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的养生之道

 三木一明 2013-05-13

乾隆的养生之道  

      清乾隆皇帝活了88岁,得益于他42字养生诀:“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皇“四诀”养生

  爱新觉罗 弘历,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自秦以来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人。乾隆皇帝享松鹤遐龄,除了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外,养生有道,是主要原因。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了“养生四诀”曰:“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吐纳肺腑:他几十年坚持黎明即起,做深呼吸运动,进行体操、太极拳等锻炼。每天早晚还各做30—40次叩齿活动,以固齿祛疾。

  活动筋骨:乾隆皇帝自幼爱骑马射箭,更精于马术。当了皇帝后,常以骑射为乐,曾亲手一次射杀一熊二虎。八十岁高龄时,还骑马围射,千骑卷平冈。

  十常四勿:“十常’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四勿”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乾隆皇帝坚持经常做到“十常四勿”,说明他通晓养生之道,并常习之,是高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乾隆皇帝总结他自己常做的养生四诀中“十常”,都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中的导引动作,根据有关文献注释如下:
  1. 叩齿:先叩大牙,再叩前牙,次数不限。然后以舌头抵上腭,再满口搅动,待唾液增多时,鼓漱十余下。有固齿功效。
  2. 咽津:即古代称服玉泉法。用舌抵上腭,待唾液增多时咽下。
  3. 弹耳:以两手掩耳,手指贴住脑后,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再用食指弹后脑部二十四次,能去除项后风池穴的邪气。
  4. 揉鼻:以两只手指按捏鼻梁左右三十五下。可却鼻疾。
  5. 运睛:将双眼向左右运转各十四次,紧闭片刻,忽然大瞪。经常行之,能使内障外翳自散。
  6. 搓面:静坐闭目,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以漱津涂面,行之半月,可使皮肤光润。
  7. 摩足:两手左右交互,擦脚底涌泉穴二十四次,可以明双目。
  8. 旅腹:宽开裤带,用两手摩腰眼二十四次,可以固精。
  9. 伸肢:也就是做些强度不大的健身体操,包括两臂左右如挽弓,或两手双拓如拓石;或高坐伸腿。各二十四次,以去四肢风邪。
  10. 提肛:临睡前,在床边平坐,然后闭气,以舌抵上腭,以目视顶门,同时收缩肛门,用两手擦摩两肾穴各一百二十次。常做此功,可以通气血,大有益处。

   “食勿言”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卧勿语”是因为凡人卧下,肺即收敛,此时说话对肺有损害,且神经兴奋不利睡眠。

    “饮勿醉”因为酒入人体90%经肝脏代谢,另10%经肾脏、肺脏代谢,酒精在肝脏内氧化变为有毒害作用的乙醛,损伤肝细胞。

    “色勿迷”则是强调要“节欲”。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故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盛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适时进补:根据身体需要,按照季节、气候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吃一些保养身体的滋补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