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速成、速效的父母是不成熟的父母

 昵称936669 2013-05-14

喜欢速成、速效的父母是不成熟的父母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这是一个凡事追求速成、速效的时代,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信问问自己,有没有责备过孩子的错一犯再犯、做事磨磨蹭蹭、任性不懂事?有没有不断地找各种育儿秘籍?有没有逼孩子报各种班,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当我们静下心来时,我们希望孩子的错误被纠正后就不再重犯,是不是太急功近利、缺乏耐心了?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吗?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提要求要客观,不要超越他的身心发育阶段。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渐进性、反复性的特点,要给孩子一个过程。

 

孩子做事磨蹭是常常被父母指责的毛病。然而,我们在思考孩子磨蹭原因,找到应对方法之前,是不是更该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到底多慢算磨蹭?我们是不是太习惯用成人的效率来要求孩子?对孩子来说,效率更多的是一种束缚。它会阻碍孩子心智的发展、扼杀兴趣和好奇心,造成孩子情感压抑和性格扭曲。孩子需要试验、探索、努力的机会,需要在没有催促和训斥的情况下学习。所以,当我们抱怨孩子磨蹭时,先让自己尽力跨过我们和孩子间的年龄跨度,去体察、感受他的内心,以他的视角来看世界。如果把孩子比作青虫,父母比作蝴蝶,那我们能要求青虫飞翔吗?不能!父母能做的,只是收起翅膀和青虫一起慢慢地爬,慢慢地感受这个世界。

 

早早地给孩子订很多规矩,其实也是一种速成、速效的心理。无论是希望孩子更有教养,还是希望自己省心省力,我们总习惯去约束和要求孩子。可是,孩子真正基于内心的有道德的规则系统是需要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不断与外界环境互动,通过自己真实的体验来建立的。过早过多的规矩,剥夺了孩子自己尝试、思考、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反而会阻碍其内心规则和责任感的建立。真正想帮孩子培养规则意识,一定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能不断地去尝试、体验,去失败、成功,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承担,明确界限,建立规则。

 

不仅在对孩子的各种要求上,即使是在父母自身的成长上,我们依然是追求速成、速效。现在的父母看了很多的育儿书、听了很多讲座、咨询了很多亲子专家,往往真正的出发点都不是更好地认识和完善自我,而是希望能找到迅速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从而一劳永逸。各人的情况不同,真正对你有帮助的只能是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借鉴,而具体的方法需要你静下心来,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独特的情况去得出,最终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完成自我成长。

 

速成、速效的心态导致了我们在孩子教育上出现功利化和简单化。我们天天在讨论培养孩子的这个能力,那个品质,可什么是“培养”呢?要我说,培养就是“陪着养”。而现在太多的父母,总是追求速效、速成,连陪的耐心都没有,养的过程都想省略,只妄图用说教、打骂等简单或粗暴的方式教育好孩子,而不是通过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以及身体力行的示范来熏陶、影响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速成、速效的心态也加剧了父母自身的焦虑。总怕孩子被别人超过,于是,太多的父母逼着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导致今天的早期教育,就像繁忙的汽车站。父母赶路心切,见一辆车进站,就催着孩子赶紧上,至于这车是不是自己要去的方向、漏不漏油、驾驶员水平等等,父母没意识也没能力去判断。管他呢,至少上了辆人多的车,先开出去了。人多,往往会给人以安全感的假象,其实,热闹不重要,方向才重要。

 

欲速则不达。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三分教,七分等。做父母的,要相信孩子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秩序、敏感期等,尽力让孩子多去尝试、体验、经历。孩子的成长,需要时日和世事的打磨,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春华秋实,是自然的规律,也是教育的法则。

 

 文/王人平,新浪教育评选的2012年度榜样家长。一个非教育工作者,其育儿微博却拥有20万粉丝,每条微博都被家长们无数次转载并奉为育子圣经,引领了众多殷切父母的自省之路……这个神话的缔造者对自己行为的注释是:非专家,非机构,一位普通父亲的自我救赎。他非专家,但他是真实的;他很普通,但他有自己的坚守;传播正能量,他坚信再小的力量,也是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