宫,在原来已够壮观的华林园中建造三座事阁,下令新平镇瓷工为他烧制陶瓷柱础进贡。柱础雕缕精巧,但终因承受不了高大亭柱沉重压力不能使用。虽然这是一次不成功的纪录,但景德镇制瓷的名声却传开了。

        数十年后,到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景德镇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浮梁县志》和《景德镇陶录》都记载了景德镇唐代两位杰出的陶瓷艺人,一个叫霍仲初,另一个叫陶玉。霍仲初、陶玉烧的瓷器也被誉为“霍窑”、“陶窑”,声誉很好。公元621年唐高祖颁发诏令,指名霍仲初、陶玉等人“制器进御”。皇上对霍仲初等人的“垂青”,反映了这时景德镇瓷器的精良。

        中国瓷器发展至唐代,已有青瓷、白瓷、彩瓷等品种,并各成系统。青瓷是指含铁量在3%~1%的胎釉,经高温还原烧制,获得从青白色到暗绿色一系列浓淡不同的色泽的统称。白瓷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施以纯净的、含铁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即1%以下)的透明釉烧制而成。好的白瓷土,胎土细洁,釉色润泽,光可照人。到唐代,青瓷已达成熟阶段,以浙东地区各县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河北内丘等县的邢窑为代表。景德镇地近浙江,属于青瓷系统。霍窑、陶窑是当时烧制青瓷的著名窑场。

      景德镇虽从汉代就开始烧制瓷器,但迄今为止,已出土的景德镇最早瓷器是唐代以后的五代白瓷碟。这块瓷碟,口径14.6厘米,高3.4厘米,底径7.5厘米,胎质薄轻,瓷釉细腻、坚硬,碟内有明显的支烧痕迹,釉面白中泛青,白度达70%,透光度及吸水度都达到瓷的标准,是这一时期景德镇瓷器的杰作。

        采用支钉烧法是五代瓷器最明显的特点。支钉由瓷土做成,形状呈锥型,瓷碟内一般有11~13个,主要避免烧瓷过程中,瓷与瓷之间相互粘合损坏。运用支烧法。能充分利用窑空间,节省了燃料,反映了制瓷工艺的进步和瓷器需求量在日益扩大。但支钉使瓷器的里面底心留有支烧痕迹,影响了瓷器的美观。

         五代窑址在景德镇已发现多处,其中以湖田古窑址、扬梅亭古窑址和白虎湾古窑址的出土瓷器最为丰富。《中国陶瓷史》称景德镇五代杨梅亭、白虎湾、黄泥头窑场是目前南方已发现的烧白瓷的最早窑地。
2.宋元开辟新时代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是中国瓷器鼎盛时期,瓷器的艺术特性至此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艺术品位也达到了极致。“宋瓷”以其特有的含义而载入中国陶瓷史乃至文化史。同时也是中国瓷器的转折时期,由南北瓷业百花齐放,进入到景德镇瓷业一枝独秀的过渡时期。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制瓷业百花争艳的时期,其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峰。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产生于这个时期,产品为后世所珍重。

        官窑,原是指官办的瓷窑,专门为朝廷烧造瓷器,其产品可以说是高档消费品,但不是商品,严禁宫外使用,也不准民间仿造。其工艺要求甚高,精益求精,不惜工本。官窑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河南汴京(今开封),故称汴京官窑。南宋官窑一般认为有两处,即杭州修内司官窑和郊坛官窑,与明官窑不同。

        汝窑,在河南临汝县和宝丰县,曾为宫廷烧制过瓷器,是北宋汴京和南宋杭州修内司及郊坛下设的官窑。它同官窑、哥窑、钧窑同属青瓷系。汝窑青瓷胎质细洁,呈香灰色,极为细腻,骨坚壁薄。

        哥窑,窑址迄今未发现。从现存传世哥窑瓷器来看,釉色以灰青为主,通体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当,大片呈铁黑色,小片呈金黄色,有“金丝铁线”之称。

       钧窑,据说窑址有100多处,先有河南的禹县、临汝,后扩展到河北、山西等地。钧瓷胎体较薄,呈香灰色,釉呈乳浊状,色彩丰富。釉色有天青、月白、海棠红和玫瑰紫颜色,以天青色为基调。

