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止桶装水真能防止投毒吗

 2013紫色忧伤 2013-05-16

  近日,哈尔滨一所高校开始禁止桶装水进宿舍楼,该校大多数同学认为桶装水之所以被拒之门外,是和前段时间上海复旦大学发生的桶装水投毒事件有关。为防止复旦、清华投毒的悲剧上演,这样的禁桶装水有用吗?答案很明显,桶装水没了,可热水瓶还在,真要投毒,往热水瓶里扔也是一样呀。问题是,能夺人性命的也不只投毒一种方式,马加爵是用钝器砸的,还有很多校园悲剧是用水果刀刺的,甚至一条绳子、两个拳头也能致人死命,将问题归罪于工具,禁得过来吗?

  无论是清华大学的朱令案,还是复旦大学的投毒案,都是个案,都是特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小题大做。哈尔滨一高校为防投毒禁用桶装水,实在太可笑——不是桶装水“太危险”,而是这种行为“太荒唐”。将问题归罪于工具,总是一种简单的办法。只要找出让工具失去管理的责任人,就没它什么事了,就像铊中毒,只要把铊管住了,就好像尽到了学校的责任。问题首先还是在人的心里产生的,然后才有铊的出现。每一起校园悲剧背后都是一个社会问题。好的高校能弥合这种社会裂痕,不论出身,为所有人提供精神的庇护。而不合格的教育则会加剧社会的裂痕,任由个人陷入挣扎之中不可自拔。

  同学间的紧张关系,很多时候是与高校粗放的管理方式密不可分的,天南海北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惯,形形色色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的人生境遇,突然让他们每天生活在一起,不擦出火花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个社会在高中之前甚至都没怎么教会孩子相互交流、舒解压力的方式和能力,在大学短短的四年里要补的课实在太多,有些人补过了头,迷失了方向;有些人体质不适,几经挣扎仍伤痕累累;有些人就在孤独中度过四年的大学光阴。

  杜绝高校发生类似投毒悲剧,关键在于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在于提高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在于引导学生正当交往和正确交友,与不和不用桶装水有什么相干呢?出现为防投毒禁用桶装水的事情,根源在高校没有走出“象牙塔”,没有认识到教书育人的实质,没有搞清楚高校教育到底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没有弄明白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幸好,有且仅有哈尔滨一所高校这样做,如果所有高校都效仿,那不仅是高校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大学里本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也没有那种可以称之为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它有很多美好、很多单纯、很多可以称为梦想的东西,如果大学也频频失守,这只能是教育的悲哀。就像这所高校,为什么禁桶装水,是因为以前桶装水是由学校出面统一订的,现在不订了,表面上看是为了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其实只是为了出现问题时不背上责任,要不然学生自己订水,它怎么就不管了呢?一家功利的学校,粗暴是它固有的特质。学生能不能喝到水,有没有办法解决生理心理上的问题不是它关心的事,它只关心自己是否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