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认识建、构筑物的“高宽比限值”

 落笔下的寂寞1 2013-05-16

、“高宽比限值”的规范条文: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表3.3.2:

    框架结构:6、7度----4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8.1.2:

    钢结构民用房屋:6、7度----6.5,而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则没有限值

3、《石油化工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H/T3147-2004表27:

    钢结构:6、7度----7.5

 

二、见解

 

  控制高宽比的目的是控制结构的刚度和侧移,建筑物的高宽比仅反应建筑物高度和宽度的比值,没有反应结构本身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对结构刚度、侧移和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

  如框架结构体系中柱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柱距和建筑层高的不同对结构刚度和侧移都会产生影响。

  再比如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开间和进深尺寸、剪力墙厚度、楼板厚度和建筑物层高也会影响结构的刚度和侧移。

  高规也强调,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的宏观控制,在结构设计满足本规程规定的承载力、稳定、倾覆、变形和舒适度等基本要求后,仅从结构安全角度讲,高宽比限值不是必须满足的!其实只是影响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120米,其高宽比为7.6;深圳地王大厦81层320米,其高宽比为8.8,均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

  而且,抗震规范也只是规定,“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或“竖向规则而平面部规则”时,应采用“空间计算模型”进行结构空间分析。

 

三、措施

 

  可在结构抗震构件的布置上,采用多道防线,合理布置抗侧移构件,如在合理的部位设置适量的剪力墙、抗震支撑等,以调整结构两个方向的刚度和侧移,使其满足规范规定的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5.4.4条)

 

四、结论

 

  “高宽比限值”可不必受限于高规的数值,可只作为结构初步设计时的一个指标,而不应作为建筑物高度超限的认定指标。

   建议再修订新的高规时,可取消此限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