        定窑,主要产地是今河北曲阳县一带,以产白瓷而驰名。其胎质坚实洁白细腻,呈现出象牙的质感。定窑白瓷有碗、盘、碟、盆、瓶、罐、枕等。

        五大名窑,器形质朴,不事堆饰,古朴、刚劲、挺拔。从瓷器整体上来说,宋代更注重器物质地釉色,五大名窑又是以釉色为重要标志的。定窑的乳白、官窑的淡青、汝窑的葱绿、哥窑的灰青开片、钧窑的天蓝月白以及色如晚霞的浑朴的窑变效果,均属淡雅之美。追求的是玉润的釉色、静穆的美感、天然的神韵。

       宋代除了这五大名窑外,著名瓷窑还有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等。瓷器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不同的瓷窑又各具特色,风格多样。

  而宋代至元代,则又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景德镇成功地吸收了各大瓷窑的制瓷工艺,勇于革新,大胆创造,烧制出风格独特的产品。宋代青白瓷、元代青花瓷、釉里红以及颜色釉瓷的出现,使景德镇瓷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宋代,景德镇以烧制色质如玉的青白瓷而著名。青白瓷具有青中泛白,白中显青的特点,是仿青白玉色质而烧制的。这种青白瓷器是过去人们所艳称的“影青瓷”或“映青瓷”,较之唐代被人们所赞誉的“假玉器”,又前进了一步。据专家鉴定,它在工艺上的造诣,已经超过了有口皆碑的越窑青瓷。同时,许多出土的实物又证明,景德镇在宋代所生产的青白瓷,不仅在江西省境内畅销,而且在邻近各省也很畅销,甚至还远销到四川、陕西、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

         元代的景德镇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和发展。这时,除继续大量烧造传统的青白瓷外,在工艺和装饰上,有了新的开拓和创新。创造了至今仍然享有崇高声誉的青花瓷、釉里红瓷和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是运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再浇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是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很快开辟了制瓷工艺的新阶段。釉里红瓷,是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呈现出红色花纹的瓷器。卵白釉枢府瓷,胎体厚重,色白微青,光泽如鹅蛋,因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所以称卵白釉枢府瓷。蒙古贵族崇尚白色,大量烧白瓷,但是不完全是元代官府的专用器,民间也有仿制和使用,同时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宋元时期,景德镇制瓷工艺的突飞猛进,首先,是与宋代北方战乱、北方各大名窑的陶工大量迁居景德镇谋生,以及元代将俘虏的大量工匠集中到景德镇有关。给景德镇瓷业发展充实了大批技术力量,使景德镇瓷业的工艺水平获得新的提高。其次,是与制瓷业的生产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制瓷业不仅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且制瓷业内部的烧瓷业和制坯业也开始分离。众多的分工和行帮,无疑对瓷业工人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技巧的熟练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也为新工艺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等,正是在这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瓷业分工逐渐细化的生产形式中创造出来的新工艺。

  宋元开创了景德镇瓷业发展的新时代。此后,景德镇瓷业更是飞速发展,处于中国制瓷业的领先地位,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
3.明清进入昌盛期

   《骨董琐记》一书中说:“饶瓷始于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于是北窑遂衰……饶器足贵,不只傅色,尤在火候,故北窑莫能及。”从唐代至清代,景德镇仅仅是浮梁县管辖下的一个市镇,而浮梁县又归属于饶州府管辖,故景德镇瓷器有“饶瓷”之称。明、清两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景德镇瓷器走向繁荣昌盛的时期。景德镇瓷器,不仅在制作上更加精益求精,使元代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逐步走向完美,而且在瓷器造型、胎质、装饰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出斗彩瓷、五彩瓷、粉彩瓷、珐琅彩瓷、色釉瓷等,使景德镇瓷器更加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至此,原来与各地名窑并驾齐驱的景德镇,逐渐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的瓷业中心。

  

   明、清时期,景德镇能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中国的瓷业中心。这虽然与宋、元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充实的技术力量等前提条件密不可分,但也与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官窑),又给景德镇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是分不开的。官窑的设置,也带动了民窑的发展,官窑中的许多珍品,不少也是民窑烧制的。明代后期开始出现的“官搭民烧”和“官民竞市”的现象和做法,足以说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的繁荣昌盛,是官窑和民窑共同创造的。

