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味三甲散----治男科疾病

 诗仙之家 2013-05-14

薛氏三甲散(柴胡、僵蚕、桃仁、土鳖虫、甲珠、炙鳖甲)基础上又加柴芩温胆汤(柴胡、黄芩、陈皮、茯苓、竹茹、半夏、枳壳、甘草)、附子理中汤(熟附片(先煎一小时)、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和茵陈组成

柴胡8~10g、黄芩5~8g、陈皮6~10g、法夏10~15g、茯苓15~20g、枳壳6~10g、竹茹6~10g、僵蚕8~10g、桃仁8~10g、土鳖虫8~10g、甲珠3~5g、炙鳖甲25~30g、制附片4~8g、白参5~8g、炒白术10~12g、干姜4~8g、茵陈10~15g

此方适应症:遗精、阳痿、早泄,或者久治不愈的慢性附睾炎患者。大便稀溏,或大便稀溏解起来不爽快。舌苔白腻或黄腻,舌底静脉粗大紫暗、静脉长度超过舌根系带根部到舌尖的2/3,或舌底静脉分叉很多。脉象濡滑或弦滑,或脉象濡滑或弦滑有力者。或左脉有力而右脉稍不足者。

加减的思路:
(1)大便成型,一天一解者,可去附子、干姜、茵陈;
(2)如果大便偏干,或两三天一解者,再去人参、白术,即用柴芩温胆汤合三甲散调畅三焦,大便多能一日一解,后再根据具体需要加人参、白术等健脾;
(3)脾肾阳虚明显,或右脉不足者,可去黄芩、茵陈,附子理中汤中的药物可用上限量;
(4)有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等肝木偏旺症状的,可去附子理中,加重柴胡、黄芩、茵陈的用量;
(5)上焦有郁热,寸脉大,心慌、心悸或胸膈以上容易出汗,加栀子5g,淡豆豉10g;
(6)脾胃脉大或有力,胃胀或痞满者去附子理中,加苍术12g,厚朴8g,或再加黄连3g;
(7)两关脉弦象明显,可去附子、干姜,加钩藤15g、刺蒺藜15g,甚者加蜈蚣2~4条;
(8)舌质偏暗者,可加丹参10~15g,鸡血藤20~3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