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大牛预测2016新规范一注“考点

 昵称33281137 2017-03-20

1.轴压比

(1).框架柱:《高规》P66-表6.4.2;《混规》P177-表11.4.6;

《抗规》P62-表6.3.6           

考虑因素:砼等级→剪跨比λ(短柱λ≤2)→箍筋类别→芯柱


(2).框剪柱:《高规》P96-8.1.3  Mf≥50%时,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

(3).框支柱:《混规》P177-表11.4.16

(4).框筒柱:《高规》P104-9.1.9  框筒柱和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剪结构采用

(5).筒体墙:《高规》P104-9.1.7.6  采用表7.2.13剪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

(6).加强层框架柱:《高规》P118-10.3.3.2  轴压比限值比其他楼层框架柱减少0.05

(7).短肢剪力墙:《高规》P80-7.2.2.2  一、二、三级≤0.45;0.5;0.55;一字型相应-0.1

(8).剪力墙墙肢全高:《高规》P86-表7.2.14;《混规》P195-表11.7.17;《抗规》P67-6.4.5(新规范将轴压比限值范围由底部加强部位扩大到结构全高)

(9).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高规》P87-表7.2.14;《混规》P197-11.7.19;《抗规》P67-6.4.5

注意表述,“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


(10).其他:①型钢混凝土柱:《高规》P130-表11.4.4

②大柱网厂房柱(重屋盖厂房柱):《抗规》P121-9.1.21.2

③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砌规》P109-10.5.12  一级≤0.5;二、三级≤0.6

                      《抗规》P208-F.3.4 (配筋砼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


2.动力系数

《荷规》P22-5.6节:①重物或设备自重 ②车辆起刹1.1~1.3 ③直升机1.4

P24-6.3.1(吊车竖向荷载):悬挂吊车和A1~A5的软钩为1.05,A6~A8为1.1

《混规》P7-3.1.4;P80-6.7.2  直接承受吊车、疲劳、预制构件

《钢规》P11-3.1.6  吊车梁疲劳和挠度,荷载效应取最大一台吊车


3.偶然偏心

《高规》P34-4.3.3:ei=±0.05Li(根据条文:底部剪力法应考虑,计算双向地震时不考虑)

《抗规》P37-5.2.3:增大边榀地震效应

短边x1.15,长边x1.05;扭转刚度小时周边x1.3;角部构件x1.15x1.05


4.扭转(平面不规则)

《高规》P12-3.4.5  层间位移比和周期比Tt/T1≤0.9(A级)、≤0.85(B级)→参考P106

《抗规》P8-3.4.3  


5.薄弱层(《高规》承载力变化不符合3.5.3的楼层,带转换层的高层)

《高规》P15-3.5.2-侧向刚度比γ1;3.5.3-层间受剪承载力;3.5.8-对应层剪力x1.25

 P50-5.5.3-弹塑性位移计算

《抗规》P8-3.4.3-三种竖向不规则定义;P45-5.5.4


6.抗震变形验算

♂弹性位移

《高规》P18-表3.7.3-△u/h限值;P124-11.1.5(混合结构)3.7.3;3.7.5条。

《抗规》P43-5.5.1-△ue;

《砌规》P79-10.1.4-θe≤1/1000;《抗规》P205-F.2.1-θe≤1/1200底层、1/800其他层

♀弹塑性位移

《高规》P18-3.7.4+P50-5.5.3;

《抗规》P44-5.5.2→5.5.5


7.地下室相关

《高规》P17-3.6.3-顶板厚≥160/180(嵌固部位),每层每向≥0.25%bs

《高规》P23-3.9.5-抗震等级(新规范修改)

《高规》P47-5.3.7-K(地下一层)/K(首层)≥2;P140-12.2节

《抗规》P50-6.1.3.3-抗震等级

《抗规》P53-6.1.14-①板厚≥160/180(嵌固),配筋②刚度比③梁柱节点④边缘构件配筋

《抗规》P98-8.1.9->50m钢结构房屋

《地规》P85→8.4.5-筏基地下室墙厚,钢筋要求;P25,3.9.5


8.裙房以及三缝(防震缝-伸缩缝-沉降缝)