 (1) 雍容华贵官窑器

  明代是从洪武初年在景德镇设置官窑的,至万历后期,官窑已基本停产,程金诚在《中国陶瓷艺术论》中说:“明代官窑专烧供皇室和朝廷对内、对外赐赏和交换的瓷器,所烧瓷器品种繁花似锦、成就卓著,其中一些著名的品类彩瓷、斗彩,一些新颖的色釉如红釉、蓝釉、黄釉都是从明朝开始出现的。明后期还出现了各种低温颜色釉,如浇黄、绿釉等。可以说,景德镇当时在国际制瓷业中都占有绝对领先地位。”明代瓷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从洪武开始,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中国陶瓷史按此序列,把明朝的官窑分为: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弘治窑、正德窑、嘉靖窑、隆庆窑、万历窑等。

      洪武窑 

设于洪武二年。洪武窑瓷器土质细腻,胎体很薄,主要有青花瓷、釉里红瓷、颜色釉瓷、釉上彩瓷,青花瓷釉色分青黑两色,以纯素者为佳。洪武窑讲究坯体干燥,须经年才用车施以薄釉,釉干之后,才入窑焙烧,产品和元代相比,釉层明显加厚,莹如堆脂,肥厚平润。

      永乐窑 

永乐窑瓷器胎骨坚致,胎土洁白,胎体尚厚,也有甚薄者,如脱胎素白器,能透见指螺纹,因器薄如蛋壳,俗称“卵幕”。永乐窑瓷器,主要有青花瓷、釉下彩瓷、彩瓷、纯白瓷称甜白,取瓷色甜净之意,也称填白,指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颜色釉,以鲜红色的为最珍贵。

  宣德窑 

宣德时,国势初张,天下富足,推动了瓷业兴旺。宣德在位仅10年,但官窑青花的品种、数量都为明代之冠。宣德窑瓷器品种繁多,除了青花瓷、釉里红瓷和青花釉里红外,还有红釉瓷、蓝釉瓷、白瓷、仿龙泉釉瓷、仿哥釉瓷、仿汝釉瓷等等,祭红、霁青、甜白均为上品。《景德镇陶录》记载:“宣窑器,无物不佳,小巧尤妙,此明窑极盛时也。”宣德窑瓷器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一直是明清官窑仿制的样本。

  成化窑 

成化窑瓷器,青花瓷不及宣德,祭红器也不及永乐和宣德,但所制五彩瓷素称上品,画手高,彩料精。有单彩、黄绿两彩,有加矾红及深绿、赫色等,成化彩瓷被推为明代历朝釉上彩之冠。陶瓷专家历来有“宣青成彩”的评论。成化窑瓷器最主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斗彩是先在窑内高温烧成青花,然后填下彩料,再由烘炉低温烘烧而成。据郭子章《豫章陶志》说:“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绘母鸡,跃跃欲动。”又据《唐下肆考》记载,明万历年间神宗御前曾用成化杯一双,价值十万。在明代时已如此贵重,它的精美程度可想而知。

 弘治窑 

弘治帝在明代称得上是勤政恭俭的皇帝,即位后一扫成化奢靡之风,在位18年中三次明文禁停官窑烧制,使弘治窑瓷器远少于成化。弘治窑青花工艺上继承了成化特点,胎土净腻细白,釉色肥厚略带灰或绿色调,器底釉色泛青,和器身不同。黄釉青花是弘治窑的杰作。

弘治黄釉又称鸡油黄,娇嫩鲜丽,列为明朝之冠。“黄釉青花花果纹大盘”,口径26厘米,侈口窄唇,浅壁,矮圈足。纹饰一般为盘心画玉兰,内辟画石榴葡萄,外壁画牡丹。

  明代的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等官窑,也都有表现与时代相宜的佳器,但缺乏鲜明的特色。

