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权激励系列之二:华为早期员工持股计划成功的原因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17

华为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其在通信设备行业的地位已令那些曾经不把它放在眼里的跨国公司们颤栗。其实,华为成立至今也不过二十年,成立之初与当时同类的其它公司类似,仅是代理香港的电话交换机,然而与众多代理公司不同的是,它没有满足于代理差价,而是将赚得的钱投入奠定华为行业地位的CC08机的开发。最后它成功了,然而其成功之路却充满艰辛,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仅靠自己前几年的积累要承担巨大的开发投入,还要为吸引和留住开发人才而支付高薪,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华为成功了。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太多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被公认为是华为的成功因素之一。

员工持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被认为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被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采用,然而几年之后,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真正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几乎少之又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别呢?难道真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

在当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对员工持股计划一知半解,都没有什么经验,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设计,但华为成功了,它的成功也绝不是偶然的,笔者基于自己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作如下分析:

首先,是任正非的诚信。前文提到,华为当初的现金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吸引人才所需支付的薪酬又很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这一激励手段确实能够起到激励和保留员工的作用,但同时它也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任正非为打消员工的疑虑和担心,华为每年的红利都按时兑现,而且,对于离职的员工,只要按规定办完移交手续,立即退还购股款额,对于已经离职的员工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职员工呢!这样,彻底打消了员工尚存的疑虑,从而将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功能发挥到极致。

其次,持续的高分红高配股。为减少支付现金红利造成的财务压力,华为在每年高额分红的同时向员工高额配股,这样做的好处可谓一举多得,一是坚定员工持有和购买股票的信心,试想,如果每年不能分红或分红很少,员工必然对公司的盈利前景失去信心,还有谁会购买公司股票呢?二是避免了因分红给公司带来现金压力,公司的现金总量并没有减少,正是由于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员工都乐于购买公司配给的股票。

最后,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虽然绝大多数员工都选择用分得的红利购买配股,仍有少部分员工选择领取现金红利,对于这部分员工,华为绝不拖欠。但到了第二年,这部分员工看到其他员工又能分得可观红利,他们一定会后悔当初的选择,结果还远非如此,华为的企业文化绝对是奖励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员工,对于那些对公司抱有怀疑态度的不坚定分子是不会重用的,他们在公司的发展前景会很暗淡,这样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支持了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

华为早期的员工持股计划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任正非的诚信和无私、是华为的企业文化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