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花春雨话齐山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3-05-12

杏花春雨话齐山

楼主:青阳君君 时间:2013-04-05 11:31:30

杏花春雨话齐山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时节已近清明。为了讨个生计,不得不忙于奔波,于是乎,今朝清早,便起早乘车去市区办某件事情,大约十点钟左右,便把事情办完。而之前计划,把事情办完,去市区参观一下博物馆,来充实一下自己这个愚笨的脑袋,反正今朝又是礼拜一,想必是开馆的,随后,便打了一辆出租车到博物馆门口,可是没想到,去年重新修建的博物馆,到今朝,依然还是一个大工地!又吃了一个闭门羹,立在门口,脑袋随即,转了一转,决定,去市郊的齐山,去感受一下齐山旖旎的风光和春色。

昨天手机预报呢,播报今朝是小雨的天气,可是到了齐山脚下,阳光变的明媚起来,清早出门的时候,还落了几滴芝麻大的雨点,但,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未曾落下的雨滴水蒸气,使得山也空蒙,水也空蒙,之前也曾游玩过齐山,都是草草而就,后来翻阅一下她的资料:“齐山位于贵池区城南1.5公里处,素有“与九华之胜, 并擅江南”的美誉,齐山高不过百米,方圆约5公里, 山自西向东北绵延,直抵平天湖滨,远瞻,形如伏虎昂首。齐山以岩溶地貌为主,遍山岩、洞、石、壑、泉、峡密集丛生,形成奇特幽深、琳琅纷繁的岩溶景观。史书记载,自晚唐以来,齐山千姿百态的岩石,幽暝奇幻的溶洞就倍受游人青睐,“齐山洞天”被推为池州十景之首。到明代,齐山已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漫步其间,如行画中,千丛怪石犹如天然盆景,令人无不惊叹大自然造化神奇”。

刚踏进齐山牌坊门口,不慌不忙的走在齐山逶迤的幽径上,黄色的蒲公英,正在盛开,像仲夏夜晚密密麻麻的星星点点一样,铺展开了,一直延绵;参差繁茂的树木吐出一抹抹鹅黄的新绿,艳阳透过,愈发的青翠;时而三两个游人一班,坐在幽径的石凳上休憩,扭腰舒展,谈天说地,好生惬意;鸟儿婉转自得的在树上欢唱,齐山,仿佛是它们歌咏比赛的一个大舞台。

我呢,先是信步走到齐山山腰的岳飞广场,这座不大的广场中央,是一座约有三米多高的岳飞雕像,汉白玉的质地,经过时间的洗礼,变的暗灰起来,石雕前方,是刻着那首岳飞驻节秋浦时所作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得得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围绕着石雕的是青翠的柏枝树,夹杂树丛中、广场上、野花盛放,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引来蝶飞蜂舞,石雕左侧呢,是一排仿古的走廊,约莫五十几米长,墙上镶嵌着全是各个朝代文人墨客当年齐山览胜时的题诗碑文,杜牧、张祜、王安石、陆游、岳飞、等等,对于我这个才疏学浅的人,碑文有些认识的,有些不认识的,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催雨打,还有些竟模糊起来,心中暗想来,把它拍照起来,以后回去请教懂书法的人,再仔仔细细的学习,慢慢的品味。

观瞻约半个钟头,沿弯弯曲曲的幽径而上,抵达齐山之巅,是那座四方,双层翘角,漆着朱黑色的亭子,朝南的方向一块匾额上,用绿色的字写着“翠微亭”。凭栏眺望,在此,便可以把整个市区山水饱览遍,但是,今朝由于天气空蒙,只能望到几里远的建筑物,和齐山脚下略显干涸的湿地了,休憩约一刻钟,再由西向东,把整个齐山春色饱览个遍,有时苍翠青松的树枝伸入到幽径上,似一个好客主人的手,将与你相握;有时呢,那一串串紫藤花在幽径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让你陶醉在这里,舍不得离开;最东边,平天湖畔,烟波浩渺,清风拂面过来,此刻正是,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呀!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为何自晚唐起,有那么多文人墨客来齐山寻幽览胜呢?齐山究竟与其他一般高的山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又有哪些故事呢?之前呢,也查阅了一番资料,要说故事,还得从晚唐诗人杜牧说起,晚唐时期,因朝廷昏庸和党阀之争,杜牧在京不被重用,武宗会昌二年外放黄州任刺史,会昌四年九月迁任池州刺史,杜牧在池州任刺史两整年,怀才不遇,满腹惆怅。

而另一位大才子,中唐后期诗人张祜,初时寓居苏州,自称处士,生性放荡,大约与文名一样,相传千里,也为他后来的坎坷境遇,埋下伏笔。唐元和、长庆年间,当朝显贵,天平节度使令狐楚慧眼识才,十分赏识他的才华,有心推荐,让张祜准备了三百首作品,自己亲自撰写荐表,向朝廷荐举,表中写道:“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谨令缮录,诣光顺门进献,望宣付中书门下”。评语写得很好,几乎把张祜夸成了一枝花。怀揣着令狐大人的荐表,三十多岁的张祜心中一派春光,踌躇满志地踏上了京城求官的路途,希望可以像李白那样,“朝廷大称我,我亦自超群”。到了长安,荐表是送上去了,张祜还是一副狂士模样,在京城游山玩水,结交朋友,或者在坊间再写一些新诗送人。

