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半城湖之缘 2017-11-06

众所周知,杜枚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作诗无数,其中有许多诗作流传千古,为人们广泛诵读和熟知。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所作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池州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池州杏花村名扬天下。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但杜牧在池州的另两首著名诗在池州的知名度和传播度大不如前。唐武宗会昌四年,也就是公元844年,当时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诗人杜牧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的刺史任期已满,调任池州(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任刺史。在他任池州刺史期间,他的一位诗人朋友张祜经常于杜牧政务闲暇时来访。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张祜与杜牧志趣相投,经常一起饮酒论诗。转眼到了公元845年的重阳节,古时的重阳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于是杜牧与张祜相约携酒登上了池州的齐山。齐山,在今池州市东南约2公里处,山有十余峰,高度相齐,故名齐山。齐山方圆约5公里,状如卧虎昂首,山上怪石嶙峋,并有洞窟通幽,山色秀美。齐山脚下有清溪流过,齐山山顶还建有'翠微亭'。现在齐山石壁上所刻'齐山'二字,乃出自宋代名震四方的大清官包公包大人之手。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杜牧与张祜气喘吁吁攀上齐山制高点翠微亭之后,向下极目眺望,只见山脚下的清溪之水在一抹斜照之下如一条玉带蜿蜒流淌,山下的田郭、村落都是那样的苍茫而渺小,令诗人感慨良多,于是杜牧即口吟诵一首《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酒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不久,张祜别杜牧而去。又一个黄昏时分,杜牧独自登上池州九峰楼,想起宦旅的孤独以及重阳与张祜的聚会,想起张祜虽然才华横溢却不被重用,很为他鸣不平。所以写下了下面一首七律:《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杜牧的意思是,在这日暮时分,远处吹起孤独的画角,我登上九峰楼,不由自主地百感交集。思念友人的思绪如那青山一样常在,离别的愁情与那芳草一样无涯。睫毛就在眼前,可人们总是看不到它,事物的道理并不像身外之物那样轻易寻求得到,而是要用心去领悟。张公子你呀满腹才学却得不到重用,你也不必过于伤怀,其实,上千首的好诗比那万户侯的官位更珍贵啊!

杜牧在池州的诗三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