①裙房

《高规》P23-3.9.6-裙房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高规》P121-11.6.3.3-多塔楼裙房

《高规》P139-12.1.9-裙房沉降缝设置与否;《高规》P144-12.3.19-裙房基础外挑箱梁

《抗规》P50-6.1.3-裙房抗震等级;

《抗规》P53-6.1.13-主楼基底Pmin≥0不出现零应力区;《抗规》P139-12.1.7

《地规》P83→8.4.20-筏基与裙房基础间的构造


②防震缝

《高规》P13-3.4.10-高层防震缝宽度

《抗规》P50-6.1.4-RC房屋防震缝宽度(新规范由70修改为100)

《抗规》P77-7.1.7.3-砌体防震缝;《抗规》P97-8.1.4-钢结构防震缝=1.5xRC房屋防震缝

《抗规》P112-9.1.1.3-单层RC厂房防震缝;P130-9.3.2.3-单层砖柱厂房防震缝


③沉降缝

《地规》P57→表7.3.2-沉降缝宽度

《地规》P37→6.2.17-地基压缩性较大部位的缝宽30~50mm;

《地规》P83→8.4.20-筏基与裙房沉降缝设置;主楼埋深>裙房埋深2m,否则粗砂填实

《地规》P88→6.7.4.5-重力式挡土墙沉降缝

《高规》P14-3.4.11-三缝合一


④伸缩缝后浇带

《混规》P101-8.1.1→8.1.4-伸缩缝最大间距以及可减小或增大的情况

《混规》P221-表D.1.4-素砼伸缩缝最大间距

《高规》P14-3.4.11-三缝合一;3.4.12-最大间距;3.4.13-放宽伸缩缝间距的措施

《高规》P140-12.2.3-每隔30~40m设置施工后浇带;P159-13.8.11-后浇带施工

《砌规》P46-表6.5.1-砌体最大间距;《钢规》P78-8.1.5-钢最大间距

《地规》P48→6.7.4.5-重力式挡土墙每10~20m一道伸缩缝


9.自震周期T1相关

《高规》P173-C.0.2-质量和刚度均匀的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

《荷规》P152-附录F-高耸结构以及高层结构;《木规》P52-9.2.2-轻型木结构

《抗规》P224-J.1—单层厂房;P228-附录K-单层砖柱厂房

《烟规》P22-11→5.5.4


10.房屋抗震墙最大间距

《高规》P98-8.1.8-框剪结构

《高规》P114-11.2.16-部分框支剪力墙的落地剪力墙

《抗规》P76-表7.1.5-房屋抗震横墙;P204-F.1.3-配筋砼小空砌块抗震横墙

《抗规》P148-表11.4.4-多层石砌体房屋抗震墙

《抗规》P52-6.1.9.4-框支落地剪力墙间距≤24m


11.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

①底部加强部位

《高规》P77-7.1.4-取max{H/10,H1+H2};《高规》P104-9.1.7.6-筒体墙按剪力墙规定

《高规》P109-10.2.2-带转换层的高层,取max{H/10,H1+H2+H3}→H1为转换层高度

《抗规》P52-6.1.10↗部分框支抗震墙,取max{H/10,H1+H2+H3}→H1为框支层高度

                  ↘其他抗震墙,取↗H >24m时,取max{H/10,H1+H2}

                                  ↘H≤24m时,取H1

《砌规》P85-10.1.4-取max{H/6,H1+H2};《抗规》P204-F.1.4注-取↗max{H/6,H1+H2}

                                                             ↘H1(H<>

《混规》P164-11.1.5↗部分框支剪力墙,取max{H/10,H1+H2+H3}→H1为框支层高度

                   ↘其他剪力墙,取↗H >24m时,取max{H/10,H1+H2}

                                   ↘H≤24m时,取H1

②边缘构件(注意3本新规范的构造边缘构件阴影尺寸取法不一样)

《高规》P86-7.2.14~7.2.16↗底部加强部位+相邻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除上述部位以外,应设置构件边缘构件