    清代260多年间,瓷器的生产工艺和产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瓷器重镇仍是景德镇。清代官窑在顺治时已恢复,但正式生产始于康熙十九年,清代的官窑有:顺治窑、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嘉庆窑至宣统窑,清代瓷器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重要时期,它的繁荣发展是空前绝后的,这种繁荣与皇帝的直接干预有关。这三朝皇帝都亲自过问瓷器生产,连形制、釉色、纹样都提出意见,直接派督窑官督造,他们的爱好使制瓷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康熙窑  清代的官窑多以督陶官吏的姓氏称呼,康熙时著名的有臧窑、郎窑。臧窑器,瓷土粘腻,质地莹薄,诸色兼备。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最佳。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等品种也都很精美。臧窑的青花五彩器,多仿造明代宣德、成化时的精品,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郎窑器也以模仿明代宣德和成化窑器而著称。郎窑的青花白地盘,人们“以为真宣也”;郎窑的脱胎极薄白碗,“与真成毫发不爽”,几可乱真。尤其以仿明代宣德宝石红釉最为成功,人们习惯称之为“郎窑红”。郎窑红有两种,一种深红,一种鲜红。色泽鲜丽浓艳,不仅完全恢复了明代的祭红,而且超过了祭红。郎窑还发展了素三彩,创制了珐琅彩和粉彩。素三彩在明代已问世,至正德时已很精致,清代康熙时素三彩由黄、绿、紫三色增加了蓝彩。珐琅是一种玻璃质,加入各种元素后烧制会呈现不同颜色。珐琅在明初传入中国,景泰制铜胎珐琅的宝石蓝最好,称景泰蓝。康熙时将珐琅彩用于瓷器装饰,烧出的珐琅彩颜色鲜艳娇嫩,厚若堆脂,釉质极为纯净,有极细冰裂纹。至雍正、乾隆时期,珐琅彩更为出色。粉彩是在彩料中加入粉质,使釉彩呈现粉绿、淡红等较为淡雅的色泽,为清代彩绘装饰开辟了新的领域。

    雍正窑  雍正时期,清廷派年希尧兼管御器厂窑务,唐英、刘伴阮先后驻厂协理窑务。雍正官窑“选料奉造,极其精雅”,“琢器多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尤以天青、祭红为最好。这时连款识一并仿造的宣德青花瓷、成化五彩瓷,由于工艺高超,往往不易辨认。彩色丰富多彩,有十多种,其中胭脂红制品胎薄如纸,釉色外红里白,娇嫩欲滴,达到极高的工艺水平。雍正时期粉彩成就最大,色彩多达十数种、所绘花鸟草浓淡相间,层次清晰,娇艳柔美,栩栩如生。其精者做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陶雅》一书中称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妖艳夺目,工致殊常”。

    乾隆窑  主要指唐英督理窑务时的制品。乾隆窑继承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精华,所仿历代名瓷几乎无所不有,同时吸收东西方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力求新的创造,真可谓集各种技艺之大成,冶古今中外于一炉了。乾隆时期是珐琅彩的鼎盛时期。造型上更为复杂多样,出现了罕见的双联瓶、转心瓶、转颈瓶等。装饰上珐琅彩白地和色地彩绘两者兼有,也有珐琅彩与青花或其他色釉相结合的装饰。题材较前大为丰富,除继续沿用花鸟、山水外,人物大量出现,如婴戏、西洋人物等。其中西洋仕女为乾隆珐琅彩装饰的典型,人物面庞的点染,具有西方油画的立体艺术效果,典雅细腻。乾隆的粉彩瓷器也糅合西方油画技法,画面深浅浓淡,立体感强,是集多种装饰工艺的典型作品。乾隆瓷器制作高超绝伦、装饰华美艳丽,但艺术格调较康、雍两代逊色,是清代瓷器盛极而衰的征兆。

  从嘉庆至清末,清代的官窑,虽然也有一些珍品,但是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生产的衰落,景德镇的瓷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2)自然纯朴民窑器

       明清时期的官窑器,尤其精品,是中国瓷器艺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中国瓷器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成为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实力藏家竞相争拍的珍品。而明清时期的民窑,虽不及官窑器那么精致,那么华丽,但不乏精品。在推动中国瓷业发展中,民窑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景德镇的官窑可追溯到唐代,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至明清已形成体制,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景德镇的民窑要比官窑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烧制的产量也要比官窑大得多,只不过受到了种种限止,如1438年(明正统三年)和1446年(正统十一年),明廷就曾两次下令严禁民窑仿制某些官窑器,违者处以极刑。这才使民窑的工艺发展缓慢。

