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门大街

 娄旭在玩儿 2020-10-24

已记不清小时候前门大街的样子了

身为北京人 长大后竟几乎没来过

再来时 已是改造后的新商业街了

近二年 因为有事儿 倒来去好几次

也得了功夫儿和心情 细看看拍拍

前门大街以前正名叫 正阳门大街

因为老北京人俗称正阳门为前门

连带着便把大街叫成了前门大街

到1965年 就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大街北起正阳门箭楼前的月亮湾

月亮湾得名于正阳门前的护城河

因为城门箭楼之间形成一座瓮城

所以护城河在此形成了弯月形状

如今护城河已不见 月亮湾也没了

大街的北端 有一座漂亮的牌楼

牌楼六柱五坊 老人称之 五牌楼

它和东单东四西单西四的牌楼

都曾是老北京最著名的地标建筑

牌楼上的正额为<正阳桥>三个字

在清朝时 正额文字是满汉合璧的

正阳桥就是原来跨越护城河的石桥

此桥已随护城河的消失一同消失了

前门五牌楼历史上曾多次拆改复建

现在这座是2006年重建的新牌楼

明清时期的正阳门大街曾为御路

皇帝去天坛先农坛都要行经此路

后来 正阳门周围渐渐形成商业区

明朝中期 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

猪/珠市口 煤市口 等集市和街道

正阳门大街渐渐成为一条商业街

嘉靖以后 街两厢建立了许多会馆

住在会馆的多为各地来应试的举子

他们常来购买生活用品和饮酒作乐

此街因而成为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清朝定都北京后 把汉人迁往外城

戏院 茶园 妓院只准许开设在外城

正阳门大街因此又有进一步的繁荣

清末 在正阳门设立了前门火车站

作为站前大街 这里就变得更加繁华

如今的前门大街比以前宽敞了许多

临街房子都修缮过 各种风格参差

以清末民国流行的西洋式建筑为主

间以一些带有中式元素的楼阁建筑

前门大街上老字号商铺林立

全聚德烤鸭店 便宜坊烤鸭店

会仙居炒肝店 永安堂药铺

都一处烧麦馆 正阳楼饭庄

瑞蚨祥绸布店 同仁堂药铺

六必居酱菜园 等等等等

大街的路旁是仿故宫的大铜缸

道边路灯都设计成鸟笼的形状

许多的店面门前都设立有雕塑

大多数是对应着后面的老字号

也有一些是表现老北京生活的

仿古建筑 老字号和街头雕塑

这都是全国各地步行街的标配

主路的两侧 几乎都被开发重建

一片片青砖灰瓦 一片片半中半洋

既有曾经热闹一时的台湾街

又有花里胡哨的刘老根儿大舞台

这些植入 让人觉得十分的生硬

个人感觉 现在的大街虽整洁漂亮

但少了很多味道 也就是烟火气

也就没了以往的人气儿和热闹

北京人不爱来 外地游客也不算多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变的好起来

街上恢复了铛铛车作为游览项目

左右两条铁轨占据了道路的中间

铛铛车来回走在不到千米的街上

铛铛声中 似乎带来了往时的回忆

可这回忆并不属于我的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