《抗规》P67-6.4.5~6.4.6

《混规》P195-11.7.17~11.7.19

《砌规》P80-9.4.10(非抗震);P92-10.2.6(抗震);《抗规》P209-F.3.5


12.剪力墙连梁

《高规》P46-5.2.1-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高规》P77-7.1.3↗ln/hb<>

↘ln/hb≥5时,按框架梁设计

《高规》P91-7.2.21~7.2.28-连梁受弯受剪计算,配筋构造,开洞要求

《高规》P104-9.1.10;P105-9.2.4;P106-9.3.6~9.3.8-筒体连梁要求,暗撑配筋

《抗规》P59-6.2.13.2-计算内力时可折减,计算位移时可不折减(与高规不同)

《抗规》P69-6.4.7-跨高比较小的高连梁……顶层连梁的纵筋……

《抗规》P72-6.7.4-筒体连梁,斜向交叉构造配筋

《混规》P188-11.7.7~11.7.11-连梁受弯受剪计算

《砌规》P77-9.3.2-连梁截面条件,计算按混规;P81-9.4.11~9.4.12-连梁砼等级,截面,配筋构造(非抗震);P109-10.5.7~10.5.8-连梁剪力调整;《抗规》P210-F.3.8


13.翼缘相关

《混规》P42-6.2.12-按表5.2.4;P30-表5.2.4-受弯构件受压区有效翼缘计算宽度bf’

《混规》P132-9.4.3-取min{剪力墙间距,门窗洞间翼墙宽,剪力墙墙厚+两侧各6x翼墙厚,剪力墙墙肢总高的1/10}

《抗规》P59-6.2.13.3及条文-每侧由墙面算起取相邻抗震墙净间距一半、至门窗洞口的墙长度及抗震墙总高度的15%三者中的最小值

《高规》P46-5.2.2-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楼盖梁刚度可考虑翼缘增大系数1.3~2.0

《砌规》P25-4.2.8-带壁柱墙翼缘计算宽度bf’

《钢规》P108-11.1.2-组合梁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be


14.预拱度

《混规》P11-3.4.3注3、4;P100-7.2.6;

《混规》P250-H.0.12-预应力砼叠合构件反拱值x1.75

《钢规》P21-3.5.3;P121-表注;《木规》P41-7.3.3-木桁架


15.考虑竖向地震的情况

《高规》P34-4.3.2→9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

《高规》P34-4.3.2→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见条文说明P242

《抗规》P31-5.1.1→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见条文说明P313

《高规》P119-10.5.2→7度(0.15g)和8度抗震设计时

《高规》P110-10.2.4→转换结构构件按第4.3.2条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高规》P121-10.6.4→悬挑结构在7(0.15g)、8、9度时应考虑竖向地震(新增内容)


16.整体稳定与倾覆

①整体稳定(二阶效应)

《混规》P36-6.2.3-判定附加弯矩的3个条件

《混规》P36-6.2.4-除排架结构柱外的二阶效应(新增修改内容)

        P205-B.0.4-排架结构柱(新增内容)

《高规》P48-5.4.1~5.4.4-刚重比

《抗规》P12-3.6.3-当Ma>10%MO时,计入重力二阶效应

→见条文说明P277→对砼结构,弹性位移角限值小,不考虑弹性重力二阶效应

↘弹性分析时,二阶效应内力增大系数取1/(1-θ)

↘砼柱考虑多遇地震下该效应时不与混规重复考虑

↘砌体和混凝土墙结构,通常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抗规》P99-8.2.3-按本规范3.6.3条计入重力二阶效应

《钢规》P13-3.2.8-框架二阶弹性分析,钢结构侧移弯矩增大系数

②整体倾覆

《高规》P138-12.1.7以及《抗规》P22-4.2.4↗H/B>4时,基底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H/B≤4时,零应力面积≤15%基底面积

《抗规》P53-6.1.13-主裙楼相连且采用天然地基,多遇地震下主楼基底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地规》P75→8.4.2以及《高规》P138-12.1.6(新规范修改内容)


