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观,是由中华文化衍生的建筑,有人认为相当于“迎宾门”。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明清时期老北京原有牌楼300多座,现存的牌楼有65座,而许多最著名、最典型的牌楼多在五十年代因妨碍交通而拆除。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1)
(1901.正阳门大街五牌楼)
北京繁华的正阳门大街(也称前门大街)上,曾经矗立着一座北京城最高大、最雄伟的木质结构牌楼正阳门牌楼,俗称“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2)
五牌楼的名字来源比较特殊,既不是有五座牌楼,也不是“排名第五”的牌楼。他的名字缘于它是五间、六柱、五楼的建筑样式。因为具有五开间、五个楼,所以叫做“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3)
五牌楼始建于明代,但因其木制,在明万历,清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先后多次遭遇大火,最大一次火灾是1900年庚子之变中,义和团火烧专卖洋药的“老德记”时,大火蔓延到正阳门下的五牌楼。五牌楼被烧毁。后来几经翻修恢复。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4)
(民国初年的五牌楼下市井。)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5)
牌楼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是"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细一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数和楼数的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宫苑之内的牌楼大都是不出头式,而街道上的牌楼则大都是冲天式。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6)
解放后因为五牌楼妨碍交通,北京市政府于1955年拆除。在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五牌楼当年的威仪。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7)
后来有人要还原古都风貌,就修了这个牌楼,还是五开间的牌楼,还是冲天柱的,上面保留了牌楼的特点,下边为了过交通,改成垂花柱的。样子怪怪的。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 [转载]北京百年牌楼影像(1)五牌楼](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1708/32391206_8)
2008年北京市政府对前门大街进行修缮,修缮方案为恢复前门大街民国初年的风貌,并以一组老照片为依据。五牌楼依照原样在原址进行修缮,保持“五间、六柱、五楼”的清代柱出头式牌楼风格,书写“正阳桥”。据介绍,在箭楼与五牌楼之间原有正阳桥,在恢复古貌的基础上,由于交通问题,本次工程将原先拱形的正阳桥变为了与地面等高的“平面桥”。
北京五牌楼又恢复了他历史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