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与疾病

 zgx风清雨润 2013-05-15
       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生命体。一般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一般生物体,包括细菌,其遗传基因都是DNA。但病毒是个例外,它的基因既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前者称为DNA病毒。后者称为RNA病毒。生命的基本特征是能繁殖后代。但是病毒的结构太简单了,因此只能“钻进”活的细胞,并强行占有其复制机器,如核糖体、线粒体,以及一些酶类,才能进行复制。大量形成的病毒可以使宿主细胞崩解,释放出来的病毒可以再感染其它的细胞,并重复上述过程,造成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病毒有4000多种,现在已知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毒型别约四百余种。约一百多种可直接导致病毒性疾病。

病毒可引起各种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风疹、带状泡疹、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等。病毒还可引起某些不包括在传染病范畴内的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其病因一方面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一方面为免疫反应所致。

病毒性疾病可表现在呼吸、消化、神经等不同系统感染,也可表现为以皮肤改变为主的斑疹、丘疹,出血点、淤斑症状,还可表现为眼部症状。总之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种病毒可引起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如:柯萨奇病毒既可引起肠道感染,也可引起无菌性脑炎及心肌炎、咽峡炎等。同时一种临床症状群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即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此外病毒还和很多疾病的病因有关。和病毒有关的疾病有糖尿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结缔组织疾病等。有研究表明,病毒尚和某些肿瘤的发病有关。这些疾病的病因往往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病毒是综合因素之一。

总之病毒对人类身体的影响范围广,危害大。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流行广。

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 由于病毒生存在活细胞内,有的甚至把它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例如艾滋病毒)因此要找到能特异地杀死病毒,而又不伤及宿主细胞的药物是很困难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杀灭和抑制作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往往要到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基本完成时才出现。目前虽然对抗病毒药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抗病毒药存在着防治效果不满意,毒性较大和抗病毒谱较窄等缺陷。因此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

接种疫苗是防治病毒性疾病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疫苗的发明和使用,许多病毒性传染病都被有效地控制了。但是RNA病毒在复制时,其基因容易突变,形成新的病毒变异株,给疫苗的制备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较常见的流感病毒即为RNA病毒,因此目前还没有对各种流感都有效的疫苗。最近30年来,人类过度地扩张,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一类称为“新显病毒”的病原体出现了,如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等。近年来出现的SARS病毒,H5N1型禽流感病毒就属于这一类。甲型H1N1病毒是一种从未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发现过的全新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RNA病毒, 这些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由于艾滋病毒的特殊性,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艾滋病毒的研究已进行了多年,但至今还没有找到非常有效的疫苗来预防艾滋病。由此看来疫苗也紧紧是对部分病毒性疾病一种有效的预防办法。

对于病毒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要控制传染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一般的消毒剂,如酒精、低浓度来苏儿均不能杀灭常见病毒)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隔离措施。上述预防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总体原则,在此不予赘述。(此原则亦适合其它病原微生物所致传染病)此外对于如何避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和重视。

对于个人,笔者认为日常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究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但是“病”也不是均从“口”入,所以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及注意个人卫生均十分重要。有人对公用电话及公共汽车把手进行“检查”均发现了乙肝病毒存在。因此在注意个人卫生方面大家不仅要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还要养成外出(公共场所)回来洗手的习惯。

二.人体对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即免疫力。因此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三.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多为病毒所致,有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各种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所致约占百分之九十,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各种病毒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俗话说:“感冒是万恶之原”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病前多有感冒史。因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就不能不引起重视。

文/ zgx风清雨润

                                                                                                                               
                                                                                                                                 注:此文曾经发表于“上海大众卫生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