17.弹(塑)性时程分析相关

《高规》P34-4.3.4.3-弹性时程分析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高规》P16-3.5.9-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宜进行弹性或弹塑性时程分析

《高规》P45-5.1.13-B级高层、混合结构和复杂高层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

《抗规》P12-3.6.2-不规则且薄弱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分析

《抗规》P31-5.1.2-(新规范新增+修改内容)


18.舒适度要求

《高规》P19-3.7.7-竖向振动频率(新规范新增内容)

《混规》P13-3.4.6-竖向自振频率(新规范新增内容)


19.阻尼比

《抗规》P34-5.1.5-一般混凝土结构;P99-8.2.2-钢结构抗震;P195-C.0.6-预应力混凝土

《高规》P36-4.3.8-一般混凝土结构;P128-11.3.5-混合结构

《烟规》P22-10→5.5.1-烟囱(砖、混凝土、钢)

《木规》P53-9.2.3-轻型木结构(0.05)


20.结构计算调整系数

①底层柱底、角柱、边柱:《高规》P58-6.2.2,6.2.4(框架);P112-10.2.11(转换柱)

                      《抗规》P55-6.2.3,6.2.6(框架);P58-6.2.10(框支柱→与高规异)

                      《混规》P171-11.4.2,11.4.5(框架)

②框剪结构剪力调整(0.2Vo和1.5Vmax):《高规》P97-8.1.4

③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高规》P46-5.2.1

现浇楼面梁刚度增大:《高规》P46-5.2.2→现浇楼面边框架梁取1.5,中框架梁2.0(条文)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高规》P46-5.2.3

梁扭矩折减:《高规》P46-5.2.4

④活荷载不利对梁弯矩的增大:《高规》P45-5.1.8→楼面活荷载>4KN/m2,取1.1~1.3(条文)

⑤部分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弯矩剪力的增大:《高规》P115-10.2.18

⑥混合结构组合梁刚度:《高规》P127-11.3.1→11.3.3

⑦薄弱层地震剪力增大系数1.25(新规范修改):《高规》P16-3.5.8

⑧转换层转换构件水平地震内力增大系数:《高规》P110-10.2.4

短肢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高规》P80-7.2.2.3

⑨柱下条基、梁板筏基:《地规》P74-8.3.2-边跨跨中及第一内支座弯矩x1.2

⑩边榀框架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考虑扭转):《抗规》P37-5.2.3-短边1.15,长边1.05

钢框架-支撑结构框架剪力调整系数:《抗规》P99-8.2.3.3

钢结构转换构件下的钢框架柱:《抗规》P100-8.2.3.7

板柱节点由地震组合不平衡弯矩引起的等效集中反力增大系数(新增章节)

→《混规》P200-11.9.3→一级1.7、二级1.5、三级1.3


2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抗规》P43-表5.4.2;P115-9.1.12(牛腿);

《高规》P20-表3.8.2;P125-11.1.7.1(型钢和钢构件)

《混规》P165-表11.1.6(竖向地震和预埋件锚筋取1.0)

《砌规》P86-11.1.6


22.房屋高宽比(新规范A、B级已经合并)

《高规》P11-表3.3.2-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

《高规》P103-9.1.2-筒体结构

《高规》P123-表11.1.3-混合结构

《抗规》P96-表8.1.2-钢结构

《抗规》P76-表7.1.4-多层砌体;P203-表F.1.1.2-配筋砼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

《木规》P53-9.2.6-轻型木结构


23.最小配筋率

墙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配筋率:《混规》P132-9.4.4

梁受剪箍筋:《混规》P119-9.2.9→0.24ft/fyv

梁受扭箍筋:《混规》P117-9.2.5

梁弯剪扭箍筋:《混规》P120-9.2.10→0.28ft/fyv

柱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筋率:《高规》P68-6.4.7;《混规》P177-11.4.17;《抗规》P64-6.3.9

框架节点体积配筋率(抗震):《高规》P71-6.4.10.2;《混规》P186-11.6.8;《抗规》P66-6.3.10


文章选自“土木在线”,已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