按照正常的情况,这样的荐举是令人乐观的,以令狐大人的名望,以他张才子的文名,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朝廷的好消息就会传给他。可就是在这时候,张祜遇到了麻烦与阻碍,唐宪宗对于令狐楚的荐举十分重视,这位皇帝对文学也十分重视。他特意找来了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元稹,当面征求当时文满天下,诗名大盛的元大才子的意见,张祜的诗写得怎么样?不料,元稹的回答却是出人意料之外,认为不过是“雕虫小技”。并且进言,张祜的诗实在不怎么地,如果皇上奖励太重,那么会有损于吾朝文风……元稹只一句话,就彻底封堵了张祜的进阶之路。也许这个时候,张公子还蒙在鼓里,还在旅舍里做着圣恩将降于斯人的美梦。

而后,张祜在京城待了三年,三百首诗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他实在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元大才子?他不知道,自己的张狂,已经招致了许多当朝要人的不满。可是,张祜仍然心有不甘,觉得一口气咽不下去,又跑到杭州刺史白居易那里,希望可以通过乡赋荐举之路,再次尝试释褐为宦的路子。这一回,与他比试的竞争对手是才子徐凝,而写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徐凝,似乎更得白氏赏识。白居易深知张祜的文名,也曾有过一段相互调侃的诗话,但他与元稹过从甚密,文学上的主张也基本一致。到底,白老先生也因为私心作祟,没能作出一个公正的裁决,只是草草判了一个高低。宋代计有功在《唐诗记事》里说:“乐天荐徐凝,屈张祜,论者至今郁郁,或归白之妒才也”。元、白二人联手,就这样将一个青年才子给彻底压制住了。

于是乎,后来隐居于宣城丹阳(今江苏丹阳)的这位张大才子得知杜牧任池州刺史,便试想写信给杜牧,希望再次举荐,《江上旅泊呈杜员外》诗云:“牛渚南来沙岸上,远吟佳句望池阳。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杜牧得知张祜的遭遇后,心中岔岔不平,便和诗《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杜牧给予张祜非常高的评价,并表示为张祜举荐。

会昌五年(公元845)在池州任刺史的杜牧,为了追思李白,便在齐山之巅,修建了供游人览胜休息的亭子,取自李白《赠秋浦柳少府》之诗:“开帘当翠微”之意,名曰:“翠微亭”,便于会昌五年重阳节邀请张祜及其他各地诗人,一起插菊、饮酒、作诗。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而张祜和诗云:“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净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而也就是这年的春天(会昌五年),细雨纷纷的清明,满腹惆怅的杜牧来到齐山脚下,为寻得一杯愁酒,在此写下了千古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让齐山,及齐山附近的杏花村名声大振。使得后来的文人墨客纷纷踏来,寻幽览胜,追寻这两位才子的足迹。


(3)由于前几次来的时候,位于齐山的中间处山腰没有去仔细的观察,今天呢,特别留意了一下,走到一处叫着“寄隐岩”的地方,突然还发现了多处不同朝代的磨崖石刻,最醒目的便是用红漆重新描摹的,宋代名臣包拯的题字了,翻阅资料: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12月7日,包公因“坐失保任,降为兵部员外郎,知池州”。包公到任后,仍在短短的时间内办理了许多疑案和惠民实事,备受老百姓称颂。翌年7月22日,好友吴照邻、王德师从东京专程来到池州,并带来了包公即将还朝的喜讯。好友相见,分外亲切。包公特地陪同两人游览齐山,不觉间,一行人已登上寄隐岩,小憩畅叙,话题自然讲到了齐山。当时,人们对这座山名来历众说纷纭:有说齐山有十余座小山峦,其高几乎相等,十分整齐,故而得名;另一说法是:唐贞观年间齐映任池州刺史时,常游这座秀美玲珑的无名小山,后因他“有惠政于池,后人仰其功德,以其姓而命山名”。赞赏后一种说法,吴照邻等人立即请包公为齐山题写山名,以正其号,包公欣然命笔,写下了堂堂正正高大刚健的“齐山”二字,并刻于寄隐岩崖壁之上,笔力遒劲,果有青天所龙图之气概。而在包拯题字的旁边,还发现了明代第一人,王阳明的和其他各朝代的题字碑刻,但是呢,由于没有仔细翻阅资料,断不敢品头论足大师的笔法。

还有一位重要的儒将,必须要了解,为何岳飞的雕像在齐山上呢?他与齐山有什么渊源呢?后查阅,据宋代江南东路池州府志记载,靖康之耻后,这位集忠、义、仁皆全,智、勇、严俱备,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于一身,曾驻节屯兵于齐山脚下,相传当年岳飞奉命出征庐州,在此誓师,百姓闻之,杀猪宰羊,捧杏花村香泉慰劳岳家军,在岳飞驻节期间,写下了这首翠微亭诗歌。莫须有罪后,池州百姓为了纪念岳飞,并在齐山上塑起一座岳飞雕像。而另一座翠微亭在杭州西子湖畔飞来峰半山腰,岳飞含冤死后,韩世忠夫妇为纪念岳飞而建,因为岳飞曾经在游览池州翠微亭时写下诗篇,所以韩世忠便将此亭也命名为翠微亭。

齐山,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圣山,因春天变得愈加的青翠,旖旎风光;更因诗歌文化,曲折动人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更加的灿烂,而美誉江南!2013, 04, 01。


编辑:青阳君君

青阳君君的资料

更多>>
  • 男,安徽池州
  • 认证资料:安徽版斑竹
  • 注册日期:2011-06-14

 

 

 
楼主青阳君君 时间:2013-04-05 11:39:00
  





 
楼主青阳君君 时间:2013-04-05 11:39:00


  
 
楼主青阳君君 时间:2013-04-05 11:40:00

  
楼主青阳君君 时间:2013-04-09 11:08:00
  没问题啊!你们有时间就过来!打电话。

  
 
楼主青阳君君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2013-04-16 22:30:00
  此刻,此起彼伏清脆悦耳的鸟声;潺潺的溪水声;清新芬芳的晚风;浓云里淡淡的月光,让人愉悦的联想起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