          明代建立于1368年,在1360~1368年间,景德镇归附朱元璋,受到战乱影响的景德镇民窑很快恢复了生产。青花瓷自元代创制至明清,一直是中国瓷业生产的主流。尤其是明代,可以说是青花瓷的时代。官窑青花瓷自洪武到永乐,一朝一貌,技术上的成熟和风格上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但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瓷的特征演绎相对缓慢,似乎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变化。宣德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对高档青花瓷的需求增加,因而民窑青花瓷也有较为精致的作品。宣德民窑青花瓷胎骨白净细腻,釉质厚润光泽,纹饰疏朗简约。宣德以后,民窑的发展更为明显。据《明英宗实录》记载,1436年(正统三年),景德镇人陆子顺,一次向朝廷进贡瓷器5万件。这充分说明民窑的规模相当可观,产量相当大,质量相当高。  到了隆庆、万历,中国的瓷业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制瓷工匠各司一役,使技艺益精,表现为线条的圆熟和画面的多样.二是官窑萎缩,“官搭民烧”方式的出现,说明民窑的技术实力已可以和官窑匹配。这两个重要的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了民窑的发展。据史料记载,1573~1620年(万历年间),镇市中就佣于陶瓷的,达数万人。这数万名出卖劳力的陶工,一部分受雇于官窑器,大部分则受雇于民窑。可见当时的民窑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而这一时期的民窑器明显的分为两个层次,制作精致的足以与官窑比美,但大多数民间瓷器仍非常粗糙。万历以后的晚明,官窑停烧,给民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摆脱束缚的民窑更充分展示了纹饰自然生动的特点,将隆庆、万历时已萌生的中国文人画式的纹样发挥到极致。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彩瓷和色釉瓷也达到了鼎盛期,出现了青花瓷、彩瓷、色釉瓷三分天下的局面。清代官窑顺治时已恢复,但正式生产始于1680年(康熙十九年)。从1644年(顺治元年)到1680年(康熙十九年)的30多年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官窑生产的非正常状态给民窑生产的发展再次提供了机遇。这一时期瓷器,并无明确官窑民窑界限,因朝代的更替,政局的不安定,国人似乎亦无心于精美瓷器,内销瓷工艺粗糙。而欧洲此时却掀起了以中国瓷器为主角的“中国热”,需要大量的外销瓷,使民窑有机会使用优秀的工匠、上等的原料,生产出优美的外销瓷。也使康熙早朝的青花瓷彻底摆脱了明代青花瓷的影响,逐渐形成清代青花瓷的风貌。康熙中后期民窑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器物的胎骨瓷化程度好,洁白坚致,釉层清亮透明、色白。在民窑青花上,也有使用“康熙年制”的年号款,堂名、斋名也普遍使用,一般为楷书。在民窑五彩上,则造型多样,常见盘、碗、杯、罐、花盆、笔筒等器皿;图案纹饰也丰富多彩,除花卉、鱼虫、鸟兽、山水外,还有古装仕女和历史人物。

         到了晚清,官、民窑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推陈出新,风格清新的青花瓷打破了陈腐与俗套,颇有可观之处。同治民窑青花瓷造型以日用器皿及婚嫁瓷为多;光绪民窑青花瓷在制瓷技术和艺术追求上,已具现代瓷特色。而咸丰、同治年间民窑粉彩瓷一直十分活跃,数量浩大,精粗均有,除少量陈设瓷外,大部分属日用器皿。这时民窑粉彩瓷的粉质已由稀薄变为厚重,色泽则由浓艳趋向浅淡,在粉彩上加饰金彩是咸丰、同治粉彩瓷常见的装饰方法。光绪粉彩瓷色泽清明,粉质减少,柔和淡雅成为主要特点。但很多官窑粉彩瓷采用官搭民烧办法制成,除落款外,已难区分官、民窑。晚清粉彩瓷生产中,更为活跃的是民窑。

    明清景德镇瓷器,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这一辉煌的成就,是这两个朝代官窑和民窑的能工巧匠们共同创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